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民不与官斗,咱也都不过啊
晴娘看着床上的血迹和巧姐儿虚弱的样子,眼泪忍不住就掉了出来。
三郎四郎就算再聪明机灵,面对这种事情也只能束手无策。
这边的大郎他们还没进城,就在路上碰到了背着粮食的父亲和爷爷。
把事情简单解释了一下,爷四个开始分头行动。
苏老爷子带着苏父去了当铺,大郎和二郎去医馆请大夫,约定城门口集合。
金子很快就换成了钱。
有了钱,粮食也没必要再卖。
爷四个紧赶慢赶,终于在一个时辰后带着大夫回了家。
看着大夫诊脉的样子,一家人守在床边焦急的等待着。
期盼着大夫开口,又怕听到什么噩耗。
老大夫摸着小娃娃的脉象,越摸眉头皱的越紧。
林氏心里咯噔一下,已经红肿的眼睛又开始哗哗的掉眼泪。
“这真是你们家的孩子?怎么养成这样?小小年纪就气血两亏,不好好将养着都不知道能不能长大。”
这虽然不是什么好话,苏家众人还是狠狠松了口气。
“大夫,那我家娃啥时候能行?该吃点什么药?”
老大夫收拾着自己的东西,扭头看了一眼。
苏家众人都是补丁摞着补丁,没一件衣服是能看的。
老大夫叹了口气,也没有开太贵的药。
毕竟这孩子的病全靠养,吃什么药效果都不大。
“让她睡吧,多睡觉有助于恢复,估计晚上或者明天就醒了。你们一会找个人跟我回去拿药,等孩子醒了先吃点清淡的,以后慢慢养吧。”
等老大夫开完单子,苏老爷子亲自送他出了门。
苏巧儿这一睡就到了第二天早上,纯粹是饿醒的。
林氏一步不离的守在床边,手里拿着帕子绣着,时不时抬头看一眼。
苏巧儿刚醒,林氏就发现了,赶忙把孩子抱在了怀里。
“娘,我饿了。”
林氏一直在灶上温着粥,赶忙去厨房盛了一碗。
小侄子已经跑去田里通知其他人。
看到大哥和二哥还在,苏巧儿狠狠松了口气。
“大哥抱,我想去院子玩会儿。”
她知道之前昏迷的样子把家里人吓坏了,努力活跃着气氛。
大郎赶忙把苏巧儿从床上抱起来,还细心的给她披了件衣裳。
一家人来到了院子里说话。
苏巧儿问了句:“爷,咱是不是要交公粮了?什么时候?我也想去镇上。”
她想去看看,有什么可以挣钱的买卖。
这个家有多穷,她是深有体会。
就算有那块金子,也是经不起一点波折的,还是要尽快挣钱。
古代的农民都穷的很,除了地主,普通老百姓那是连吃饱饭都奢侈的存在,挣钱的事情迫在眉睫。
苏老爷子疼爱她,这小要求也没拒绝。
一旁的小侄子不干了,吵着闹着也要去玩。
这一个娃也是放,两个娃也差不多。
苏老爷子干脆大手一挥,明天锁上门子,一家子都去。
几天之后,村里的粮食陆陆续续晾晒好了,大家背上粮食,一步一个脚印的踏上了去往镇上的路。
苏巧儿小短腿一个,又刚生过病。
苏老爷子心疼自家孙女,给了村长一文钱,让她蹭了个牛车坐。
康康这个小屁孩也沾了姑姑的光,俩人坐在牛车上晃悠着小脚丫。
虽说六华村离着镇上并不算远,但走路也要一个时辰才能到。
今年的收成好,大部分交完公粮,都还能剩下不少,一路上氛围比往年都轻松很多。
大部队走走停停,花了一个多时辰,才走到了县衙划定的收粮点。
他们的运气很好,是今天的头一个。
村长恭敬地上前几步,报出了六华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