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县城里的情况
兄弟俩顺着苏老爷子的力道从地上爬了起来,声音哽咽的说道。
“多谢大爷的救命之恩,我们兄弟俩无以为报,等雪化了愿给您家当牛做马,报答这一饭之恩。”
苏老爷子连忙道:“不用不用,谁家没个困难的时候,快吃饭,吃饭,吃了饭再说。”
兄弟俩顺势坐回了凳子上,心中却已经认定了这个事情。
等吃完饭,一帮子人没有马上就散,苏老爷子好奇的问道。
“你们是哪的人?为什么会倒在我们村子附近?”
开口的是哥哥,叹了口气说道。
“我叫董文斌,这是我弟弟,叫董文赋,我们是从县城过来的,那边已经要活不下去了。”
苏老爷子听到这话大吃一惊,疑惑的问道。
“活不下去了?这是怎么回事?我看你们的穿着也不像是家里条件差的,怎么就活不下去了?”
弟弟明显比哥哥沉不住气,性子更急躁些,怒骂道。
“还不是那个狗官!竟然在这种天灾人祸的时候联合县里的那些有钱人哄抬粮价,五文钱一斤的粗粮现在已经涨到了三十文,县城里都不知道乱成了什么样子,死了多少人。”
苏老爷子声音都结巴了,不可置信道:“什……什么?他……他怎么能这么做。”
哥哥的声音透着无奈,继续说道。
“有什么不能,天高皇帝远,现在还大雪封路,什么消息都传不出去,可不是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付远航也在一旁听着,忍不住插话道。
“不应该啊,县令的政绩都是和人口挂钩,等评级的时候官府看少了这么多人,一定会给他个下下等的。”
董文斌看向说话的付远航,没想到一个农户家里还会有知道官吏评级之事的人,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付远航在村子里住了这么久,穿来的衣服早就脏了,现在和苏家人一样,都是粗布的棉衣,也就比村里的孩子白净些。
他想不明白,追问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这个县令上边有人?”
董文斌道:“听说是的,所以他才不在乎,准备捞一笔就走。”
付远航一脸的气愤,怒骂道:“真是狗官!”
苏老爷子继续问道:“就算粗粮涨到三十文一斤,你们也不应该买不起啊?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董文斌道:“那个狗官一开始确实只是给粮食涨价,后来就强制我们这些家里条件不错的去买精粮,一百文一斤,这谁吃的起啊,就有人装作穷人去买粗粮,可粗粮就那么多,很快就没了,没有粮食就有人去偷,县城里很快乱成了一团。”
“我们的父亲是一个落弟的秀才,收了几个学生在家教着,不仅要供我们兄弟俩读书,他还准备继续科举,家里并没有多少银钱。”
“前几天的时候家里就已经快没有粮食了,我们兄弟俩为了父母和还小的弟弟,用剩下的所有钱买了粮食后,就从家里跑了出来,如果有幸能活着回去,那就皆大欢喜,如果死在外面了,剩下的粮食省着吃应该也能过了这个难关。”
说完这些话,一行清泪顺着那张还有些稚嫩的面颊缓缓滑落。
苏家人听着这番话有些沉默,没想到县城里是这副光景。
付远航更是心惊,庆幸自己没有留在县里,又担心府上的人会不会出事。
还是苏老爷子打破了沉默,宽慰道。
“别担心,你们俩就留在这,正好我们家几个孩子都要读书,你们帮着教教,就当饭钱了,怎么样?”
兄弟俩听到这话眼前一亮,急忙说道。
“多谢大爷,我们一定好好教。”
苏家几个孩子听到这话也很开心,毕竟自己看书是很无聊的。
但这份开心只持续了三天,几个孩子就再也笑不出来了。
董家兄弟俩为了报答苏老爷子的救命之恩,简直是把他们当做神童来培养。
每天早上鸡鸣就把人从床上拽了起来开始背书,然后是讲课写字,直到日落西山才放过他们,连苏巧儿都没逃过这个折磨,美名其曰多学点知识。
苏老爷子倒是觉得不错,连连夸赞。
这个举动更是让董家兄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安排的学习时间越来越长。
这种日子持续了一个月,终于在雪停后,他们也准备回家了。
苏老爷子有些担心,毕竟雪虽然停了,但积雪还是很厚,没清理的地方起码有大腿那么高。
但董家兄弟实在等不了了,说什么都要走,实在是担心家里的情况。
他们从苏家借了些粮食,也不敢太多,怕回了县城被抢。
然后把粮食分成一个个小布袋,藏到了衣服里面,和苏家众人道了别。
苏巧儿几个站在门口向他们挥手,心里是既开心又难过。
但这份难过也就几分钟,就被苏老爷子接下来的话打破。
“我看小董他们教的挺好,等明年春天,你们几个就跟着一起去小董他父亲那里上学吧。”
苏巧儿惊讶的张大了嘴巴,想说自己不用去吧,又不敢,只能悻悻的闭了嘴。
连苏巧儿这个小霸王都不敢开口,其他人更是屁都不敢放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