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九】红烛冷透(四)
“见到人了?”穆庭正见杨戬回来,带着笑意低声问道,“怎么样,可还合你的意?”
杨戬微微一笑,没有正面回答他:“审得如何了?”
穆庭正道:“还能如何?方才两边大吵了一通,这太子也真不懂事,抓着邱阳一句话不放……”他说着,瞥了一眼杨戬,半开玩笑地说道,“这蛮横脾气,的确是和杨先生你有几分相似的。”
然而杨戬非但不生气,还很是受用,嗤笑了一声:“毕竟是我的学生……笨是笨了点,不过只要有效果,就是好办法。”
穆庭正陪着笑,没再说话。很快第一次会审落下帷幕,非但没能问出什么来,反而是邱阳与郑文锋两人被太子质问了几遍,颇有些下不来台。等会审结束的那一刻,这两人走下堂来,暗中松了口气,生怕再被太子抓个正着,来不及和穆庭正打招呼就率先离开了。
随后杨戬与太子两人也坐轿离去。走到东大街时,杨戬无意中撩开轿帘向外一看,竟撞见闻焕正与邱阳二人,有说有笑地走进一个小酒馆里去。
闻焕想做什么?杨戬心生疑惑,一时也想不出来,便暂时按捺疑窦,叫来轿外的小太监:“去跟太子说一声,我要回尚书府看看,请他先回去。”
小太监应声,小跑着就往前面去了。不多时,杨戬的轿子从岔路口转弯走了,一刻钟后停在了礼部尚书府前。此时天色已晚,管家的正打算关门,见杨戬回来了,立时眉开眼笑,将门大开,连声问候。杨戬摆了摆手,只问:“三妹可接回来了?”
管家道:“接回来了,小少爷也接回来了。都安排在折叶院呢,他们自个儿挑的院子。”
杨戬点了点头,挥退下人,独自往折叶院走去。他步伐极慢,却走得很稳。月色明亮地洒在庭院的青石板路上,像一层银白的霜。折叶院的院门虚掩着,里面透出一丝微弱的灯光。杨戬推门进去,便看见杨婵的影子映在窗纸上,轻轻地摇晃着。
“是二哥吗?”
杨婵问了一声,却没有开门。杨戬微微叹了口气,大概能猜到她如今的心情,答道:“是我,三妹。你开门,二哥有话对你说。”
两人一个在房内,一个在房外,此刻却都沉默无言。半晌,杨婵漠然开口:“二哥,你为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你为什么不帮闻焕?他是个正人君子,他弟弟也不是坏人……如果没有他弟弟,黎民百姓不知要受多少苦。二哥,你一定想过这些,可你却选择不帮他们。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杨戬还未来得及解释,杨婵又说道:“我以前从来不问你这些。我现在问你,不过是因为我不相信你――我承认,我真的不相信你。”她的声音里已经带上了严重的哭腔,“二哥,可是更不可理喻的是,就算你向我解释了,我也不敢相信你……”
窗上,她单薄的影子微微颤抖着,像风中的一片叶子。
就算原本想解释些什么,如今也只能作罢了。杨戬闭上眼深呼吸了几次,温言道:“别哭……我都知道。我答应你,我会救出闻新。如果他出来了,你就尝试相信我一次,可以吗?”
杨戬极少有这样真挚地和别人说话的时候。能让他用这种态度对待的,这世上恐怕只有杨婵和沉香两个人罢了。
但杨婵并没有回答他――看来就连这句话,她都不敢相信。不知等了多久,千芒针的刺痛愈演愈烈,杨戬隐隐感到已坚持不了多久了,便再度敲了敲门,道:“三妹……”
“二哥,我想……我想把彦昌接过来。”还未等杨戬说完,杨婵便接下了他的话头,“可以吗?”
她这话里显然是有玄机的。但杨戬不愿把妹妹想得那么复杂,更不愿连和妹妹说话都处处留心,便切实答道:“如今京城局势紧张,你和沉香最好早些回刘家村去。”
紧接着房内便响起铿锵一声,房门随之洞开,随着杨婵出现在杨戬面前的,还有一柄冷光烁烁的长剑。
这长剑冰冷的剑尖,现在就抵在杨戬胸口。
杨婵满面泪痕,提着剑的手臂不住颤抖。她模糊的视野里,杨戬神色冷肃,但看向自己的眼神又是温凉而柔软的。她闭了闭眼睛,任由眼泪滑落脸颊:“你别以为我下不了手。在接你回刘家村那天,我就答应了张百忍,如果你恢复法力,或是做出了什么出格的事情,就要亲手废了你的法力。我一直在等,等你给我一个违背诺言的理由。可是……”
“可是我太让你失望了……”杨戬轻叹道,“我也有点失望,我竟然这么让你无法信任。”
“……二哥你做什么!”
杨婵惊呼。她看见杨戬紧紧地握住了剑身,用力向自己的心口刺去!
“不要,二哥不要!”杨婵惊呼,不顾一切将长剑收回,铿然丢在地上。那一瞬间她脑子里一片空白,眼睛只看得见杨戬手上和心口那殷红的血迹。她双腿发软,几乎要跪倒在杨戬面前。可杨戬却向她毫不在意地笑了笑――他脸色本来就苍白,现在也没能更坏:“没事的,二哥没事。”他甚至伸手扶住了杨婵那摇摇欲坠的身体,好让她相信自己真的没事。
剑尖只是刺破了皮肉,手上的伤势也不严重,只是流血太多,看起来非常可怕。杨婵给他包扎了伤口,刚刚平静一阵,眼泪又止不住地掉下来,靠在杨戬怀里抽抽噎噎地哭了很久。杨戬半靠在床头,轻拍着她的后背,笑道:“你还是和小时候一模一样,这么爱哭鼻子。来给我看看,脸哭花了没有?”
杨婵听了,又想哭又想笑,便抹去眼泪不哭了,嗔道:“二哥你就知道笑我。对不起……二哥,我其实没想……”
“二哥也没怪你。”杨戬幽幽说着,思绪却仿佛飘去了很远的地方,“你还答应了他什么么?一并说了吧,下回就不必拔剑相对了。”
他这话说的时候,脸上还带着笑意。杨婵便也看着他笑了:“没有别的了,就只有这个。二哥,三妹下次……”
她突然住了口。杨戬大概知道她想说什么,也猜到她欲说还休的理由。但毕竟是兄妹,这一次故意把她吓住了,又岂能再让她承诺下一次?
这天晚上,杨戬难得地在礼部尚书府过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天还未亮,他正要进宫上朝,还未上轿,却看见杨婵守在大门口,向他默然挥了挥手,大约算是道别。
皇帝再次不肯在朝堂现身,所谓的上朝也就是走了个排场。倒是穆庭正在散朝后特意叫住了杨戬,神秘兮兮地问:“你知道邱阳和潘仁是什么关系么?”
他们之间的关系,杨戬自是不知的。但是穆庭正突然有此一问,却让他蓦然明白过来――昨天闻焕为何会和邱阳有说有笑地进了酒馆去。恐怕他是想借由潘仁贿赂杨戬这件事,来威胁邱阳这会审的主审官。
“以你的聪明,大约已经猜到个中玄机了吧――潘仁和邱阳是同乡,而且据说是有些亲缘关系的。”穆庭正微微一笑,“你看,幸好闻焕不知道潘仁究竟求你的是何事,否则现在,他可能已经彻底翻盘了。”
杨戬神色微变,仿佛有些动摇。
“你还是太过年轻了……还需要一些资历。这次的事情也可算得上是一回教训,今后可千万要当心闻焕。”穆庭正不仅抓到了杨戬的错漏,而且猜到了闻焕的下一步棋。但他却不敢自鸣得意,甚至有意问杨戬道:“不过以你这么久以来谨小慎微的行事风格,老夫很难相信你竟然会犯这样的错误……你该不会是有意让闻焕看见的吧?”
他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双眼死死地盯着杨戬,生怕漏过一丝情绪变动。但杨戬却略略惊诧地看了他一眼,随即淡淡地笑了出来:“我是真不知道。这次是杨戬的失误,望丞相不要嘲笑。”
杨戬这一次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惊讶――他的确是不知道潘仁和邱阳竟然还有这么一层关系。于是这份惊讶看在穆庭正眼里就显得无比真实。他不由得摇了摇头,颇为倚老卖老地教训杨戬道:“你啊,这种错误千万不能再犯了。这一次就这样吧,让他再垂死挣扎一番,亦无伤大雅。”说罢,他便先一步钻进轿子,摇摇晃晃地离去了。
杨戬站在原地看着穆庭正走了,只觉这一次歪打正着,竟然还算是得了个喜讯。让闻焕多折腾折腾,威胁邱阳这窝囊主审官,实际并不是什么坏事。如此想着,他上了轿,对轿夫道:“去紫宸殿。”
今天的轿子不知怎么的,晃得有些厉害,走到半路时杨戬已有些昏昏欲睡了。他强撑着保持清醒,算了算日子,距离皇后大限只剩下三十年出头,对张百忍而言也就只是一个月。随着大限临近,张百忍必定不会再甘于和杨戬你来我往地玩这些小儿科的把戏――就算杨戬自己不太愿意承认,但他如今只是一个法力不足的凡人,很难再与张百忍匹敌。
他思来想去,越想越觉得自己占尽劣势。不止是实力方面,就连时间,他都比不上张百忍。凡间的三十年,实在是太长了,就算自己天天守在皇后身边,也不可能没有百密一疏的时候……
何况还有杨婵。她无时无刻不在身边监视着自己,很大程度上限制着他的行为。必须要想办法,让她回刘家村,或彻底相信自己才行……那就不如……
他大约需要差逆天鹰去找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