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修南北通道
半个月后秦羽带着人马回来,这一次他带来了详细的地图。
宋青宛和张小环在小书房里商讨,这是宋青宛来了后在大厅侧边特意劈出来的小书房,专为她收集图样,并挂于墙上商量对策,与她商讨的除了张小环,还有宋君。
宋君与她一同回来后得知岭南战乱,便闲着了,平时来宋青宛这儿喝喝茶聊聊天,带来的这一帮文臣,一开始还以为在岭南大展身手,可是来了后发现日日提心吊胆的,于是也都闲了下来,直S着宋君回来主持大局。
在宋君的劝解安慰下,这些大臣放下心来。
三人在小书房谈了一个上午,到晌午,宋青宛留着两人一同吃饭,吃饭的当儿,宋青宛还是向宋君说道:“君,你明个儿就出发,一定帮我去看看这几处,可是与我梦中的一样,我那日忽然做的梦太过清楚,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只要开通了这处,便能连通中原的货商,这地势你也帮我去评估下,可行性怎样?”
宋君点头应承了。
第二日宋君和秦羽再次出发,直接去了宋青宛敲定的大庾岭。
三日后宋君兴奋的回府,他直接来见宋青宛,张小环也是在的,三人入了书房密谈,得出结论,这处着实可行,只是这处修通的费用也不是个小数目。
宋青宛知道,这连年战乱的,百姓流离失所,连兴王府城也能处处见着乞丐,他们没有吃的穿的,这大冬天的恐怕难以度日。
而他们初来此处,本就家底不旺,在这个时候,连施粥都已经是最后的极限。
宋青宛皱眉,张小环却试探的问道:“今年百姓颗粒无收,冬季一过,恐怕要死去半数,不如我们乘此机会招集他们出来修通大庾岭,咱们只管管着他们的吃食和临时居所,既能护住他们的性命,为岭南留下根本,还能造福百姓,一但大庾岭通关,咱们便能与中原以及海外行商。”
宋青宛双眸一亮,但很快眼神暗淡了下去,这些人请去做事是容易,谁不想活命,可是就算是请他们做事管着衣服和食物,他们手中也没有这家底啊,不管修不修道,这些百姓得管到他们明年开春吧,到那时农作物出来了,休战的一年便有了新的希望。
张小环与宋君两人对看了一眼,张小环拉着宋青宛的手说道:“大丫若是愿意,我张府尚有一些存粮,供这些百姓到明年春季是不成问题的,只是修道之事,恐怕得王爷同意方可。”
宋青宛被张小环的话感动的说不出话来,张家底蕴自然是有,那也是他们东山再起的最后根本,如今却全压在她的“一个梦”上,虽然宋青宛一再肯定这事行得通,但对于她和宋君来说却是第一次,且是一个未知数。
宋青宛点头,她决定就今夜主动去找完颜玉,虽然这么久完颜玉都没有时间过来看她,那她就主动过去看他便是。
并且乘着此次机会,她要把这些从梁国带来的文臣都用上,再这么晾上他们一年,恐怕都要留不住了。
宋青宛当夜做了好菜带上了好酒去了完颜玉的书房门外,叫守卫进去传报,守卫却道文先生有令,不得任何人打扰。
宋青宛无法,便在廊下站着等候。
南方的天气虽没有北方那么冷,可是这绵延的雨水到了夜里还是带来一股潮湿的冷意。
宋青宛来的时候没有想这么多,穿的衣裳单薄了一些,这么久久的站着,顿感冷意袭来。
天黑透了,书房的门却还是没有打开,莫非完颜玉都不用吃喝了么?在书房里议事的家臣武将也不用吃晚饭了么?
宋青宛于是吩咐肖氏下去,叫小厨房做了好菜温着,呆会书房的门一打开,便送进来。
而宋青宛亲手做的饭菜也凉了,她便叫人端下去温在炉子里头。
又等了一个时辰,书房的门打开,文祥从里面出来,一出门看到宋青宛站在廊下,脸色微微一变,接着往书房里头瞥了一眼,完颜玉正坐在主座,微微闭着眼睛休息。
文祥与几位将士来到宋青宛身边行礼,宋青宛喊住文祥,其他人下去,她准备跟文祥一同进去议事,文祥却是挡住了宋青宛,说道:“王妃见谅,王爷这几日为了攻固边疆的事正操心,这吴越国久攻不下,不是咱们大兴府师不行,而大家从北方而来,不熟悉水性,那吴越国的人全是土生土长的,从小在水中泡大的,我们不是他们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