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丧 - 红楼之炮灰王爷奋斗史 - 凌沧州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治丧

到了第二日,宝钗犹豫再三,还没来得及跟水O提小表妹的事情,东宫便传来了丧音。

左立进来面无表情汇报:“废帝薨了。”

宝钗抬眼去瞧水O,他面色一如往常,不见悲喜,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知道了。”

宝钗见此心下了然,没有作声。

水O在南海作战的情景,宝钗曾听下面的人提过几句,几经磨难,极尽艰险,才九死一生从死人海里爬了出来。

夜里无人时,她抚摸着水O身上的伤痕,每一处都触目惊心,再深一点,便能要了他的命。

然而纵然如此,水O仍然是幸运的,他活着回来了,没能如北静王南安王一般不明不白地死在战场上。

这些年不明不白死在战场上的又何止北静王与南安王?

那是数十万的活生生的男儿,若聚在一起,一座大明宫也装不下。

废帝造下的孽太多,这般死了也不亏,只是可怜了那些军士的遗孀与父母幼儿。

还有那些废帝生前的女人们。

按照惯例,没有生下儿女的嫔妃们在天子死了之后是要出家为尼的。

花朵儿一般的年华,自此便是青灯古佛伴一生了。

宝钗叹了一口气,见水O说完知道了便不再言语,便知道他对废帝心有怨恨,连面子活也不想去做,只是水O揽朝政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若再连废帝的身后事都办的凉薄,臣子们面上恭敬,但背地里却是要戳他脊梁骨的,以后再行起事来,更加立不住脚。

水O性格虽好,但发起脾气来也是十分执拗的,这个当口,宝钗也不好当着左立的面去劝慰他,只是笑笑对左立道:“统领是太上皇身边的老人了,废帝薨了,自然是报到他老人家那里,此事干系重大,如何能让王爷决断呢?”

左立身影如松,没有答话。

宝钗又道:“废帝终究是太上皇的儿子,如何拿个章程,当有太上皇做主。”

“王爷一时心情不好闹了脾气,统领是再聪明不过的人了,如何能跟着他一起胡闹?”

宝钗话说的明白,左立也不再停留,道了一声是,便退了出去。

出了废帝这档子事,宝钗自然是不好再与水O提小表妹的事情了,一边忙着安抚水O,一边又忙着让人赶紧把府上的红灯笼取下来,换成了白灯笼,另外衣服首饰也要备好――废帝再怎么不是,也是当了皇帝的人,他这一死,也是要当国丧去治的。

正当宝钗有条不紊地安排事情的时候,大明宫又传来了消息:

贤太妃薨了。

这次来传信的却不是左立了,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低眉顺眼的,细声细气地将贤太妃是如何一头碰死在殿里的事情说给宝钗听。

宝钗听了,微微皱眉,贤太妃贤良淑德装了一辈子,亲手将两个女儿送到蛮夷之地去和亲,为的就是让废帝顺顺当当地坐这皇位。

一生心血,又赔了两个女儿过去,却还是换来了这个下场,她若不一头碰死,宝钗倒会觉得稀奇。

只是贤太妃可以死,却不能以这个法子死。

宝钗不动声音品着茶,一边去细细打量着他,又问他在哪里做活,小太监羞涩一笑,道:“王妃只管放心,是贤德妃让我过来的。”

小太监道:“贤德妃让我转告王妃,说宫里头她都安排好了,让王妃只管做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然后飞快地看了一眼宝钗,又继续道:“宫里自然是不会乱的,王妃放心好了。”

宝钗揉了揉眉,心中着实感激元春,说话也比刚才活络了几分,莺儿见状,便笑眯眯地拉着小太监下去领赏吃茶。

宝钗来到大明宫时,宫内已经换上了素缟,漫天的白绸子飘荡,倒也有了几分的凄凉景象。

来到了大明宫,宝钗先去了太后殿里。

太后手中佛珠滚动,见宝钗来了,便将佛珠摘了下来,交给宫女。

太后道:“贤太妃着实糊涂。”

“谁说不是呢?”

竹星倒了茶,亲手给宝钗端了过来,宝钗谢过,轻啜一口,道:“可怜了七皇子,这么小便没了娘。”

太后垂着眼,没有接话。

水O得胜还朝之后,朝中原本三足鼎立的天平便被打破了,如今太上皇所生的成年皇子皆死,只剩下了一个萝卜头七皇子,一来太小,二来也无相交的臣子,朝臣们纵然想拥立他为帝,却还要掂量一下水O驻守在皇城的兵力。

因此拥立七皇子的呼声并不高,更多的是请求太上皇还朝,水O在这件事上也并没有阻挠,毫无阻拦的,太上皇又是昭元帝了。

只是这太上皇的昭元帝,又能坐多久的皇位,朝臣们却要在心里打个问号了。

忠于太上皇的,自然是希望太上皇多活两年,最起码,等七皇子成年也是好的,只是这个期望随着折子交与水O去批阅而淡了下去。

太上皇都认了命,他们还挣扎个什么劲?

于是乎,这几日的奏折上夸水O的内容越来越多了,就连他那个青年早逝的爹,都被及其华丽的辞藻赞美了一番。

这种情况下,贤太妃自然是越来越不安的,她原本还想着新帝能重新登上皇位的,到底是父子,哪有什么隔夜的仇呢?

更何况,太上皇成年的儿子就剩这一个了,不再重新立新帝,难道去立小七?

想到这,她便去找了太上皇。

贤太妃素来是会扮贤惠的,换了身藕色的衣裳,腰间缀着银线绣的丝l,也不大妆,只是简单地点了些胭脂,便清清爽爽地去了。

到了太上皇那里,并不提新帝的事情,只是拿着二公主之前绣的荷包,淌眼抹泪的,说自己昨夜梦到了二公主,也不知她在北疆过的好不好。

说二公主最是孝顺不过的,出嫁前还给她绣了荷包做念想。

贤太妃这副做派,放在往日,太上皇最是怜惜不过了,然而朝事动荡,他纵有心,却也没力气使了,只是垂着眼,道:“你若真有心,便该好好替小七谋划一下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