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陈青岩刚回来的时候王瑛就跟家里人商量过去京都的事宜,自己带着元宝一起过去,不然让他一个人留在京都实在不放心。
不过婆母不会走,青芸还有几个月该生产了,青松也在府学,她得留下来照顾两个孩子。
等他们一走,家里只剩孤儿寡母的,王瑛实在不放心,如果曹坤他们一家子都搬过去就好了,这样婆母也有个作伴的。
不过这件事还得慢慢商议,毕竟挪生意是个大事,得安排清楚才行。
快吃完饭的时候雅间的门突然被敲响,曹坤起身过去开门,不多时带进来一个人,正是龙泉县的县令。
大伙连忙起身行礼。
“不用多礼,不用多礼,快坐下。”县令满脸笑容的打着招呼,目光看向里面的陈青岩,“这位就是陈状元吧?”
陈青岩拱手,“正是在下。”
“听闻陈状元要回来,下官恭候多时,您看何时有空赏脸来府里坐坐。”
陈青岩道:“明日如何?”
“好好好!那就不打扰你们吃饭了。”
大家伙起身留他一起吃饭,县令寒暄了几句没留下。
把人送走后王瑛才突然察觉到自家的身份变了,这可是县令啊,相当于现代的县长,没想到见到相公都要恭恭敬敬的。
从酒楼回来安排起住的地方,曹家这边只有三间卧房有些住不开,陈容干脆拉着李姝去亲家那边住,那边只有曹母一个人,她俩过去还能聊聊天。
曹坤套上马车把二人送了过去,下人们都安排在城中客栈,休息两晚,后天就该回镇上了。
第二天县衙的轿子就来了,停在曹家门口等着接陈青岩。曹坤陪着他一起去的,晌午吃完饭才回来的。
回来免不了又收了一堆东西,不过陈青岩有分寸,太贵重的一律不收。
其实县令见他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恭维一顿,顺便拉拉关系,这样的人物以后势必会飞黄腾达,交好总比交恶强。
祠堂的事也被县衙包揽下来,早在他们回来之前,县令就派人去清水县老家量了地面,准备建状元牌坊,如今正好一并把祠堂建好。
翌日一早,大家伙坐上马车朝老家清水县走去,这次回来会能小住一段时间,将祠堂修好了他们才会走。
一想到要住回老家的院子,李氏就满心欢喜,那是她住了半辈子的地方,承载了最多记忆的地方,也是心里最舍不下的地方。
陈容和林秋他们也跟着一起回来了,修建祠堂是大事,陈容是陈家唯一的女儿,自然要在场。
奔波了三天抵达秋水镇,回到老家感觉一下子就变了,就连王瑛都觉得突然放松了许多,想起自己刚穿过来时的事,一桩桩一件件涌上心头,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路过曾经开的铺子时,见大顺媳妇正站在门口跟人讨价还价。
二顺激动的叫了声,“大嫂!”
“哎!”大顺媳妇抬起头,半晌才认出赶车的人是二顺,高兴顾不上还价,将东西卖出去连忙跑了过来。
“你咋回来了,可是东家们都回来了?”
二顺点头,“都在车上呢,家里有人吗?”
“有有有,咱爹娘都在家看家呢,我这边关了铺子跟你们一起回去!”
不多时到了家门口,二顺停下车跑过去敲门,敲了几下角门就打开了,侄儿虎子好奇的看着他问:“你找谁?”
二顺笑骂了声,“臭小子,你二叔都不认得了!”
虎子一愣,“二叔!二叔回来啦!爷,奶,二叔回来了!”
“嘿,你倒是把门打开再走啊!”
等了片刻陈喜脚步匆匆的过来将大门打开,看见门口的几辆马车就知道东家们都回来,激动的说:“快进来,快进来。”
马车停稳,大家伙下了车。
看着熟悉的院子李氏忍不住红了眼圈。
陈喜扯着孙子上前磕头,“给东家请安了。”
陈青岩连忙把人扶起来,“使不得,您一把年纪了可不敢跪。”
“东家这一年挺好的吗?”
“好,您和婶子怎么样?”
“托东家的福,我们也都好,她去后头菜园子侍弄菜呢,一会儿就来了,快进屋休息吧。”
一大家子人来到正房,这里一直都没人住,屋子虽然经常收拾但免不了有一股霉味,王瑛和林穗赶紧把窗户都打开透了透风。
孩子们短暂的认生后,便开始在院子里来回跑闹起来。
李氏站在窗口向外看:“看见元宝就想到青岩小的时候,也是这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陈容感叹,“谁说不是呢,小麦跟秋儿小时候一模一样,一转眼咱们都老喽。”
正房收拾完,几个人又去收拾后面的院子,杨氏正之前留下的小菜园里种菜,看见王瑛他们过来先是一愣连忙上前问安。
“婶子快起,二顺也回来了,都在前院看看去吧。”
“哎,好!”
后院屋子是锁着呢,王瑛从门口的石头下面摸出钥匙。
打开门一股霉味涌出来,赶紧把前后的窗户都打开透了透风,屋子里没什么变化还是老样子,就是多了些蛛网和灰尘看起来有些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