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民国 番外
1923年的9月20日,太阳照常升起,也照常落下,可是,在它再次升起之前,有些人却已然溘然长逝,再也不曾醒来。
“佑亦她……”
傍晚时分,章父从吴妈打来的电话里得知了杨雪去世的消息后,便即刻带着章嘉熬和章君勉一齐火,急火燎的从宝山赶到了沪上。
临到了房门之前,章父反而有些退却。悲痛、茫然、不知所措不断在心中交织,扯住了他将将要踏进房门的脚步。
而就连已然走进房门的章嘉熬和章君勉,在看见了床上那一动也不动的身躯后,也不由止住了脚。
顾不上与房里那些“妹妹的好友们”打招呼,顾不上体会再次见到许章序这位“妹夫”时的复杂心情,更顾不上曾经自持着的、所谓的礼仪得体。两人同着房间里众人一样,霎时便痛声哭了出来。
站在房门之外的章父,听见了两人的哭声,心间情潮阵阵翻涌,终于也还是抬脚踏入了房内。
穿过章嘉熬和章君勉的身边,章父同样没有理会房里正在痛哭的其他人,径自走到了杨雪的床前。
也不知道是对谁,他沉声开了口,却又没有将话真正问出口。
“伯父,这是佑亦她留下的信。”
无论是已然哭得回不了神的盛爱宜,还是久久无法接受事实的沈得鸿和许章序,显然都是不适合在这时候开口的。所以,正握着那一纸《长辞书》的胡适,便只好强自将悲痛的心情按捺下去,偷偷抹了抹湿润红肿的双眼,将手中的《长辞书》递到了章父的手里。
怔然中回过神来,章父接过胡适手中的《长辞书》,仔仔细细的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了下去,半个字都不愿跳过。
她说,她从未怪过彼时的他们不理解她……
她说,她很开心这一生能和他们成为一家人……
她说,离开家的时候,其实她最想的,就是家人间的爱护热闹,和父亲手中的藤条……
这是杨雪代替章嘉芬所写给章家人的信,但章父却并不知情。他的眼睛开始红了起来,流动的泪水有些模糊了视线,但却始终没有将那《长辞书》从眼前拿开,反是将其拿在身前,看了一遍又一遍。
他是个大夫,他见惯了生死离别,他总以为生生死死不过是一场生命的轮回,却不曾想过,当自己的女儿也就此长眠时,他也会忍不住同所有的常人一样,哀痛不已。
白发人送黑发人呵……
将那一纸《长辞书》折了起来,好生安放在袖口的暗袋里,章父掩饰性的揉搓了下湿润的眼角,不忍心再看床上那恍似安睡的面庞一眼,只低垂着本便阅历沧桑的双眸,对着情绪已然渐渐沉稳下来的章嘉熬,沉声道:“公权,带佑亦回家。”
章嘉熬没有作声,缓步走到床前,在动作轻柔的、将床上那一具了无生息的身躯给横抱在怀里后,便同章君勉一同站在章父的身后。
预备离开之时,在踏出房门之前,章父想了想,仍是停下了脚步,转过身子,对着房间里的几人说道:“佑亦的遗愿我们会照办,希望诸位也能尽心尽力。还有,后日佑亦下葬,望请诸君前来。”
说罢,他便又向众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向来自矜身份的他,此刻竟也不觉得丢人,他只觉得自己这一生,有两件事是做得最不应当――
一是未曾予以离婚后的佑亦勇气和力量,一是没有在宝山离别之时送送佑亦。
所以,为了不留第三点遗憾,他鞠下一躬,其实也没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