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才 - 辣妹高嫁 - 二十九楼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辣妹高嫁 >

☆、关于人才

25关于人才

屏风移动,对面包厢里走出一个白纱蒙面的紫衣男子。

玉冠墨发,眉眼一动,流光溢彩。

“乐康。”

“逸之。”

王逸之向辣妹介绍这紫衣蒙面男子名杜乐康。

“我的东家。”他说到。

“啊,东家的东家。”

“是啊,你刚刚不是还问我为何那么小的年龄就有那样的胆量和勇气在这最繁华的泸州城主街面儿上开酒楼吗?”王逸之看着乐康笑了笑,“因为我背后有他。”

辣妹惊奇的看着杜乐康,传说中的天使投资人啊。

“所有的醉仙楼,确切的说都是他的。”王逸之笑了笑。

“逸之,太过谦虚可就是骄傲哦。”紫衣蒙面人淡笑着说到,一边解下面纱,一边用一双桃花眼斜睨着王逸之。

辣妹看着面前的男子惊得无语,这张脸确实值得戴上面纱。

她想起一句诗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面前两个男子一个端坐如松,身姿伟然,,挺拔坚毅,一个面如如春晓之花,目若秋波,此刻两人眉目往来她心中只觉得万马奔腾叫嚣,这两人这两人……

“我又那么好看吗?”杜乐康巧笑嫣然的凑近辣妹的面前问到。

她这才回神过来,认真的点点头,“好看。”

他一阵哈哈大笑,花枝乱颤,“说调戏本公子的话竟然一点儿不脸红。逸之,这绝对是个人才啊。”

辣妹点点头,“我也觉得自己是个人才。”

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王逸之也呷了丝笑意。

辣妹这才知道这醉仙楼的来历。原来王逸之母子儿时生活和读书的银子都是杜乐康赞助的,后来王逸之在酒楼里做跑堂做了好几年,十七岁那年杜乐康买下泸州城主街面儿的一块地盖起的这第一家醉仙楼。可以说王逸之只是经营管理者,所有的资金还真是这个杜乐康的。

辣妹听了这些唏嘘不已,这杜公子要不是一掷千金的公子哥儿就是独具慧眼的投资人。

“杜公子,你家里再有银子你那会儿怎么确定王大哥不会赔了个一干二净呢。”她忍不住问到。

他似笑非笑的看着她,只喝茶不回答。

辣妹低头闷闷说到,“再过一年半我也十七岁了。”

杜乐康闻言不着痕迹的瞟了她一眼。

菜上上来了。

三人不再做声,慢慢吃起来。

看着这一桌子的菜辣妹恍如隔世,吃这样的菜那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

酸菜煮鱼片,小炒回锅肉,豆豉蒸排骨……

“味道怎么样?”王逸之问到。

“好吃。”辣妹吃了两碗放下筷子。

“你觉得这些菜怎么样?”杜乐康问到。

辣妹想想说到,“这样的菜都是实在的家常菜,自是来往客商一般旅客的首选。所以王大哥的店多选在交通要道,人流密集之地,不过……”

辣妹故意卖起关子来。

“不过什么”

“不过,这样的经营模式属于薄利多销,容易受制于食物原料的来源,而且管理上也比较繁琐。”

毕竟在古代交通并不是很便利,物资流动性并不是太强。

看两人相视一眼不语,辣妹又加把劲儿说到,“若是我就愿意另一种经营模式。”

“哦?何种模式。”

这下这两个男人都感兴趣了。

“建度假山庄式。”辣妹说到,“就是集游山玩水于一体的酒楼客栈。”

“继续说。”杜乐康说到。

“其实我们青州虽然没有泸州物产丰富,但我们青州山好水好,咱们大宋国文人墨客官家公子小姐都以游历山水为乐,若是能选在好山好水的地儿建一大片庄园式的酒楼客栈岂不是商机。”

“买地,建楼建院资金耗费颇大。”王逸之说到。

“山边最不值钱的就是地,就算地贵可以和当地官府谈合作,一起分利岂不更好,建楼建院是一次性付出,不需要多豪华精致,坚决干净别致即可。”

“风景之处人迹并不多,投入如此之大收入未必丰盈。”

“人不多不要紧,只要有客人所有话费都离不开山庄,而且做的本就不是一般百姓的生意自是价格不菲,再说只要山庄开起来就是奇货可居。”

……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