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五】终须一别(一) - 芭蕉雨 - 辞舣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芭蕉雨 >

☆、【章二十五】终须一别(一)

先皇驾崩,新皇登基仪式在两个月后举行。登基当天,赵世禹下令诛杀穆庭正九族,杀穆庭正同党数百人。唯独穆问与穆青两姐妹很早就与穆庭正划清界限,又得杨戬、闻焕求情,故而幸免于难。

眼看丞相之位空缺,赵世禹执意要让杨戬接任丞相之位,为此甚至不惜与李媛容争执。

而未曾想到的是,杨戬私底下竟然主动请缨,隐约向他传达出想要接任丞相的意思。

这让赵世禹颇感意外。但他终归是愿意的,之后软硬兼施说服了李媛容,便第一时间下达了任命旨意。

朝廷众官员对杨戬自然是服气的。无论他为人如何孤傲,他们终究是看着杨戬把太子一点点扶持上了皇位,哪怕是最艰难的时候,他都未曾放弃,甚至甘于和皇后一起下狱,在太子生死未卜之时与闻焕二人支撑了整个朝政。

闻焕、闻新两兄弟自不必说,他们功不可没,闻焕封殿阁大学士,闻新封护军统领大臣。

吴岚等人亦各得其所,就连三首蛟都捞了个四品闲官。逆天鹰为此感到十分不忿,怨杨戬没让他提前在小皇帝面前混脸熟,但毫无办法,只得作罢。

时间走到这里,对杨戬而言,几乎已经成了静止的东西。日升月落,花开花谢,在他眼中,一切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以前唯一的执念也彻底放下了。眼下,最要紧的事情只有一件。

――他要走。

但多年相处,赵世禹必定不可能让他轻易离去。杨戬摸透了这小皇帝的脾气,让闻焕几次试探不成,便决定将事做绝。

他一向是这样的人。他想做什么,没人能阻拦;如果给他造成阻碍,那么他会以最决绝的方式来结果。

……

元和二年,黄河泛滥,闻焕第一个提出拨款救灾;而以杨戬为首的百官一力反对,主要论调是“黄河年年泛滥,年年拨款,以致国库空虚”。赵世禹一向体恤百姓,在大是大非面前从不含糊,哪怕杨戬反对,也未曾动摇半分。令他痛心的只是,杨戬仿佛已经与以前不太一样了。

元和二年末,南方雪灾,旧事重演。这一次闻焕亲自跑到赵世禹面前狠狠地告了一状。赵世禹不声不响,照闻焕的意见安排救灾,也开始让闻焕留意杨戬的动向。

元和三年三月,闻焕上奏,数月内,朝廷内臣频繁造访杨戬,其中去得最多的是大理寺与六部官员。而这些官员,的确在朝上显露出一边倒的态度。凡事只要杨戬发言,他们便不假思索,尽数赞成;且不时在奏折中褒奖杨戬,比之当年的穆庭正,有过之无不及。

元和三年七月,恰逢皇帝诞辰。杨戬献稀世瑰宝十余件,总价值超千万两。但众所周知,以杨戬的俸禄,根本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存有如此大量的金银。但杨戬对此毫不在意,出手依旧阔绰,钱财来源不明。

元和四年,从春假之后开始,杨戬就再也没上过朝,传言丞相府中日日歌舞喧哗。赵世禹数次命内臣去请,此后又亲自上了门,杨戬才在第二天早朝姗姗来迟。

……

这等事情多了,任谁都能看出,杨戬是恃宠而骄,而赵世禹的耐性,总有一天会消耗殆尽。

纵是多年以后,人们再提起此事,一面评论杨戬咎由自取,一面又会在感慨之余带上一句――最是无情帝王家。

元和四年,深冬。

三首蛟――在赵世禹眼里,他的“名字”是曲衡――在陪伴赵世禹出游时,未能看好赵世禹顺手带出来的一只波斯猫,叫它被林子里的青蛇伤了一条腿。

这本不是什么大事,猫与人相比,终归不是那么重要。但当皇帝要找茬的时候,不论是一只猫或者是一条虫,都有可能成为处罚的借口。

赵世禹原本只是想借机杀鸡儆猴,一来是因为曲衡是杨戬的人,二来则是源于杨戬生性凉薄,他很少见杨戬对什么人动过感情,所以他料定杨戬不会掺和这件事。

但后来事情的发展超乎意料。他要流放曲衡,却被杨戬拦了下来。他的言辞之激烈,态度之蛮横,令赵世禹始料未及。

更令赵世禹恐惧的是,关于此事,文武百官尽数站在杨戬一边,竟众口一词指责赵世禹,为曲衡伸冤。赵世禹不得不赦免了曲衡,暴怒之下将闻焕和闻新叫到身边,问道:“杨戬是不是认定朕感念旧情,不敢动他?!”

闻新连连摇头,他确实对杨戬不熟悉,而且是个武臣,对这些事情不甚了解,也就不敢妄言。

赵世禹又看向闻焕。闻焕知道,接下来杨戬能不能顺利离去,全在他这一句话上了。

“臣不敢说。”闻焕道。

杨戬的势力,竟能令闻焕这等内臣都缄口不言!

没等到第二天,赵世禹就出手了――他下了旨,大意是:如果曲衡不愿流放,那便你替他去吧。

这道圣旨来得突然,杨戬却仿佛没有丝毫惊讶,即刻命人收拾细软,准备第二天一早离开京城。朝野震动,不敢置信杨戬就这样被皇帝赶走了,一一准备了奏折,计划早朝时上奏,将杨戬挽留下来。

但赵世禹并未给他们机会。第二日,他没有上朝。彻夜不寐令他面容憔悴,而在这漫长的黑夜,他渐渐冷静,忽而惊起,连夜将闻焕宣进宫,问道:“杨先生为什么这样急着离开我?我这几年,哪里做得不好么?”

闻焕微惊,却不作声。

“就连你也不肯跟我说真话?”赵世禹的声音有些颤抖,“杨戬想走,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他要去哪里?”

“……皇上,杨戬的大胆妄为,此前您不是没看过。现在他不过是故技重施而已……”闻焕缓缓道,“他不是想走,而是料定皇上会留他。”

赵世禹再次沉默了。良久,窗外天蒙蒙亮时,他忽地抬起手来:“你去送送他。若他有任何一点不愿离开的意思,就把他留下。过段时日,官复原职也未必不可行。”

闻焕心底震动,不由道:“皇上这般对待杨戬,杨戬却那般回报……”

赵世禹未再开口,不知神思所往。回过神时,闻焕已不知走了多久。

“四年了,”赵世禹轻声道,“当年我想过,即便他要我的江山,我也会拱手相让――”

说到此处,他忽地一惊。此时此刻心底冒出来的念头,连他自己都不敢置信。

拱手让江山,那是戏文里才有的事。皇位的吸引力,只有坐上过这个位子的人才会明白。权力的滋味只要尝过,便再也放不下了。

他便又一次沉默下来,仿佛想要将方才说出口的那句话抹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