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成双
13好事成双
双头镇醉仙楼里,王掌柜看着大堂条台上那几个贴红纸写着辣妹两个字的瓦罐,笑着对吴青说,“我这次中秋回泸州去东家给老太太送中秋节的说起这个小丫头的事儿,老太太也觉得是这个小丫头有点意思,还说和咱们东家小时候很像呢。”
“哦,还有这事?”吴青惊奇地问到。
“是啊,咱们东家白手起家也是不容易啊,所以老太太还当着东家的面儿嘱咐我别为难这丫头。”
吴青想起辣妹那双殷切狡藉的双眼不禁笑了起来。
“不过,她这手艺确实不错,不知道到底咋做的,我娘也试着做了下完全不是那个味儿。”吴青说到。
王掌柜不禁失笑,她要对自己手艺没那个自信敢把东西放咱们店里又是试吃又是代卖的。”
说着话儿吴青眼睛一亮,“她来了。”
“眼真尖。”王掌柜笑到。
那打前边走来一身浅青色短褂套装挑着担箩筐的瘦高身影不正是辣妹吗?
两人连忙从前门出来,直接在后门入口的路上迎着她,又一起拐去后面的大棚里。
“辣妹,告诉你个好消息,”王掌柜高兴的说,“你的剁辣椒啊辣椒糊儿小菜很受泸州客商的欢迎呢。”
“真的?”辣妹欢欣雀跃。
王掌柜细细说了情况,那剁辣椒试吃了两罐子,小菜吃了三罐子,其他的都卖了,五罐子就跟辣妹结了二十五文钱。
虽说钱不多,也就抵了她做这些剁辣椒时买盐巴糖和香油的配料钱,但这对她来说却是个极大的鼓舞。更何况王掌柜说了还要她送回货来。
“辣妹,给你个建议要不要听。”吴青说到。
“吴大哥,你比我年长,又在这酒楼干了好几年,你给的建议可能是宝贵的,我求还来不及呢。”
听辣妹这么说吴青有一丝动容,“那个辣椒糊儿泡菜要是能混在一起就好了,不同的颜色不同种类,这样就不像单独一小碟子那么单调……”
辣妹都把他说的细细记在心上。
说话间又看到了那个壮实的中年女人,看辣妹的眼神儿依旧嫌弃,只是不像上两次那样出声催促吴青了。
辣妹回收上次的空瓦罐,又将今天挑来的装满剁辣椒和小菜儿摆在条台上,依旧贴上辣妹的红贴纸招牌,欢快的忙碌着。
再说另一头的二丫,她今天来双头镇是受她爹赵大的托过去她叔伯家看她的奶奶。
二丫奶奶前大半生都是住在孟家冲的,十六岁嫁到村里连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赵大,小儿子叫赵细弟,比赵大小了五岁。
那会儿赵大的爹还在世,赵大的娘嫁妆也还算丰厚,于是家里日子也还算殷实。
赵大从小就跟着附近村的一个老师傅学杀猪,赵细弟则被送到镇上学管账。
赵大十八岁的时候他爹病死了,因着赵细弟还小他娘便一直没给他说亲,直到赵细弟十六七岁出师了,又在镇上谋了个差事,才给赵大娶亲。是以赵大二十二三了才得的二虎。
而赵大的娘给赵大娶亲以后便跟着赵细弟一直生活在镇上。赵大老婆病死的那年,二虎五楼岁二丫才四岁多点儿。他娘也没回来帮衬他,弟弟一家这些人也从来再回过孟家冲。
那几年赵大白天在外杀猪晚上回家又要干农活的,是又当爹又当娘的把一对儿女拉扯大。是以全村人都觉得这赵大的娘偏心小儿子赵细弟偏的也太狠了。
赵大嘴上没说什么但也渐渐不再提他娘和那个弟弟了。但逢年过节依旧会拎着东西去看他娘。
村里人无不说他是个忠厚孝顺的。
二丫今天本来不想去的,但她爹一再嘱咐,说是她奶奶最近病了,想她了。
“想个鬼大头哦,她还会想我?”二丫来的路上跟辣妹抱怨。
“哎呀,你把东西送去坐下喝杯茶说两句话就走,就当歇歇脚。”辣妹劝她。
赵细弟的家就在双头镇后面的聚集地,那里住的都是镇上的居民。
三间青砖瓦房半新不旧的,门口三米宽的空地,既是院子也是门前的路。
巳时快过的时候两人约好了在杂货铺子汇合。
辣妹喜笑颜开的样子,而二丫确却是一脸的郁闷之色。
“怎么了这是?”
“别提了”,二丫忿忿地说到,“就知道不该去,送了东西过去还看脸色,倒霉催了。”
辣妹也不好在人家杂货铺子里问七问八的,匆匆买好东西就拉着二丫回家。
在路上才细细问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二丫奶奶中秋过后摔了一跤,把一只腿摔折了,这几天一直躺在床上。
刚二丫本来带了些鸡蛋栗子过去看她的,结果一进门叔伯赵细弟低声叹气说这可这么办的,赵细弟老婆,也就是赵王氏更是直接,看来的不是赵大而是个小丫头,指桑骂槐,无非就是想说现在老娘腿摔了,年纪大了,赵大这个大儿子现在不管不问……
“你说可不可气的,以前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又是帮她家干活儿挣钱又是帮忙看孩子的,我家是不管不问,如今老了没用了倒想起还有个大儿子了……”二丫越说越生气。
“那你到底见到你奶奶了没?”
“见到了啊,睡在床上垮搭着个脸给谁看啊。”
辣妹想想说到,“她现在也好过不到哪儿去,你那婶婶不是省油的灯,她还能有好日子过的?”
“活该。”二丫恨声说到,“我再说件你们都不知道的事吧。”
二丫说的事儿,辣妹还真是不知道,估计整个孟家冲除了她家三口人谁也不知道。
二丫说出来的时候辣妹简直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