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脉动亲心,牛痘破阴霾“嗯,起来吧……
喜脉动亲心,牛痘破阴霾“嗯,起来吧……
“嗯,起来吧。气色看着倒比在宫里时好些。”康熙淡淡说了一句,目光转向容治,“容副尉也在?”
容治连忙躬身:“回皇上,末将奉大阿哥命护送药草回京,顺道来探望妹妹和四阿哥,即刻便要返营复命。”
康熙点点头:“差事要紧,你去吧。”
容治如蒙大赦,行礼告退,翻身上马疾驰而去,心中却惊疑不定:皇上突然驾临,绝非“顺道”那么简单!
康熙在容芷的引领下,缓步走进庄子。他看似随意地打量着庄子的布局、整齐的田垄、引水的沟渠,目光却锐利如鹰。
当走到溪边,看到那套还在运转的水车模型和旁边胤禛遗落的简易测量工具、以及摊开在石板上、画着奇怪线条和数字符号的图纸时,康熙的脚步停了下来。
“此乃何物?”康熙指着那水车模型和图纸问道。
容芷心头一紧,正斟酌如何回答,一旁的胤禛却因方才的惊吓和见到皇父的紧张,反而生出一股莫名的勇气。他上前一步,指着模型,用尚带童音却条理清晰的语调回答:
“回皇阿玛,这是大嫂带儿臣做的引水模型。水从高处流下,推动水车转动,水车带动齿轮,就能把水提到更高处,或者引到更远的田里灌溉,省了人力。儿臣……儿臣刚才在量那个坡的斜度(他指着缓坡),想算算水流下来有多大劲儿,能不能带动一个小磨盘……”
康熙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一个九岁的孩子,能说出“齿轮”、“斜度”、“省人力”?还能动手做模型、搞测量?这绝非宫中师傅教的四书五经!
他拿起石板上那张图纸,上面画着简易的坡面图,标注着一些长短不一的线段和奇怪的符号(容芷教的简易数字和角度符号),虽然稚嫩,却思路清晰。
“这符号……又是何意?”康熙指着图纸上的“数字”和“∠”符号。
胤禛有些紧张,但还是鼓起勇气解释:“是大嫂教的……她说这是……是‘数’和‘角’的简便写法……这样记,清楚,算起来快……”他拿起旁边的木杆和系着石块的绳子,笨拙地演示了一下如何利用直角和线段长度去计算坡面的斜度和高度差(简易勾股定理应用)。
康熙静静地听着,看着胤禛专注而认真的小脸,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这些知识,新奇、实用,直指“格物致用”的本源!绝非奇技淫巧,而是真正能利国利民的根本!
容芷……她竟在教胤禛这些?!在这远离宫闱倾轧的庄子上,她为这个被生母厌弃、被自己忽略的儿子,开启了一扇怎样的大门?!
康熙压下心中的震撼,面上依旧不动声色。他放下图纸,继续在庄子里“闲逛”。当走到容芷处理庄务的偏厅时,他的目光被书案上摊开的一本账册吸引住了。
那账册的格式,与他熟悉的、户部呈上来的繁复账目截然不同!没有冗长的文字叙述,取而代之的是清晰分明的表格!收入、支出、盈余,分门别类,一目了然!
日期、项目、数量、单价、总额,排列得整整齐齐。更妙的是,旁边还用朱笔清晰地标注着盈亏分析,以及下一季度的预算规划!简洁,高效,清晰得令人发指!
康熙精通政务,对钱粮赋税尤为敏感。他一眼就看出,这种记账法,若能推广至户部乃至地方官府,将大大提高效率,减少贪墨漏洞!这简直是治理财政的利器!
“此账册……也是你所为?”康熙拿起账册,看向容芷,目光深邃难测。
容芷心中暗叫不妙,这“表格记账法”是她贪图方便自用的,没想到会被康熙看到!
她只能硬着头皮回答:“回皇阿玛,是儿媳……为了打理庄子方便,胡乱琢磨的笨法子,让皇阿玛见笑了。”
“笨法子?”康熙翻看着账册,唇角似乎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眼神却更加锐利,“此法定名清晰,条理分明,何笨之有?户部那些积年老吏的账本,若有此一半清晰,朕也能少费些心神。”
他没有再追问,放下账册,踱步到窗边,望着窗外生机勃勃的田庄景象。心中却是翻江倒海!水车模型、勾股测量、表格记账……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勾勒出的是一幅何等务实、高效、充满生机的图景
!容芷的“避世”,绝非消极的退缩,而是在这片天地里,悄无声息地培育着新的可能!而她培育的重点,正是那个被所有人忽视、甚至厌弃的四阿哥胤禛!
这个容芷,她的心思,她的能力,她为胤禛所做的一切……远超他的想象!康熙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对这个儿媳的认知,或许太过浅薄了。
而对胤禛……这个沉默寡言的儿子,在他看不到的地方,似乎已经悄然成长到了令他惊异的地步。帝王的目光,第一次真正地、带着审视与深思,落在了胤禛那依旧稚嫩却已显露出不凡沉静与智慧的小脸上。
庄子上这场突如其来的“顺道”巡视,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康熙心中某些固有的认知,也照亮了未来棋盘上一个曾被忽略、如今却熠熠生辉的棋子。
康熙帝对庄子的“顺道”巡视,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容芷和胤禛心中都激起了不小的涟漪。康熙离去时那意味深长的目光,让容芷心中警铃长鸣,对庄子的防卫和胤禛的保护更加周密。
胤禛则似乎从皇父短暂的关注中汲取了一丝力量,学习劲头更足,沉静的小脸上偶尔也会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
就在这紧张与希冀交织的氛围中,一个巨大的惊喜悄然降临。
这日清晨,容芷起身时忽觉一阵熟悉的恶心感涌上喉头,紧接着便是难以抑制的干呕。
她起初以为是连日忧心所致,但月信迟迟未至的异样感,让她心中隐隐升起一个难以置信的念头。她立刻唤来随侍的、略通医术的心腹嬷嬷诊脉。
嬷嬷凝神屏息,三指搭在容芷腕间,片刻后,脸上骤然绽开狂喜的笑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恭喜福晋!贺喜福晋!是喜脉!您有喜了!脉象圆滑如珠,有力得很!定是个健壮的小主子!”
喜脉?!容芷瞬间怔住了,巨大的喜悦如同暖流般瞬间席卷全身,冲散了连日来的阴霾与疲惫。她的手不自觉地抚上依旧平坦的小腹,那里正孕育着她和胤禔血脉相连的骨肉!泪水毫无预兆地盈满了眼眶,这是期盼已久的礼物!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第一时间飞进了紫禁城和京畿大营。
惠妃纳喇氏在永寿宫接到报喜,激动得差点打翻了茶盏!她双手合十,对着佛像连连叩拜:“阿弥陀佛!佛祖保佑!列祖列宗保佑!我儿终于要有嫡子了!”
她立刻下令开库房,将积攒多年的上好补品、柔软珍贵的锦缎、寓意吉祥的金玉摆件,一车车地往庄子上送。更是亲自写信给容芷,字里行间充满了激动和关切,千叮咛万嘱咐要她安心静养,万事以腹中胎儿为重。
胤禔在京畿大营接到飞马传书,先是愣在当场,随即一拳砸在案几上,狂喜之色溢于言表,连声大吼:“好!好!好!”
他立刻下令,将营中最好的野山参、鹿茸等滋补之物尽数搜罗,又命容治亲自押送一批刚猎到的肥美山鸡野兔送去庄子,给容芷补身子。整个大营都感受到了主帅的狂喜,士气也为之一振。
最热闹的,莫过于呐喇府。容芷的额娘赫舍里氏接到女儿有孕的喜讯,当场喜极而泣!她立刻行动起来,指挥着几个儿媳和仆妇,将府库翻了个底朝天:
“快!把那几盒上好的官燕拿出来!”
“库房里那匹进上的云锦呢?颜色娇嫩,给芷儿做衣裳最合适!”
“阿胶!东阿阿胶!多包些!还有红枣、桂圆、核桃……都装上!”
“给四阿哥的礼物也不能少!文房四宝要顶好的!还有新巧的玩意儿,多挑几样,那孩子跟着芷儿不容易……”
不过两日,呐喇府的车队便浩浩荡荡地驶向了温泉庄子。赫舍里氏带着容芷的大嫂、二嫂、三嫂,以及满满几大车的礼物,风风火火地到了。
庄子里顿时热闹非凡,充满了久违的欢声笑语。赫舍里氏拉着容芷的手,上下打量,见她气色尚好,才稍稍安心,絮絮叨叨地嘱咐着孕期禁忌,又指挥着儿媳们将带来的补品、衣料一一归置。
“芷儿,你如今是双身子的人了,可不能再像以前那般劳心劳力!庄子上的事,交给管事们去办!你就安心养着!”赫舍里氏心疼地看着女儿。
“额娘放心,儿媳省得。”容芷笑着应道,心中暖融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