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殿试 - 重生贾环 - v奔跑的蜗牛v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重生贾环 >

第八十九章殿试

迎春一下子羞得满脸通红,扭过身子不搭理贾环。

贾环好整以暇地坐了下来,对着迎春的后脑勺说道:“顾青锋,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士。家资颇足,在当地甚有名望。家中父母健在,兄弟三人,其为最幼,但也最为上进。今年二十有五,春闱中试。人品端正,以前朝王恕为榜样,立志成为名臣~”然后话锋一转:“但尚未定亲,尚缺一贤内助。”

忽然迎春转身,一个线团砸来。贾环没有避开,不过打着不疼。

看着迎春回过头来,贾环笑嘻嘻地说道:“二姐姐,顾青锋来我这借宿的时候,我就想这事了。若是他做了我的二姐夫,那可真是太好了。说实话,咱们认识的人当中,还真没有强过他的人。”

迎春的脸愈发红了,而且眼看着要着恼。贾环连忙说道:“二姐姐我先回去温书,你先歇着。”

刚窜到门口,后脑勺又挨了迎春一线团。贾环没敢回头,一溜烟跑了。

迎春一个人待在屋里,脸儿红红的。顾青锋她也看了几眼,人长得确实挺拔,而且相貌颇为英俊,要说不心动,那是假的。但人家可是新科进士,什么样的人家说不了,能看上自己这个庶出的姑娘?

想到这里,迎春又发愁又害羞。

不过这事不是不想就不会发生的,自己年纪已经不小了,迟早要嫁人,现在有三弟弟肯为自己出头,将来说不定还能有些盼头,总比嫁给那些纨绔强吧。

想到这里,她又想到了探春,顾青锋这么好的一个人,贾环竟然没想着留给自己的亲姐姐,可见姐弟两个有多生分了。

回到梨香院之后,贾环瞄了瞄厢房,里面的顾青锋还在躲着。魏大凡见到贾环回来,就也跟着来到了正房。

进屋之后,魏大凡也不客气,直接坐在了贾环面前,说道:“贾兄,咱们同窗虽然时间不长,但秉性可都是知道的。我想替顾兄问一句,若是他来提亲,你怎么说?”

贾环眼皮抬了抬,说道:“顾兄如何想?若是有意,请他自与我说。”

魏大凡笑道:“我若是把你这话带过去,顾兄只会当你同意。”

环老脸一红,没错,他是想拿捏一下,但也一下子暴露了自己的想法。

对面的魏大凡很认真地说道:“顾兄为人咱们都是知道的,不会辱没了你姐姐的。”

贾环说道:“这是自然。若是顾兄有意,还请他尽快来提亲。”

魏大凡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然后又笑道:“我这算不算媒人?”想了一下,又自嘲道:“算半个吧。”

贾环说道:“咱们下面重点要放在殿试了。若是因为这事影响到顾兄,那可不是大家想见到的。”

魏大凡说道:“顾兄不是小孩子,现在他知道重点在哪里。”

下面的时间梨香院就闭门谢客,院子里的三个人一心只想着会试的事情。

一天的放空时间很快结束。

二十六一早,贾琏就准备好马车,把贾环三人送到了皇宫门口。

要殿试了。

一群新科中试举人跟着礼部官员进入保和殿,开始了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

金陵的皇城与紫禁城不大一样,但大殿的名称一样雄浑。皇宫也是同样大气磅礴,令人向往,又令人心折。

踏过金水桥,将近三百名中试举子意气风发,他们将迎来人生中的最大转折。

初春颇冷,皇城还有残冰未消,作为生长在红旗下的新一代,贾环对于皇权没有太敬畏的想法,而是挺胸昂首,大步向前。

旁边有太监见到人群中的贾环,不禁啧啧称奇。

进入保和殿之后,众人分开坐好。

贾环也是正襟危坐,静静等待皇帝的出现。

殿试的考题只能皇帝来出,他们名义上也只能是天子门生,而且殿试只考策问一题。

贾环有着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见识,平时也没少看参考消息和新闻联播,这种策问简直就是白给。

不过盏茶时间,在太监的通报声中,平治皇帝进入了保和殿。

进来之后,平治皇帝表情威严地扫过人群,这群新科进士都在赞礼官的引领下给皇帝行礼。

平治皇帝的眼睛落在了贾环的身上,元妃的这个幼弟甚是争气,竟然在会试上得以高中第六名!

“诸位爱卿平身。”平治皇帝虚抬右手,向人群示意。

“平身~”自有太监来让众人归位。

内阁首辅张庭瞻首

先来到皇帝面前,行礼后启奏:“禀皇上。新科中试举子共三百名均在此殿,敢请皇上赐下本科殿试考题。”

平治皇帝示意身边的太监程科元递上,程科元赶忙把手里的黄绫交给张庭瞻。张庭瞻得了考题,展开之后大声说道:“今次会试考题为:北虏边策。”

贾环坐在座位上,全神贯注倾听着,待知道题目之后,心中就有了大概。

会试之前,他们几个人也曾经猜测过,包括钱雨本也一起参谋了一下,认为当今最大的忧患,有两处,一处在北,蒙古那边不住地骚扰,这个难题已经存在了几个朝代了;另一处在南,虽然整体平定,但交趾一向是平而复反,现在竟然还有西洋人掺和了进来。所以钱雨本认为,今次会试的策论极有可能出自这两处,让贾环他们今早准备。

现在一听,果不其然。

略微思索,贾环就展开稿纸,洋洋洒洒,写了三千余字。在策文中,贾环提出了剿抚并用的策略,并引用了后世的观点,那就是“能战方能和”、“太平都是打出来的”,本来想写以剿为主的,宋太祖名言“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都想到了,但又想到其他考生恐怕也都想到了,而且锋芒太露,大臣们肯定也是想剿的,但也要考虑到国库,所以就提出了“剿抚并用”的策略,并且在文中也提及国力碾压的经济战,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贾环知道,上位者不喜欢听困难,只想要办法。所以贾环就提出困难,也找到方法,而且还是可行性的方法。

写完之后,贾环揉了揉手,又检查了一遍,没有犯讳的地方。然后就赶紧誊抄。

略带颜体风格的馆阁体一个个地出现在了贾环的试卷上,圆润有力。待交了卷,一身轻松。

平治皇帝看到贾环交了卷,不禁有些好奇,他很想知道元妃的弟弟会写哪些东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