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六十三) 丧 - 紫黄 - 零团子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紫黄 >

第64章 (六十三) 丧

小小的皇子伏在宫装女子的膝头,泫然欲泣。

“大娘娘,我可不可以不背《礼记》?周太傅明日要考我《中庸》,可我实在记不下来。”

女子笑了。“那明日不背,你后日背不背得出?”

小皇子摇头道:“也背不出。”

“那十日后呢?你背得出吗?”

小皇子略作思量,点头道:“这应该可以。”

宫装女子神色突然变得肃穆而凛然,只听她淡淡道:“既如此,今日你就将你用来吃饭、嬉戏、睡觉等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上。母后相信只要你付出十倍的努力,就能缩短这十天的差距。只要你对自己的努力报以百倍千倍的自信与热诚,你总会完成周太傅对你的期许。”

小皇子闻言小嘴一扁,有些不太开心。“大娘娘,你明明是受益的亲娘,为什么你从来都对儿臣那么严厉?小娘娘都说会为儿臣向太傅求情了。”

宫装女子将小皇子扶正,柔柔一笑。“傻孩子,正因为本宫是你的亲娘,所以更不能宠溺于你。毫无原则的溺爱只会害了你,毁你一生。你若是平头百姓的儿子,娘亲宠你一些倒也无妨。可你生在皇家,将来是要继承大统成为万人之上的皇帝。你若行差踏错,毁的便不是一家,而是我大宋千千万万户黎民百姓。受益,你可明白?”

小皇子歪着脑袋有些似懂非懂。女子见了,摸了摸他的小脑袋,道:“你现在不懂没关系,等你长大了,自然会懂。”

一滴清泪缓缓滑落。

是的,他已成年,早已懂了作为帝王必须励精图治的责任。只是,道理虽已明了,他却忘了母后的初衷。只凭逆臣一番小小的挑拨离间,便动摇了数十年的母子之情,淡漠了一个母亲全心全意的付出。

行差踏错吗?

只是这小小一步,便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他所失去的,超乎想象,越过了所能承受的极限之重,叫身心俱已千疮百孔,被蹂躏到体无完肤。

是他错了吗?

他所奢求的那份绝望的爱恋,非但看不到一丝希望,反而将向来珍之重之的骨肉亲情一同埋葬深渊。

他……真的错了吗?

“陛下,陛下?!陛下好像要醒了。董太医,快!”

诊脉。须臾。

“回禀皇后娘娘,陛下并无大碍,只需好生调理一番。”

“可本宫明明看到陛下先前也吐血了,你再好生瞧瞧,莫不是陛下也如太后般……。”

“娘娘放心,陛下吐出的是郁结于心形成的淤堵气血,色泽鲜红,绝无中毒迹象。”

“那便好,那便好。”

缓缓睁眼,本以为会看到皇后郭清悟等后宫嫔妃,谁想近在咫尺的竟是那张最眷恋的脸庞。呼吸微微一滞,瞬间目不转睛将那人牢牢锁入眼帘。

便是眼前这人,让一切都变了。可是,他竟丝毫无法怨怼于他。因为对方自始自终从未变过。变得是他,是他变得疑神疑鬼,变得面目可憎,变得故作聪明玩弄手段,变得开始算计起自己最亲的亲人。所以因果循环,上天便将他曾最重视的亲情都收了回去,不是吗?呵,果真是他咎由自取,自作自受。

泪水再次潸然而落,却凉透心底,悲苦参杂。

“都出去吧,朕想一个人静静。”翻身背对众人,他的命令清冷而孤僻。片刻寂静后,陆续响起纷乱退出殿外的脚步。就当他以为人都走净了,耳畔突然响起那人低低的轻语。

“陛下,你还好吧?”

赵祯突然坐起身,一种出离的愤怒竟让他咆哮怒吼:“朕让所有人出去,你为何不走?!”

红衣护卫不发一言,只是低眉顺目表情略显为难。皇帝这才发现,顺着他为难视线的落点,竟是自己始终紧紧攥握着对方手腕,腕脖处几近发红淤青。想来自昏迷之时他便这般一直牢牢抓着,才会在对方这样高强的武者身上留下如此鲜明的印迹。

凄凉笑了。

原来如此,不是那人不想走,而是他无意识中不让他走。可笑啊,他竟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懦弱可怜。失去母后,他便只有从他这里才能寻到慰藉,进行自我救赎吗?

笑声越来越响,只是回荡在殿内的却没有丝毫欢愉,只余那无穷无尽的哀伤凄怆。就在他以为这悲凉笑意再也遏制不了,那向来矜持的红衣护卫竟忽然主动拥抱住了他。

“陛下,你若想哭,便哭吧。”

没有一丝技巧,连安慰都算不上,偏偏便是这么一句话,让他不受控制眼底再次流出泪来。只是这次不再冰冷,有了一丝温度,便是如那人的怀抱一样的温度。崩溃的哭声被掩藏在温暖的怀抱之中,直至红衣尽湿,却始终默默守护、不离不弃。

空旷的大殿阻隔了旁人探究的眼神。皇后郭清悟蹙眉望着紧闭的殿门,心中多少有些不是滋味。想她堂堂一国皇后竟被自己的夫君拒之门外,尽管皇帝一向对她不冷不热,但如此非常时期,理应是她这个结发妻子陪伴在侧才对。为何一个小小的护卫却取代了她的位置留在皇帝寝殿,这叫她情何以堪?

望了眼一旁也是沉默不语的玉妃,皇后总算是寻回了点自信,舒心不少――至少也没让这向来独得专宠的李玉珍陪王伴驾。只是舒心之余仍有些难以抑制的酸涩,皇后言道:“陛下待展护卫可真是不一般,玉妃,你说是吗?”

玉妃平静道:“陛下向来看重展护卫,很是依赖于他。此番发生如此大事,也许我们这些妃嫔反而无法宽慰陛下痛失至亲的伤痛,或许如展护卫这般叫陛下绝对信任的人,才是最适当的人选吧?你说是吗,德仪公主?”

赵颖原本眼角还挂着痛失母后抹也抹不尽的眼泪,可当玉妃询问于她,她突然浑身一震,惊恐地望向福宁殿寝殿,三并两步奔到门前刚想抬手敲门,终是按捺下来。接着她头也不回地急急离去。看得皇后与那玉妃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

出宫寻人的薛良第一时间得讯赶回宫中,当他来到慈宁宫,看到正殿之上已设好了灵堂,赵祯手扶棺木正望着里面安详躺着的太后遗体怔怔出神。正殿之内静得出奇,除了皇帝,仅有一个周通小心地侍候在侧。

“到底出了什么事?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薛良见赵祯对他的到来毫无所觉,只得低声询问周通。哪知周通突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高声道:“陛下,请您赐死奴婢吧。”

赵祯突然眼皮一跳,似有了点反应。他淡淡地看向周通,问道:“为何?”

“是奴婢害死了太后,若不是奴婢一时紧张错拿了龙杯,绝不至于发生这样的事情。奴婢万死难辞其究,只求陛下莫再自责了。”周通朝着赵祯叩首连连,一脸决然似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赵祯自嘲一笑,摇头道:“罢了,跟你又有什么关系?最错的是朕,那毒是朕亲手下的,若非如此,母后怎么会死?”说着又转过视线一脸哀戚地望着棺木内。

薛良闻言震惊不已,赶紧询问周通,周通心知瞒不过,便将那日发生的事一五一十都告诉了薛良。薛良听得瞠目结舌、心惊肉跳,万没料到太后之死竟是这般缘由,不过虽说震惊,内心却不由自主窃窃松了口气。因为他知道此次若不是太后桃代李僵中了见血封喉,那中毒的将会是赵祯,尽管事先服了极品解毒丹,但效果如何终究尚未可知。薛良自认自身为人还算宽厚,不过从小跟着赵祯长大,内心对赵祯的感情早已超越了一般的主仆,若要他家陛下生死一线冒如此大的风险,他宁可自私地认为太后为陛下挡过这一劫已是最好的结果――毕竟这件事情本就是缘起于太后的杀念。只是经由此事,他再一次确认了展昭在赵祯心目中已经到了何种重要、不可取代的地位。

太后中秋团圆宴上惨遭毒杀,崩于御前,叫天下万民震惊。皇帝悲痛交加下旨彻查,首先寻上的便是第一时间消失不见的慈宁宫大总管梁简章,可其人却像是凭空消失般,事发后彻底不见了踪影。

同太后之死一起浮上水面的还有皇帝隐秘的生世,引起朝野内外轩然大波,流言四起,天下百姓这才知道原来太后竟不是皇帝生母,皇帝生母乃为已故的李宸妃。因殿中侍御史李博仁早先直指太后鸠杀皇帝生母,虽太后死前坦诚自身清白,仍有不少不满太后专权的大臣表示不信。为证事实,皇帝不得不遣人调查。他特意寻到宸妃之弟李用和,迁其为礼宾副使并统领皇城司,亲去先帝永定陵查证生母宸妃之棺木。李卿日前归来,当朝回禀,言宸妃葬品介如一品夫人,着装更为皇后袍服。皇帝闻言朝堂之上顿时情绪失控,悲恸难抑:“从此后大娘娘的生平可清白分明了。”

国丧期间,天下万民,三日释服,禁食以寄哀思。虽说是要禁食,但自古以来,礼法无非是治天下务须以孝的根本,从权变通就变得无可非议,上至皇亲贵胄,下至升斗小民,只要不在公众场合饮食,皆可于暗地里悄悄食用一些寒食。

这几日皇宫各处都在守孝,展昭虽也穿了丧服,却反而闲的发慌。不知何故禁军统领近来都遗漏给他排值,叫他只能待在这竹宜轩中无所事事。其实他内心还是极其担忧的,太后过世后,赵祯情绪极度不稳,可不同于以往的日日相见,近来竟一反常态都不得召见,叫他亦无可奈何。实在左右无事,便只能细细思量那日中秋的点点细节,希望能寻出蛛丝马迹早日侦破。可是无论他怎么想,就是想不通,到底会是谁要谋害太后呢?又用了什么手段做到这一步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