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王绪其人 - 伐唐 - 本色农民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伐唐 >

第118章王绪其人

中国有一群读书人,经常言辞确凿、摇头晃脑的宣称道,天朝,不行的,这是一个一个完全没有信仰的民族和国家。

然后接下来,他们是各种美化基督教的言语,在他们的意识里,似乎这个世界上,没有了基督教之后,就会进入世界末日一般。

他们似乎忘记了,这个世界上,除了他们基督教外,还有佛教伊斯兰教等诸多的宗教的事实了,在那些宗教存在的国家和民族,他们的上帝从来没有出现过,人家的国家和民族似乎也过得挺不错。

当然,正如某人说的那样,科学和宗教是人类文明开出的两朵不同的花,虽然不同,但同样是人类所拥有的美好。所以,无意诋毁任何一个宗教的不是。

而且,我们也可以确信,当耶稣正在说要拯救世人的时候,他一定不会拒绝释嘉牟尼普渡众生,他也一定非常的欢迎穆罕默德向世人传播福音。

都是做好人好事,都是为人类做贡献,为什么要拒绝多一个人加入?为什么人家不是按他们的方式在助人,就是异类?

送粮送米,或者说精神安慰,或者说兴办实业,哪一样不是在帮助他人?只要不是按照他们的方式从事,就一定要打倒?只怕这绝对不是耶稣的本意吧。是什么人想要利用耶稣的名义,将自己的不可告人的目的捆绑上去,其实已经昭然若揭了。

再想想他们对天主教徒的迫害,逼得人家不得不远逃美洲,再想想他们烧死布鲁诺的残暴,不就是没有承认他们宣称的地心说么。

与其说要让世人相信地心说,还不如说,要让世人们相信作们这群自命为上帝的使臣的人才是世界的中心,果然,这世上的丧心病狂的人,都有同样的爱好。他们越是想向世人宣称他们的中心地位,就越说明他们的心虚。

可为何还有人要说咱天朝的人没有信仰。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个民族象咱们这样,将儒家的、道家的,佛家的精华如此完美的结合在一块的么。

是的,他们信仰的不是一家的教,他们信的是,人世间最好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世界和谐共存的追求,对美好和正义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信仰,在华夏传承了千年,无时不刻的在影响着这个民族的人们,让他们日益坚强,绵延不衰。

不是说华夏的人就没有信仰了,准确地说,是那帮拥有话语权的人,那帮读书人,他们自己没有了信仰,却把这个锅给整个华夏的百姓们给背了。只是可惜的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就算明知道这样不对,可他们没有话语权,根本没有人听他们的。

也不能说那帮读书人就没有信仰了,他们信仰的是他们自己,他们信仰的是权势,是地位,是名誉。只要谁给他们这些,他们就信仰谁,他们就向谁磕认服软。不管是正义还是邪恶,他们的心目中,永远不如他们自己追求的官位和地位的重要。

因此,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亦往矣的读书人,是如此的鲜少。

也因此,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也只有谭嗣同一人。与之辉映的,是康有为那张猥琐的老脸,那张口口声声为国为民,其实不过是为自己捞取官位的卑鄙用心。

但他们从来就不是主流,因为,这个民族的信仰,从来就不是靠他们所传承,所宣扬。

所以,便有了古来便有之的,仗义每多屠狗辈,最是无情读书人的说法。

虽然他们似乎没有形成系统的思想体系,但是,对忠义,对责任,对修身处世的种种规范和自我约束,这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和谐的要求么。

哪怕他们从来不说,但当他们虔诚的给太上老君,观音菩萨奉上一柱清香的时候,也不忘了他们时刻的教导自己的儿女说:咱们做人要讲信义,要父慈子教,兄友弟恭。

这些明明就是儒家的思想,难道你能说他们就不是正确的?

而相反,在民间传说中,那些地位至高无上,堪比耶稣的西方如来,玉帝大帝般,则经常成了他们取笑和调侃的对象。

是的,他们崇拜的,不是那至高无上,无所不能的,甚至拥有强权和权威的大神,他们更信仰的,是正义和善良的化身的观音菩萨,是能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点的太上老君,是教他们为人处事的孔夫子。你们若说这些不是信仰,好吧,懒得和你们说了。

这些信仰,甚至根本都不需要成文的文件,因为它已经深深的刻入这个民族的血脉当中,代代相传,以那似乎是腐朽不堪的封建宗族的方式,绵延不绝,因此,也才有了华夏数千文化不断的盛况。

只是,可惜的是,城市化带来了文明的现代社会,但在城市化之后那些宗族文化日渐消逝之后我们的传统和传承,到底还能保留多少,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王绪,也是一个屠伕,按掌握话语权的读书人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身上到处都是缺点,一无是处的屠伕,甚至,他还可以说是一个忤逆不顺的叛匪。因为,趁着黄巢做乱的当儿,这厮也居然敢起兵造反,占据了诸多的州县。这不是目无尊上是干什么?若是这天下都能这样子乱来,那还如何体现他们读书人的优越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