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大结局 - 盛唐安定 - 竹殿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盛唐安定 >

第125章 大结局

炽热的呼吸扑在她的肌肤上,她能感受柔软的嘴唇印在她的额头,脸颊,最终落在了她的唇上。交错混乱的呼吸,她能感觉杨祈涵正在微吸允着她的下唇,几息之后杨祈涵舌尖这才从她的唇间探进去……

一夜春宵,芙蓉帐落。

杨祈涵喜欢看着李思的睡脸,偶尔还会伸手捏上几下,心里感叹李思保养的真好,看着像个十几岁的小女孩一样。

许是杨祈涵的目光太过炙热,令熟睡中的李思有些不悦,只见她皱着眉头翻了个身,似在无形当中跟杨祈涵抗议一般,叫她不要在这样盯着她看。可惜……杨祈涵压根不会理会,她反而伸手将李思拉入自己的怀中,低头吻了吻李思的唇片,打算将此人唤醒。

李思悠悠转醒之时便隐约察觉杨祈涵靠着极近,李思伸手将杨祈涵推得远一些这才打着哈欠睁眼看了看杨祈涵,发现这人嘴角带笑的看着她后李思顿时心下警铃大作,随之她感觉到自己下身传来的不适,这让李思忍不住想将枕头丢过去狠狠地砸在她的脸上!

这个家伙最近真的不知道节制一些,不知道年纪大了会累吗!?

“青鸾,今日乃是休沐,你也无需早朝,不如我们……”

见着杨祈涵嘴角微微上扬,李思几近于下意识的回答:“奏疏还未批完。”

杨祈涵一听可并不依了,整个人扑了过去蹭到李思怀里,略带撒娇的语气说道:“那些事情让艺儿解决就好,你都回宫主持大局两年多了。”

李思听此无奈一笑,伸手刮了刮杨祈涵鼻梁,“以往你可是最疼艺儿的,如今可不像是宠着她呢。”

“艺儿已经长大了。”

李思听此笑得更欢了,她明白,自家的小涵儿是待不住了,想要出去看看。

“怡然如今年纪尚小,等再过几年我们再去可好?”李思也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小孙女,她的母亲是个忙人,她的父亲压根不会带孩子,还不如她们两个留下呢。

“……”杨祈涵无言。她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自家孙女被绊住脚了,她原本想着趁着现在还年轻多走走多看看这个世界,等在老一些就走不动了,到时每天都跟李思腻在一块,逗逗小孙子小孙女什么的,如今却……早知如此就不那么早回来了。

杨祈涵不开心了,李思也只能亲亲这老孩子的嘴唇安慰安慰她。

对此,杨祈涵还是十分不开心。

朝中诸事已定,只是近来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派使臣前来说是为他家赞普请婚。吐蕃赞普如此言行皆因,唐休Z与陈大慈率唐军击败吐蕃军,大获全胜。尺带珠丹为平息大唐之怒,与群臣商议之后得出此次办法。

李思应允,从宗室当中挑选适龄群主为和亲人选。七日之后,下诏王李守礼之女出降册文。

“圣人布化,用百姓为心;王者垂仁,以八荒无外。故能光宅遐迩,财成品物。由是隆周理历,恢柔远之图;强汉乘时,建和亲之义。斯盖御宇长策,经邦茂轨。朕受命上灵,克纂洪业,庶几前烈,永致和平。眷彼吐蕃,僻在西服,皇运之始,早申朝贡。太宗文武圣皇帝,德侔覆载,情深亿兆,思偃兵甲,遂通姻好,数十年间,一方清净。自文成公主化往其国,因多变革。我之边隅,亟兴师旅;彼之蕃落,颇闻凋弊。顷者赞普及祖母可敦酋长等,屡披诚款,积有岁时,思托旧亲,请崇亲好。金城郡主,朕之侄孙女,岂不锺念?但为人长辈,志恤黎元,若允乃诚祈,更敦和好,则边土宁晏,兵役休息。遂割深慈,为国大计,筑兹外馆,聿膺嘉礼,降彼吐蕃赞普。即以今月进发,朕亲自送于郊外,命大将军杨矩使焉。”

此道出降书公告天下之后便由使臣带回吐蕃,交于赞普尺带珠丹。

李奴奴虽为郡主,可她自幼便是与李桦他们一同长大,如今她即将和亲离开故土,那些人倒是一个个的都聚了过来,带着她每日出宫游玩,说是要看遍游遍长安附近的名山峻岭。对此李思并未阻拦,反倒是杨祈涵大手一挥派出亲随护佑他们周全,让他们玩的开心一些。

单单以郡主之身嫁与吐蕃赞普是远远不够的,可这经不住李奴奴的爷爷为大唐的章怀皇帝,也是如今大唐皇帝陛下的同胞弟弟,无论以那种身份,李奴奴受封公主都不会远。如今只是暂且搁下,待一年半载之后行加封之礼便是。

开元十一年正月,李奴奴加封,晋封金城公主。

开元十二年十一月,吐蕃派遣大臣尚赞咄等万人前来迎娶公主。

开元十三年二月,李思派遣左骁卫大将军杨矩护送金城公主入吐蕃。李思与杨祈涵,皇太女李艺,齐王李博等诸多李唐宗室,文武百官渡过渭河到始平县设宴为公主作赋践行。同日李思将始平县改名为金城县,将百顷泊改名为凤池乡怆别里,并赦免当地死刑以下囚犯,免百姓赋税一年。

近来李艺觉得自家阿耶越加的坐不住了,阿娘也是越加的纵容阿耶的言行举止,这令李艺十分无奈,最终索性当自己不知道此事。可惜她还没有装作自己不知没到半个月呢,自家阿耶就找上门来,而且说得很直接,问她准备好登基称帝了没有。

李艺听此先是想办法打发了自家阿耶之后,转头就去找了李思,再三询问之下才得知自家阿娘已有了退位之心,届时她便会与阿耶一同四处游历大唐疆土。

这简直就是一次暴击,对于李艺而言,她从未想过自家阿耶阿娘会丢下她们跑出去……游山玩水……

开元十六年正月,正值年节,李思便下了命皇太女即皇帝诏。

“夫天生蒸民,树以司牧,三灵辅德,百姓与能。粤百夏殷,传业裔祚,轨物长世,率繇兹道。朕祗膺灵命,肇开宝历,声教所覃,无思不服。然而万几填委,九区辐凑,明发不寐,极夜观书,听政劳神,经谋损虑,深思闲旷,释兹重负。咨尔聪明神武,德实天生,君人之量,爰备夙成……敷宏德化,四门允穆,讴歌所属,宇内宅心。象纬告徵,灵命斯在,朕是用上稽苍昊。俯顺黔黎,推而弗居,就垂显号,致皇帝位於尔躬。今命司空尚书右仆射安国相王李旦、司空中书令齐王李博,赍玺绶授尔,其纂承洪绪,对扬休命,式隆宝祚。以康四海。妗

如此,礼部便着手安排新皇的冕服常服等等,这一系列工作下来便花费了个把月。

亦是此时,吐蕃来犯,临淄郡王李隆基率军抵抗,双方胜负有余。

又过三月,吐蕃使臣来访,奉上金城公主所备之礼,赞普上表:曾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外甥以先代文成公主、今金城公主之故,深识尊卑,岂敢失礼!又缘年小,枉被边将谗]斗乱,令姑祖致怪。伏乞垂察追留,死将万足……伏望皇帝姑祖远察赤心,许依旧好,长令百姓快乐。如蒙圣恩,千年万岁,终不敢先违盟誓。谨奉金胡瓶一、金盘一、金碗一、马脑杯一、零羊衫段一,谨充微国之礼。

李思得此心悦,对于金城公主之后所言的求和也是应允。两国在赤岭定界刻碑,约以互不侵扰,并于甘松岭互市。

开元十六年十月,丹凤门宣诏李思禅位诏书,“乾道统天,文明於是驭历;大宝曰位,宸极所以居尊。在昔勋华,不昌厥绪,揖逊之礼,旁求历试。三代以降,天下为家,继体承基,裔嗣相袭。故能孝飨宗庙,卜世长远,贻庆后昆,□□鼎祚。朕膺期受命,握图阐极,大拯横流,载宁区夏。然而昧旦丕显,日昃坐朝,驭朽兢怀,履冰在念,忧勤庶政,九载於兹。今英华已竭,耄期倦勤……皇太女艺,久叶祥符,夙彰奇表,智韫机深。乃皇极已建,天步犹艰,英图冠世,妙算穷神,伐暴除凶,无思不服。功格穹苍,德孚宇宙,振古莫俦,造我大唐,系其是赖。地属元良,实维固本,万邦咸正,兆庶乐推。晷纬呈象,休徵允集,华夏载伫,讴颂知归。今传皇帝位於艺,所司备礼,以时册授。公卿百官,四方岳牧及长吏,下至士民,宜悉祗奉,以称朕意。夫政惟通变,礼贵从宜;昔汉祖拨乱,身定大功,群臣推奉,光宅帝位,而事父资敬,备礼尊崇,号称太上。朕方游心恬淡,安神元默,无为拱揖,宪章往古,称谓之仪,一准汉代。庶宗社之固,申锡无疆;天禄之期,永安勿替。布告天下,咸使知闻。”

……

夕阳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渐晴。南北斗杓双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

杨祈涵笑看李思退位,李艺登基称帝。事后带着李思云游天下,可谓逍遥自在……

李艺登基三年之后杨祈涵与李思返回长安定居,原本体格硬朗的杨祈涵在一年之后变得体弱,时常受风寒侵扰,李艺担心杨祈涵身体便让太医们进驻在仙居殿内,然而几经调理依旧如此。

“病情究竟如何,你们直说便是。”李思是最明白杨祈涵的,平时看着一副什么都不怕的样子,实际上她最讨厌的就是吃药,此次风寒病症断断续续的持续了一年之久,喝下的药也不知多少,要搁着三四十年前,杨祈涵定然会闹着说自己好好休息休息,睡一觉也就好了。

然而此次却……

“太上陛下,臣……”

“罢了,你们都退下吧。”李思见这些太医们一副难以言喻的神情,心下一寒,最终招手让他们全部退下,自己一个人陪在杨祈涵的身边。

杨祈涵咳嗽了两声直喊口渴,李思连忙给杨祈涵倒了水给她小心翼翼地灌了进去。

“青鸾……”

“我在呢。”

“眼睛怎么红红的,是不是那些小子惹你不开心了?”

“没有……他们很懂事……”

“很懂事……那你怎么……”哭过了?

“是不是太医跟你说了什么?”杨祈涵说着就挣扎着从床榻上起身,李思见此连忙扶着,杨祈涵转身就将李思抱了个满怀,笑着说道:“仔细想想我们在一起也有五十多年了,我们都已经白了头,经历了一些人难以预料的事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