第九十二章:遇见故人
这也许是诸国使臣见识过的最失礼的天子寿宴,不过开了个头,寿星天元帝便久久不曾出现,只留下王太妃与年轻的皇后坐在上首主持盛大的宴会。都是场面上的人,无论心里有什么想法,面上也是表现得不露声色。
惠帝下面的诸位公主早在来赴宴之前便已经知道京城穆家的名号,当帝王离开,几双眼睛几乎是一起盯上了不远处坐着端着果浆酌饮的女子。十指纤纤,眉眼如画,看着未曾施脂粉,肌肤却没有瑕疵分毫。这一眼看过去与之对上,那双眸子清澈如秋水,令人心肝都颤,这样的女子,若是娶进家门,也不知道能不能压得住她。
心里头有些盘算的,便示意身边的人过去请这位穆小姐过来饮上一杯,可惜对方一一推拒,连个照面都没打算过来打。
竟然是个心高气傲的!有那么一两位面色立马有些不太好,她们可是公主之尊,她竟然如此不给面子。
“这位穆小姐当真是架子大,竟然一点儿面子也不给,你们说,父皇若是将她指婚下来,咱们姐妹可如何是好,毕竟这儿媳妇还是要贤惠些的好,这会赚银子是好,可懂得相处之道也很重要”。
说话的妇人,身着紫衣华缎,头上戴的是红鸾戏玉金簪,乃是惠帝的第二个女儿江彩屏,嫁的是福州侯晏西山,是天元帝的女儿中最会算账的,嫁去福州多年,福州商铺多是她扶起来的,也算是生意场上的精明人,说这话就已经表明她对穆家的这个女儿,没有多少攀亲的心思。
“二姐,你家晏亭已有一妻四妾,晏ㄓ址讲攀三岁,这种事,应该用不着操心,何况这位小姐,如今的身价可是比之一国的公主没差,有些架子不也是理所应当,”。
四公主江飞燕嫁的是与福州毗邻的江州侯蒋叶秋,出嫁时江州侯已经是年近三十,而飞燕公主却仅仅是十八年华。这些年很是受宠,下面如今只有一个方才成年的儿子,自然对如今这个浑身镀了金女子感兴趣,来之前,江州侯便跟她说过,江州人多地广,却钱银缺乏,那穆家如今的财富若是并入江州,那江州便可养病数十万,固若金汤。届时皇位是谁的,对于他们来说,都不重要。有了这样一番交代,蒋飞燕看那边的女子就说不出的顺眼了。
“飞燕,你这话说的事不错,我家的是不合适,你家的那个也未必,你家玉楼,说的是没妻没妾,可这江州女子的闺房他恐怕钻了不少了吧?如果不是江州侯压着,现在王府的后院排起号来恐怕十个手指头都数不下。亏得是你家玉楼会玩,挑的不是渔家女,就是酒楼里唱戏的,也好打发,就是品味档次都低一些。”
二公主江彩屏心直口快,说的那是清楚明白,让一众姐妹都暗笑不一。
“你”
江州与福州毗邻,互相之间经常因为地皮人口闹起来,如今两位公主凑在一起,也显得多了些硝烟味。
“好了,都是多年难得一见的自家姐妹,何必为了外人如此针尖对麦芒。仅仅是这一面之缘,谁也不能断定这穆家小姐是好是歹。太妃不是已经说过了,会借着这次寿宴的机会,将此女留在宫中陪伴咱们几日,届时咱们姐妹好好观察,何必在此时就开始起口角”。
长公主江盛敏是天元帝的嫡出长女,成年之时,本来已经有了意中人,却没想到台州叛乱,天元帝无力安抚,只能将长公主嫁给了台州州牧李敢。那李敢是出了名的暴戾,曾先后打死了三任妻房,长公主嫁过去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如今看着长姐宽大的衣袖中露出道道淤青面上却还是一派温和的笑。这平日的日子得过成何等模样,才能有这样的隐忍功力呀!在座的人都知道长公主膝下只有一女,对她们构不成威胁,对她的话也没多少异议。
“姐姐说的极对,这穆家小姐虽好,却不能因为这样就伤了我们姐妹之间的感情。儿媳妇没进门若是就让我等伤了情分,倒不如找个省心的”
三公主江玉琴与长公主幼年是同一位奶娘喂养的,情分不比其他,而且若是当初长公主的亲事成了,那么二人现在还是妯娌,江玉琴如今看着也是顾念着长公主的,曾今甚至跟天元帝商量着要和台州做亲,可惜被天元帝给拒绝了。
宴会之上,客座喧闹,往往隔了几个座那边的说话声便听不见,可是极为公主的话确实原封不动的传进了玉歌的耳中,这恐怕还要多亏玉歌体内的蛊王,乌木珠私下里曾告诉玉歌,只要集中精神,蛊王可使她听清方圆百里的动静。那边的人频频过来相请,她自然不可能视而不见,却没想到听到了关于自己的一些事。
留宿宫中・・・・・・玉歌恍然间明白了为何男子会将皇宫内院的地图交到自己的手中了,这宫中杂乱,随便乱闯都是罪过,有了图纸多少行事方便一些。
将近两个时辰后,宫宴仍在进行,在一阵欢腾的舞乐之后,之前早早离开的天元帝回到了原位。年纪已然不轻的帝王此刻红光满面,脖子上未曾遮掩好的些许痕迹已经证明了方才到底发生了什么,群臣皆是一副讳莫若深的表情。
坐在上首镇了半天场子的王太妃显然是有些累了,与身边的人说了几句话便带着人走出了大殿,皇后一向对太妃敬重,连忙跟在其后,将人送了回去。
长春宫宫殿回廊里,身着凤袍的年轻女子扶着太妃立在漆金石柱边看着眼前的一汪清泉里的锦鲤在水中缓缓摇曳着灵动的鱼尾。
“陛下是越来越不成样子了,这样的场合,竟然如此急于试药”
老妇人看着身边立着的皇后,语气中满是告诫:“皇后正值年少,趁着陛下有神药相助,还是尽快生下一个太子为好,若是陛下真的无子,无论哪一位公主的儿子登基对你来说都无甚差别,可若是有,而你这个东宫正位无子,将来便有祸患,那冷氏你你家结缘已深,若日后她的儿子登基为帝,你・・・・・・”。
“谢太妃娘娘指点,本宫明白”
“其实也说不上指点,我这也是为了自己,这冷家并不是什么好出身,与我们王家素有纠葛,自她入宫,我便将她远远打发到了偏僻之地,却没想到还是让她得了机会,这其中自然也有皇后的一份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