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六】辞旧迎新 - 芭蕉雨 - 辞舣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芭蕉雨 >

☆、【章二十六】辞旧迎新

……

不知是从哪一年开始,“书生莫上入郎庙”的说法开始流传。原因似乎是书生来到庙中所求,都从未实现;非但如此,甚至还可能取得截然相反的效果。

举个例子。如果书生想求个功名,那么他就必定考不上功名;如果书生想求个官位,那么当地的官员便无比长寿康健,迟迟等不来空缺;如果书生想求姻缘,那么少则三年多则五年十年,他都将是孑然一身……

而如果是农夫求风调雨顺,求风停雨止,那么二郎神就灵得很,几乎可以算是立竿见影。

这些故事,说书人说得头头是道,就好像亲身经历过一样。

二郎神身为灌江口唯一的神祗,竟然厚此薄彼――这样的说法也越来越多。久而久之,书生便成为最不喜二郎神的群体,过庙不入。

书生韩岑偏不信邪。连中二元之后,他专程来到二郎庙内,写下“高中状元”的心愿烧了,站在二郎神像面前朗声道:“我韩岑势必要连中三元,不怕你二郎神从中作梗!”便整顿行囊,踏上了上京的路。

或许真的是二郎神从中作梗,途中韩岑遭遇一场大风,险些摔进山沟。好在身旁正好立着一棵大树,他才得以免除危机,顺利抵达京城,最终果真实现了连中三元的梦想。

韩岑在众人的簇拥下回到二郎庙,向神像深深跪拜,道:“我现在才知道,原来并非是你排挤书生,实在是‘修行靠自身’啊!”

这一年,正好是赵世禹执政的第二十年。

王母回天,对凡间来说,已经是四年前的事了。

这个时候,杨戬本该速回天庭,随时等候传召。但他似乎还未闲散够,趁懿旨未下,仍然逗留在凡间,甚至还刻意参与了韩岑高中一事――他遇险时那棵树,就是杨戬布置的。

当时三首蛟与逆天鹰都不明白杨戬为何要特意帮他。原本韩岑的命数,是要在途中摔断一条腿,错过本届科举的。而且杨戬厌恶书生,仿佛也是事实。

直到深冬又至,杨婵、刘彦昌与刘沉香三人再度来到灌江口拜年。刘彦昌意外地比往年都放松了许多,想是没再听到“书生莫入二郎庙”这类传言的缘故。

“看来刘彦昌对三圣母确是痴情啊。”

大年三十的清晨,今年第一场雪在天光乍破时悄悄收势。淡红色的朝霞自东方排闼而来,一枚浑圆的日轮镶嵌其中。柔和的光辉将目光所及之处尽数覆盖,白雪青河,层林重山,一幕幕都显得宁静安谧。

梅山六兄弟此时正惬意地坐在屋顶上,眺望着东方的朝阳。耳边传来云雀那婉转的啼唱声,和灌江港口旁船夫响亮的吆喝声。

“若不是痴情,怎会年年受着二爷的冷脸,陪伴她来拜会呢?想必这些年灌口流言蜚语,最不好受的便是刘彦昌吧。”老四说着,从盘中抓了两个云片糕塞进嘴里。

“不过,照老四你这么说的话……二爷特地帮扶韩岑,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时,康安裕打断道:“回来了。”

在不远处,果然有几个人影正向这里缓缓走来,背后留下一串灰白的足迹。

“可算是回来了。每年过年都要这样折腾一番,也不知是为了什么。”逆天鹰不满地顺着翅膀上被风吹乱的羽毛。

他们是去祭拜父母的。杨戬当年在附近为双亲立了合葬墓,在凡间的时候,每年过年过节,只要得空,就会去拜上一拜。而这几年,杨婵在时,便会跟着杨戬一起去。

看得出来,杨婵对杨戬现在的生活状态还算满意。一回杨府,便催着杨戬去休息,自己和刘沉香进了厨房,说要做些小菜给他们下酒。刘沉香这些年跟着杨婵学厨艺,渐渐长进不少,虽不可与宫廷御膳相媲美,却也十分精致,色香味俱全。

这厢锅碗瓢盆叮当地响,那厢刘彦昌却有些拘束。似乎不管什么时候,自从他知道杨婵有这么个哥哥那天起,他在杨戬面前就没能抬起头来过。

该找些话来说。

刘彦昌快速在身旁搜索着可以用来作为话题的东西。书架上的书――杨戬极可能认为他在卖弄学术,说他酸腐;今天的雪景――俗不可言;孩子的教育问题――杨戬可能会反过来责怪他……

“坐吧。”

刘彦昌反射性地应了声,坐了下来。等坐定了,他才猛然意识到:方才,竟是杨戬让他坐?

杨戬那不冷不热的态度,他算是很习惯了;但主动请他坐下,还是第一次。

他便忍不住正襟危坐起来;“……怎么啦?”

“……”杨戬扫他一眼,将一个锡铁罐子推到刘彦昌眼前。

“茶叶?”刘彦昌接过来打开一闻,一股沁人心脾的茉莉清香扑面而来,“是茉莉白毫?姜夔诗云: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茉莉花香果真是人间一绝啊!”

他感叹罢,再抬头与杨戬四目相对,脑海中突然一个激灵,回忆起一些往事。当年杨戬极端反对他和杨婵的婚事,刻意给他出了许多难题,好叫他知难而退。其中一题,便是分辨多种名贵茶叶。

刘彦昌当时也知道,杨戬是在刁难他,他一个出身贫苦的书生,平日连茶叶末都少见。但偏偏他就是依靠着书上写的每种茶叶的特点,几乎全部懵对了。而茉莉白毫,就是唯一一种未能辨出名字来的茶叶。

彼时的杨戬比现在风采更盛,现在想来,那时候的他可能是最风华正茂的了。他言语中不带感情,却习惯于从眼角用余光看人,因此那模样态度分明是轻蔑已极。

“纵你博览群书,也未必能全知全能。这只是一种凡茶,你已无能为力;而你爱上的是一个仙子,你要对抗的是玉皇大帝和天条。”

杨戬的话不难听,也很现实。但那时的刘彦昌一心一意只想和杨婵在一起,哪里管得了那么多,直梗着脖子说:“今后我便记得茉莉白毫的香味了。这辈子都记得,下辈子也不会忘记!”

这执着的书生便真的不曾忘记。时至今日,他一闻便知这是茉莉白毫。

而这百年来的种种苦难,想必他也都铭记在心,深知如今的生活得来不易;而他与杨婵的感情,也的确如同茉莉白毫冲泡的茶水一般,回味醇厚悠长。

“喜欢就拿回去喝吧。”杨戬看了刘彦昌那呆呆的样子,没有任何不快,只平淡地回到书桌前展开了一幅画,仔细端详起来。

刘彦昌捧着那锡罐,一动不动,似乎还没从回忆中彻底走出来。

杨戬等了一阵,没见他有动静,不由叹了口气,向他招了招手:“你过来。”

刘彦昌猛然惊醒:“啊?”

“看看这里写的是什么。”

“……哦。”

刘彦昌便俯身在书桌前,眯着眼睛看画上的字。那文字小若蚊蝇,近看都仅有极小的一团,不大能分辨出笔画。

若然他再多看一眼这幅画,便会知道这是一幅出自宫廷画师之手的画作,绘画的场景正是李媛容宾天。而杨戬要他看的,正是画中的附录人名。

奇怪的是,其他人名都较容易辨认,而只有一个人,他被安排在皇帝身边稍微靠左后的位置,未画五官;他的名字却被隐藏起来,放在了极不重要的地方,写得极小。

“这是刻意藏起来的,不想让别人认出,”刘彦昌费力地看了好一阵,仍然放弃了,“就算目力再好,也看不出来的;字里还会增减笔画,叫人猜也猜不出是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