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你一定行
封景川这几天睡得都不错,起床也起得早。定睛一看白D已经坐在书桌前,不知道在干什么。
“这么早就开始学习了啊?”封景川揉了揉眼睛,觉得白D真的好努力。
“没,在给你整理提纲。”白D异常的兴奋,立马跟封景川分享了现在正在做的事情。
封景川也不知道是该开心还是感动,或许还有一种未来将很难熬的感觉。以前的他是顺从现实只想着逃避,可是现在的他迫切的想要挣脱这泥潭。
“真该给你发个奖状,中国好同桌。”
“接下来有你受的,希望你在那时候还能给我颁布这奖项。”
“嘶,能想象到,请你下手轻一点,我现在都开始头疼了!”
“我尽量吧。”
到了学校,教室里同学不多,封景川拿出书桌里崭新的课本和杂乱的卷子,问:“怎么弄?”
“现在用不着课本,”白D从包里拿出一本新的笔记本,边写边说:“任何学科的任何一张考卷,都会分成两个部分,大部分题都是围绕着基础知识,小部分题用来拉开分数差距。”
“所以?”
“所以,只要你能牢牢掌握基础知识,一张考卷80%的正确率是可以保证的,也就是说,至少是120分。”
“120分?”封景川有些难以置信,连忙摇头,说:“你也太高估我了吧!我这平时考试也就是十几分的人。”
白D看着封景川瞪大了眼睛的样子,莫名其妙的就扬起了嘴角:“你看,你什么都不学都能拿十几分。”
“不是,你这目标也太高了!低点低点。”
“一点都不高,你一定行。”
白D坚定地眼神让封景川有点无言,自己做不到这种话也说不出口了。
无条件的相信不是那么轻易就能从另一个人身上得到。
“好吧,要是考不到你也别怪我,我现在该做什么?”
白D递过自己的语文课本,翻到老师昨天要求背诵的课文,说:“先把这个背过吧。”
“好。”封景川一看是语文,便松了一口气。
王东去食堂吃完早饭,回到教室便和封景川打招呼,看到他认真的趴在桌子上,好奇的走上前去。
走到跟前一看,差点惊掉下巴,指着封景川手里的语文书,张大了嘴巴,你你你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
“王东,你结巴了?”封景川问。
王东回过了神,一脸神奇的看着封景川背书,喊道:“大川,你拿错书了吧!”
封景川抬起头,说:“怎么?没有拿错啊,语文必修四。你到底叫我干什么,有事说事,没事快点回座位,我这都背不进去了。”
“没事,没事,你背,你背。”王东一副活见鬼的样子,朝白D挤眉弄眼的,像是在询问封景川这是抽的哪门子疯。
白D看了他一眼,也不打算解释,低下头继续给封景川整理制定循序渐进的学习计划。
王东没问出个所以然来,只好回到自己的座位,三秒一回头,可是封景川也不像是做样子,一直认真的读读写写,就这么一直到上课。
第一堂课就是语文老师的课,语文老师是学校里的老教师了,其他老师或多或少都会有偏爱成绩高的同学的现象,可是语文老师不会,无论是学习好学习差,只要是没有完成她布置的作业,那肯定是一顿狠批。
相反,无论成绩怎样,只要有进步,她也会毫不吝啬自己的表扬。
所以,班上不爱学习的同学也挺喜欢语文老师的,她虽然严厉,但是对每个同学都是一样的。
上课前五分钟,语文老师便来到了教室,本来闹哄哄的教室瞬间就安静下来,同学们赶紧翻开课本,背诵着昨晚布置的课文。
封景川其实挺喜欢古文的,课前的这半小时,写写画画也算是能顺着读完整篇。这篇其实不长,但是比较拗口又不好理解,可是白D的课本标记的非常仔细,封景川很快就明白了这篇古文在讲什么,理解之后记起来就轻松了不少。
语文老师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看到封景川认真的背着课文,心里很欣慰。
上课铃声一响,便说:“封景川,起来背一段吧。”
封景川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认真背书的样子吸引了语文老师的目光,还被叫起来背书。
低头看了一眼书,慢腾腾的背着:“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虽然背的磕磕巴巴还不熟练,但是封景川在白D偶尔的提醒下,愣是背完了全篇。
“嗯,不错,坐下吧。”语文老师点了点头,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封景川。
封景川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全部背完,扭头满脸开心的看着白D。白D朝他竖起大拇指,也跟着笑了。
王东扭着头往后看,心里很是复杂。
封景川初中的时候学习非常好,高中的入学成绩甚至在自己前面,可是自从叔叔阿姨正式离婚之后,封景川像是放弃了自己一般,上课只顾着画画,一点都不学习。
班主任劝过他,美术老师也劝过他,喜欢画画不要紧,一样可以考上好大学。可是封景川就是铁了心,最后老师也就听之任之。
不过,看今天这架势,这是要发愤图强啊!
“王东,‘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里的‘盖’,是什么意思?”语文老师见王东交头接耳的,便直接点名提问。
“额…”王东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可是脑子发懵,都点内容都记不起来了,面红耳赤的低着头翻书。
“上课不好好听讲,下课不好好复习,你扭着头看什么呢?人家封景川同学不就是背出个课文,有这么惊奇吗?”语文老师用粉笔点了点讲台,没有继续批评王东。
王东摇摇头,结结巴巴的说:“没,没什么惊奇的。”
“坐下吧。”语文老师没有继续批评王东,反而让他坐下,接着对全班同学说:“记住,你们才高二,还有大把的时间和机会,每个人都还有很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