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各怀心思
第88章各怀心思
只见皇太后笑眯眯,拍了拍身边的锦凳:“快过来坐,弘昱和塔娜怎么没见?你那对龙凤胎可是哀家的心尖肉。昨儿听小十还念叨,说塔娜扎的小纸鸢比御花园里的还好看。”
容芷含笑挨着坐下,才说道:“今日起得早,怕耽误行程,两个孩子还赖床呢。我就先过来了。”刚说完,就见李德全掀了帘子进来,躬身道:“回皇太后,各位娘娘,太子妃,大福晋,诚贝勒,雍郡王,恒贝勒,淳贝勒。带着新福晋来请安了。”
话音刚落,四个穿着簇新朝服的皇子便领着各自的福晋鱼贯而入。新妇们都穿着正红色的吉服,头上盖头虽已取下,却依旧带着几分羞怯,规规矩矩地跟着夫君行礼。
容芷的目光在四人身上转了一圈。三福晋是户部尚书的女儿,瞧着温婉贤淑;四福晋是费扬古家的小姐,眉眼间带着股清冷劲儿;五福晋是安郡王的孙女,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酒窝;七福晋年纪最小,是大学士的小女儿,怯生生地往七阿哥身后缩了缩。
“都起来吧。”皇太后温声道,“刚成家都是新人,往后常来宁寿宫走动,别拘束。”
众人谢恩起身,太子妃适时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几位弟妹初来乍到,宫里规矩多,往后有不懂的地方,尽可以来东宫问我。若是怕打扰,找大福晋也是一样的,她在宫里待得久,最是周全。”
这话听着是擡举容芷,可容芷哪听不出弦外之音。太子妃这是明着把自己摆在“规矩楷模”的位置上,又暗指她是“老人”,该让着新人。
她正想接话,却见四阿哥胤禛忽然往她身边凑了凑,低声道:“大嫂,昨儿你让小厨房给我留的糖火烧,我带回府了,四福晋说比外面铺子的还酥。”
这孩子自小就爱黏着她,明明比三阿哥还大几个月,偏偏总跟在她身后“大嫂大嫂”地叫。
容芷忍不住笑道:“知道你爱吃,特意让厨子加了层芝麻。回头让你福晋来我那,我教她做,不难的。”
四福晋闻言,擡眼看向容芷,目光里带着几分惊讶。她来之前母亲特意叮嘱,太子妃是中宫表率,大福晋虽得宠,却终究不是正统,不必太过热络。可昨夜自家爷又叮嘱了要自己多和大嫂走动,想到京城传言,四福晋在看看眼前这位大福晋,笑起来眉眼弯弯,倒像是邻家的姐姐。心里暗自决定先看看,在决定以后是否要多多往来。
太子妃见胤禛又黏着容芷,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慢悠悠地开口:“说起来,几位弟妹刚进门,按规矩该给你们备些见面礼。我这儿有几匹江南新贡的云锦,颜色正合时宜,你们挑挑吧。”
说着,宫女便捧着托盘上前。云锦色泽艳丽,确是难得的好物,几位新福晋连忙道谢。
太子妃目光扫过众人,落在四福晋身上时停顿了片刻:“四弟妹性子看着沉稳,这匹石青色的最配你。”又转向三福晋,“三弟妹温婉,水红色的合适。”
一番分配下来,新福晋们手里都有了礼物,看向太子妃的眼神里多了几分亲近。太子妃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转而看向容芷,语气带着几分笑意:“大福晋向来心细,想必也给弟妹们备了礼吧?”
容芷早有准备,拍了拍手,身后的侍女立刻捧着四个锦盒上前。她笑道:“比起太子妃娘娘的云锦,我这礼物就显得家常了些。”
她先打开给三福晋的盒子,里面是一叠厚厚的食谱:“三弟妹瞧着像是会过日子的,这是我攒的家常菜谱,有几道拿手的红烧肉和糟熘鱼片做法,回头让厨子试试,给三哥补补身子。”
三福晋眼睛一亮,她父亲最喜研究吃食,连忙接过来:“多谢大嫂,我正愁不知道该给爷做些什么呢。”
给四福晋的盒子里是一整套青花茶具,旁边还放着一小罐茶叶:“这是去年福建巡抚送的铁观音,性子温和,适合冬日里喝。四弟总爱熬夜看书,让弟妹提醒他多喝些,养养脾胃。”
四福晋接过茶具,指尖触到温润的瓷面,擡眼看向容芷时,清冷的眸子里多了丝暖意:“谢大嫂费心。”
五福晋的盒子里是两包点心,一包杏仁酥,一包芸豆卷:“五弟最爱甜食,这是我让小厨房新做的,没放太多糖,吃着不腻。弟妹要是喜欢,回头我让他们多送些到你府里。”
五福晋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连忙道谢:“多谢大嫂,我早就听说大嫂府里的点心最好吃了。”
最后是七福晋的盒子,里面是一叠彩色的绒线和几本绣谱:“七弟妹年纪小,想必爱这些新鲜玩意儿。这绒线是西洋来的,颜色亮,用来绣帕子最好看。有不懂的地方,尽管来问我。”
七福晋脸都红了,小声道:“谢大嫂,我……我正想学绣花呢。”
看着四位新福晋脸上真切的笑意,太子妃端着茶盏的手指微微收紧。她原想借着送云锦的机会,让新人们觉得自己大方得体,顺便暗衬容芷出身不高,只能拿些小家子气的东西。
却没想到,容芷的礼物看似普通,却句句说到了各人的心坎里,反倒比她那些价值不菲的云锦更让人受用。
皇太后看在眼里,笑着打圆场:“还是芷丫头贴心,知道各人的喜好。行了,都坐吧,让她们姐妹几个好好聊聊。”
惠妃等人也相互看看,没有多说什么,太子妃这么明显和容芷较劲的做法,几位娘娘都心知肚明。只将自己准备的见面礼分给了四个新人,也就罢了。
请安的规矩走完,皇太后留了众人用早膳。御膳房备的早膳虽精致,却少了几分烟火气。容芷看着四福晋只动了两筷子就放下了,心里便有了数。
“皇玛嬷,”容芷忽然开口,“今儿天气好,不如让御膳房炖锅羊肉汤吧?昨儿我让小厨房腌了些酸菜,配着羊肉汤喝,暖身子不说,还解腻。”
皇太后一听就来了兴致:“哦?你又琢磨出新吃食了?”
“是呢,”容芷笑道,“前儿听蒙古来的嬷嬷说,他们冬天最爱喝酸菜羊肉汤,我就试着做了回,弘昱和塔娜一顿能喝两大碗。”
太子妃蹙眉道:“御膳房的规矩多,贸然改动怕是不妥。”
“不妨事,”容芷摆摆手,“我让我带来的厨子去帮忙,保证不添麻烦。再说了,弟妹们刚进门,总该尝尝新鲜的。”
皇太后立刻点头:“准了,让你的人去办吧。”
容芷笑着应下,转头对四福晋道:“四弟妹,要不要跟我去瞧瞧?那酸菜是用白萝卜做的,酸脆爽口,配羊肉最是合适。”
四福晋愣了一下,看了眼太子妃,见她没反对,便点头应了:“好啊,正好学学大嫂的手艺。”
三福晋和五福晋也跟着起身,七福晋犹豫了一下,也被五福晋拉着跟上了。太子妃看着几人簇拥着容芷往外走的背影,脸色沉了沉,最终还是没跟上去。
御膳房离宁寿宫不远,刚走到门口,就闻到一股浓郁的羊肉香。容芷带来的厨子王德胜正围着灶台忙碌,见容芷来了,连忙行礼:“主子,羊肉刚下锅,酸菜也切好了。”
容芷掀开锅盖,一股白雾蒸腾而上,里面的羊肉块炖得酥烂,汤色奶白。她拿起勺子舀了一勺,放到小白瓷碗里,递到四福晋面前:“尝尝看,咸淡合适不?”
四福晋脸色微变,却还是小心地抿了一口,才看着容芷说道:“这汤……味道真鲜,一点都不膻。”
容芷没发现四福晋的异样,“秘诀在这锅汤底里,”容芷笑着解释,“先用羊骨熬两个时辰,再放羊肉,炖的时候加几片姜和陈皮,既能去膻,又能提鲜。”
四福晋只点点头,没有接话。
三福晋凑过来,看着案板上切得细细的酸菜:“这酸菜看着就爽口,是怎么腌的?”
“很简单,”容芷拿起一块白萝卜,“把白萝卜切成丝,用盐腌半个时辰,挤掉水分,再放进坛子里,倒上凉白开,加些花椒和八角,密封三天就行。”她转头对王德胜道,“给三福晋装一小坛带回去,让她府里的厨子照着做。”
王德胜连忙应下。五福晋看着锅里翻滚的羊肉,咽了咽口水:“大嫂,这汤里还能加别的吗?我爱吃粉条。”
“当然能,”容芷眼睛一亮,“我让人备了红薯粉,泡软了放进去,吸饱了汤汁,好吃得很。”
正说着,七福晋忽然指着墙角一个竹筐:“大嫂,那是什么?红红的,像小灯笼。”
容芷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笑道:“那是红薯,去年从南边运来的,又甜又面。我让人蒸了些,一会儿给你们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