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事事如意
第26章事事如意
“老太太,老太太!”众人一拥而上,田太太没想到老太太会突然动了拐杖,她四十多岁的人了,做了十几年的当家太太,婆母脾气好,并不刻意为难,她还没在众人面前丢过这样大的人,尤其还是当着赵家的面,不由的又羞又气。她看到赵家众人冷静在一边看着这场热闹,不由的恼道:“就是老太太知道了,你又能怎么样?”
赵老夫人听到这句话,没精打采的看过来:“关我们家什么事?”
这里耽搁了一会儿,林三少已经带着车子过来了,指挥着人装箱笼,赵老夫人抬脚就要走,却见来路一片喧嚣,一队人马疾驰过来,几十人马均是高头大马,青衣长剑,到底这里的人见过世面,见这样的阵仗,知道是有贵人出行,行人都纷纷闪避。
这队人马后面跟着的是三辆车,前一辆八宝朱轮宝盖车,车上明晃晃有着内务府规制,后两辆虽然只是一色的小的绿盖油车,车上却也印有公主府的标记,那车队人马到了近前,左右一看,赵家这里正好身处热闹漩涡,一看就看到了,当先指挥那人一挥手,众人勒马站住了,但都没有下马。
这样大的动静,当然谁都往那边看过去,林三少见得多些,就笑着对赵二老爷道:“看标记,是护国长公主府的了,公主府向来低调,安郡王也不在家,倒是少见这样出来,说不得是迎贵客了,只没听说最近有什么要紧人物呀。”
又对赵老夫人说:“既然公主府办事,我们且等一等再走吧。”赵老夫人眉峰一跳,只没说话,田老太太也没再拿拐杖打人了,也都退的远了些,眼见得那马车上下来两名穿着锦袍的女官和四名丫鬟打扮的姑娘,袅袅娜娜的走到了跟前,齐齐行了一礼:“永宁侯老夫人。”
当先那年龄略长的女官笑道:“老夫人安好,公主听说老夫人一家来了,吩咐我来问一问,九姑娘可是一起来的?”
赵老夫人连忙还礼:“九姑娘也一起来了。”
在那边当翻译看热闹的赵如意,眼见得公主府这样的排场,正在好奇的当儿:“公主府这是干嘛?咦,那个认得老太太?老太太什么时候跟公主府的人认得了,我怎么不知道?”
赵淑秀也挤在一边看热闹:“你又不在家,能知道什么?我也不知道,好像真认识,老太太说什么了?”
赵如意就是天大的本事,也看不出来她们在说九姑娘,但很快,赵老夫人跟前的大丫鬟初翠忙忙的跑了过来请赵如意:“九姑娘,老太太请您过去说话呢。”
赵如意意外了一下,不由自主的就想:这是安郡王回京了吗?
她笑了,这人真有良心。
赵如意跟着初翠下车过去,她身着出门穿的牡丹纹镂金丝蜀绣锦缎衣,银红暗花细丝褶缎裙,披着大红撒花锦缎斗篷,因为年轻姑娘,还带着帷帽,身姿婀娜,举止秀雅,看起来就很有气派的样子。
可田太太看着她,就有点觉得腿疼,不自觉的退后了一步。
那女官和丫鬟们见了,连忙迎上来两步,行礼笑道:“这便是九姑娘了吧?长公主知道姑娘抵京,打发奴婢来请姑娘去公主府暂住。”
去公主府住?饶是赵如意天生的聪慧,也完全没有想到这一出,她就下意识的回头看了赵老夫人一眼。
那女官就笑道:“老夫人并众位老爷夫人姑娘们若是情愿,也请一起前往公主府暂住。公主向来爱热闹,定然喜欢。”
这说话的前后顺序十分有技巧,赵老夫人何等有眼色的人,听了这话便忙道:“亲家林府已经给我们家预备了地方了,一切都是便宜的,就不必打扰公主了。”
然后又对赵如意道:“既是公主请你去,你便去吧,你替我们给公主请安,今儿到京晚了,不敢打扰公主,明儿再去请公主安。”
赵如意这次是真摸不着头脑了,她一心以为是安郡王回京了,那人心蛮好,说不定就会跟她说两句话,表示在京城有事你也可以找我,哪里想得到会被请到公主府去住,她当然也听得出来,公主府的意思,是只请她一个人去的。
后头的都是客气话,这意思,这样大的阵仗,就是特地来迎她的!
难道是公主有恙?
赵如意也就这样一个猜测觉得可能一点了,安郡王知道她会医术,跟公主说了,所以才来请她。
师父说,有些贵人特别忌讳传出去得病,有些贵人呢又没病都要装病,所以,少理那些有毛病的!不管是装有病还是装没病。
赵如意也就只能点头答应了,随着公主府的女官去,公主府十分有礼,请赵如意上了那辆精致华美的大车,那车颇为宽敞,装饰得也十分华美,里头小桌上泡的茶还正是温热的呢,赵如意带着进京只两个丫鬟,丁香和青黛,都随着她上了那辆车伺候,那后头的丫鬟们就去拿赵如意的行李,那林三少十分有眼色,连忙叫自家小厮帮忙抬箱子。
很快,如同来时一样,还是那高头健马的护卫们开道,护着几辆车,风卷残云般往京城里去了。
只留下这边通州码头上,好几家人面面相觑。
林三少心中想,这位九妹妹到底是个什么缘分,公主府这样大动静来请,还直接到通州码头来接?
赵家这次大难不死,莫非是因为护国长公主的缘故?
赵家众人至少知道安郡王那点儿渊源,想的大部分都跟赵如意自己一样,难道公主病重了?
不过公主也真的是十分有礼的,比那南郑侯夫人强了十倍了!
而田家,田老太太长叹一口气,田太太和田大奶奶颇有点目瞪口呆。
当然田老太太曾说过他们田家与赵家原本没有来往,又因隔着千里,并不相识,在京城是因为护国长公主保媒,把他们两家招在一起说话,才与赵家订的亲。
可是没有人说过,赵九姑娘与公主有这样亲近的关系啊!现在想想,护国长公主莫名其妙把两家人召过来保媒,确实有点不寻常。
而如今,知道九姑娘要进京,竟这样大阵仗巴巴儿的到通州来接,这哪里是个侯府的九小姐,就是寻常公主出门,也不见得护国长公主要这样的吧?
护国长公主那可是国朝极为超然的存在,别说皇后娘娘也要叫姐姐,就是太后娘娘,那也得容让她三分的,国朝近两百年来,难道还找得出第二个星夜救驾,驸马殉国的公主吗?
护国长公主对赵九姑娘那是有多另眼相看啊,田太太心中不由的就有点后悔了,早知道原来这样,那其实不退亲也不要紧了,赵家虽然差些,可若是护国长公主肯说话,那儿子的前程那自然也是极好的。
那田大奶奶在一边扶着田太太,立刻就看出来婆母心中那点儿想头,便小声道:“说不定是公主有了什么症候,才来请那个丫头的,母亲想想,镇南王妃不是正在京城吗?”
赵如意治好了镇南王妃,有镇南王妃在这里,护国长公主知道赵如意倒也不稀奇了,可是田太太说:“就是有恙了,要请她去,那下个帖子就够了,哪里至于这样呢?”
这话说的也十分有道理,田大奶奶说:“可我刚才觉得,那丫头好像也挺觉得意外的。”
她又劝道:“不管如何,横竖已经退亲了,就不用理会了,倒是想着怎么劝一劝老太太才是。”
这么一说,田太太也点头道:“不过是护国长公主保的媒,又不是护国长公主的闺女,他们家那样的事出来,就是我们退亲,想来长公主也不好说什么的。”
田老太太此时已经在对赵老夫人说:“是我们家对不住贵府了,如今既然已经退亲,我也没脸再说什么,赶明儿我再来给老姐姐赔罪吧。”
说着又叹了一口气,她是完全没想到儿子会做出退亲这种背信弃义之事,而且还是背着她偷偷的办,若是想到,便是宁愿冒险,也要把当日的事情说清楚些才是,如今……
唉,也就只能儿孙自有儿孙福了。
赵老夫人也看出她们家的情况了,她自然不会置喙,只是平和的道:“老姐姐也不必如此,既已退亲,也就罢了,这只是孩子们没有缘分罢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田老太太真是只能叹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