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两难境地 - 三国第一军神 - 孔明第二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三国第一军神 >

第三十九章 两难境地

张辽对荀的到来欣喜之余也是不解,为什么荀来了?而且荀是怎么预料到自己等人有难才派许褚徐晃前来支援的?

在贾诩任命伐蓝军师后,曹操就从前者身上看出了前者的心思,知道前者此次恐怕再也回不到自己身边了。曹操很早就看穿了贾诩是个追求安逸的人,在窥测人心方面,曹操若说第二,恐怕无人敢称第一。

贾诩说要为曹操荡平蓝军,谨慎的曹操永远不会去赌,他要的是确保万一,于是便书信送回许昌,将荀调了过来,万一贾诩没有能战胜蓝火那曹操还可以依靠自己的左膀右臂荀。

荀接到曹操的书信后,快马加鞭赶到了战场前线的曲阿。从曹操嘴中打听清楚贾诩的情况后也倍感惋惜,荀也知道贾诩是人才,难得的人才。

曹操当时说:“文若能来我伐蓝的胜利也指日可待了。可惜的是,文和却离我而去……”说着煞感无奈。

荀点点头:“贾诩既说能消灭蓝火,那必是他有良策。平时他很少出谋划策,但每次都为奇谋。不过主公,在下认为,蓝火战绩累累,先破周瑜后降鲁肃,继而灭陆逊,说明蓝火在作战方略的造诣上绝不是一般的厉害。我怕贾诩先生(彼此尊敬的称呼)不能有十成把握消灭蓝火,故此……”话音落下时荀眼睛微微对上了曹操的视线。

曹操轻轻点下头,荀才继续道:“故此我认为理应派支援部队前往沙头镇,以让贾诩先生的战机加大。”

“那你认为派谁去?”曹操问。

荀道:“许褚,再加任命一个副将徐晃,带一万精锐渡江!”

江都城蓝火在曹操当时看来只有一万守军,自己这边贾诩为军师,夏侯,夏侯渊,张辽为将军,出兵两万,就是破不了江都城也不至于战败。荀的做法在曹操认为谨慎过头了。

看出曹操的疑惑,荀微微笑道:“主公放心,如今的战势是,多出兵有益无害。”

如此,曹操采纳了荀的建议派出许褚徐晃率兵一万进行支援。

事情很巧合,也很好玩,本来许褚徐晃是来支援作战的,更正赶上夏侯等人走投无路,作战援军变成了接应援军,去打仗的变成了去接人的。夏侯等将士的性命能生还,算起来一半归功于荀,一半归功于上苍。

夏侯三人听完也捏了把冷汗,合着自己得救纯属巧合,不过总算是不用背水死战了。许褚和徐晃听完江都一战的状况也暗暗吐了口气,蓝火果真狡诈,贾诩军师也可悲可叹,算得上壮举了。

由于是前来支援作战,所以许褚的战船也只是承载一万精锐的数量,毕竟没想到夏侯他们遇到苦战要准备撤回曲阿。几位将军都苦恼了,这些战船要想让全体士兵回曲阿,只能分两拨,可是,万一蓝火在其中一拨走掉后回来攻击怎么办。在场的诸位都是打仗的好手,谋略方面就不足以和蓝火对抗了。

“我有一个办法。”徐晃的话将几人的目光都拉了过来,“既然不能确保安全返回,那不如我们派信兵给主公,让主公把军队全调过来可否?”

徐晃的意思就是做最后的总攻了,蓝火现有兵七万,若想攻下蓝火只能全军开来。实际上,蓝火受降了六千曹军后共有人马七万六千余人。而曹操损失之下,有人马七万四千余人,彼此差距几乎为零。

几人想了想,张辽觉得不妥,从这里到对岸得花些时间,等主公派兵赶来又得花些时间,如果中途蓝火发现自己士兵们都没渡江,派七万大军来围攻怎么办?那不就损伤更多了吗?

把不妥之处讲解了出来,张辽的话让几人又陷入沮丧,而且现在不能耽误时间了,等蓝火注意到情况后就为时已晚。

与此同时,还在途中的蓝火接到探兵来报,说夏侯等人还有援军都在岸边未动。蓝火立刻生疑,脑中思索着对方没离开的原因。

按理说,夏侯等人应当马上离开刻不容缓才对,蓝火可是七万大军虎视眈眈。而且,联系起许褚援军来蓝火也开始就觉得不对劲。在与贾诩一战时,蓝火的奇兵烧毁了战船,导致夏侯人马无法逃过岸,连情报也无法传达给对岸的曹操。那为何还有援军来呢?

蓝火想可能是贾诩出战江都前就发出过援军请求,恰巧赶上了救下夏侯等人。蓝火能想到的也只能这样了,荀来前线的事情实属突然蓝火也无从猜测,所以也没考虑到荀的原因。

那么,不管是蓝火所想的,还是许褚援军来这里的真实原因,都有个共同点,那即是许褚军不是来接应的是来支援的,是来打仗的。

马上,蓝火意识到了一次大战机就在眼前。既不是来接应夏侯等人的那战船数量必不够用,蓝火在极短的时间内理清了全部内容,叫了一名快骑道:“你火速去江都让陆翔和吴飞亲领五万大军赶来!”

后者领命后急忙赶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