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征战
一封来自边关的紧急文书突然传入京中,皇帝紧急召集文武大臣议事。
景帝坐在龙座上,眉头紧皱,朝臣们一脸慌乱,彼此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众位卿家可有良策”景帝道。
“皇上,柔然族从塞北一路冲破阳关、武关直向梁关而来,阳关武关守将弃城逃走,梁关守军有限,恐不能抵挡柔然大军,不日也会攻破,一旦梁关失守,柔然族就会一路无阻,几日之内就能抵达京城,微臣以为,当务之急,不妨暂时撤离,往他处避祸”一个大臣道。
景帝眉头紧皱,沉默不语。
大臣观察着景帝的表情,默默退回去。
“父王,儿臣愿为父王分忧”赵靖站出来朗声道。
景帝的眼神一亮,诧异的看着这个时候挺身而出的赵靖,
“此话怎讲?”
父皇,儿臣以为柔然族仗着骑兵神速,一路从塞北过阳关、武关直入梁关,阳关、武关守将胆怯不战而逃,柔然族必然欺我大魏无人,我大魏泱泱大国,人才无数,岂能让一个蛮族小瞧,儿臣愿意领兵五万,击退柔然,忘父皇许可”赵靖道。
“好,好”景帝站起来连连拍手,一脸欣赏的看着赵靖。
“父皇,四弟从小在宫里长大,哪里知道战场凶险,说不定五万士兵还没有与柔然族对阵就溃不成兵了”赵崇看着赵靖得了皇上的赞赏,心里不舒服急忙站出来道。
“父皇,儿臣愿当着众位大臣的面立下军令状,若没有击退柔然,儿臣甘愿赴死”赵靖铿锵道。
一边的王观看的起脚,赵靖怎能立下如此的军令状,这不是如了裕王的心意了。
“好”景帝高兴地道,他若有所思的看着赵崇道“靖儿你就放心的去吧,京中粮食供应之事由裕王负责,一定要保障粮食供应充足”
“儿臣遵旨”赵崇道,不满的看着赵靖。
赵靖道“父皇,儿臣有一个不情之请,此次出征,儿臣请舒子兰公子随同担任军师”
“准奏”景帝道。
赵靖高兴,赵崇不满。
下朝,赵靖匆匆的走出去,他轻车熟路的走到浣花小院,舒子兰懒懒的躺在榻上,精神萎靡,看到赵靖,懒懒地道“你怎么来了?”
“有个差事,你愿不愿意做?”赵靖道。
“什么差事?”舒子兰好奇的问。
“你猜”赵靖道。
舒子兰看着赵靖,笑起来道“有什么好猜的,你领了将军的差事,一定要拉着我”
赵靖瞬间觉得跟舒子兰猜谜好无趣,他坐在舒子兰身边道“你怎么猜到的?”
“这有什么难猜的?柔然族兵临梁关,梁关守备松懈,不出三日必会被柔然攻破,到时候柔然一族借着骑兵的神速,几日之内就会兵临京城,柔然族世代居住在草原之上,他们来到京城只是为了掠夺财物,并不会危及到大魏王朝的安危,所以朝中的大臣一定会嚷嚷着让皇上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放任柔然族烧杀抢掠,但是你外公世代驻守边关,与柔然族交战,他怎么会让柔然族来到京城,所以你一定会主动请缨,我猜的对不对?”舒子兰笑眯眯的看着赵靖道。
“你说的对,我主动请缨击退柔然,向皇上请求派你做随军军师,不过我已经立下军令状,如果不能击退柔然,我就死在战场上,你愿意跟我去吗?”赵靖看着舒子兰道。
“我”舒子兰一时震惊的看着赵靖。
“我相信你”赵靖看着舒子兰道。
“真的?”舒子兰不敢相信的问,赵靖是把他的身家性命托付于他。
“是”赵靖看着舒子兰肯定的说。
“好,士为知己者死”舒子兰利落地说。
赵靖看着舒子兰轻轻的笑了。
三日之后,赵靖率领十万大军从京城出发,前往梁关。
大军一路疾行,夜间在一处空旷的草地上歇息,赵靖下令军队整队休息、埋锅造饭,士兵们有的捡柴火,有的取水,有的搭起简易的帐篷。
舒子兰坐在地上,赵靖安排好事情走到舒子兰身边,担心的看着他,他们马不停蹄的走了一天,不知道舒子兰的身体能不能顶住。
“怎么样?”赵靖关切的看着舒子兰道。
“没事”舒子兰摇头道。
赵靖不放心,舒子兰笑着道“没事,我已经习惯了”
赵靖坐在舒子兰身边,从身边拿出一个烧饼,递给舒子兰道“吃点吧”
舒子兰随手接过去,放在嘴边的缓缓的吃着,他吃了一半就停了下来,赵靖的一个烧饼已经吃完了,看着舒子兰担心的道“怎么了?”
“没事,我吃饱了”舒子兰笑着道。
赵靖明白舒子兰养尊处优,从小钟鸣鼎食没有吃过这样的粗糙的饭食,他吃不下。
“你吃吧,不用管我”舒子兰看着赵靖担心的看着自己,急忙道。
“喝点水吧”赵靖把水囊递给舒子兰,舒子兰接过去,小口小口的喝着,他把水囊递给赵靖,道“大军几日可到达梁关?”
“还有半个月吧”赵靖仰头喝了一口水道。
“梁关的守将能抵挡得住柔然族吗?”舒子兰看着赵靖道。
“梁关的守将是皇后的侄儿李确,这李家世代书香门第,惟独出了李确这样一个另类,李确也争气,凭自己的能力成为梁关守将,他有能力,但是柔然族所摔部众甚多,李确恐难以抵挡”赵靖看着舒子兰不确定的道。
舒子兰听赵靖如此说,心里更加沉重,深深叹口气。
赵靖看着舒子兰眉头紧锁,一派忧虑,宽慰道“现在只希望李确能守住梁关,我们加紧行军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