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图穷匕现 - 伐唐 - 本色农民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伐唐 >

第338章图穷匕现

彭城、东海县发生的种种惨案,无一例外的飘到了津口还有燕城近十万人的耳中。

彭剑锋的燕王宅里,所有人的情绪都不太高,哪怕是灼灼和刘轻烟的先后宣布有喜,都不能让大家的情绪稍好一些。

不过,万幸的是,杨复恭太托大,也许是朱温太畏惧彭剑锋以前的威名,他们的计划进行得极为谨慎,这便让其它的人有了从容布置的工夫。

宋涛和齐家、李康家的家眷,大多数紧随李娇后面就入了津口了,杨复恭来的时候,齐克俭也提前将作坊里的东西和匠人们转移到了船上,连夜开走了。

然后王处存过去的时候,又对剩下的匠人们许以重利,又将彭城本就不多的匠户挖走了不少。

大家虽然都是小老百姓,可他们又不笨。

他们当然,他们以一介匠人的身份,能在彭城享受这么好的待遇,都是仗着彭剑锋撑腰了。

可现在彭剑锋远去北方履任燕王的消息早已深入人心,他们也有了自己的计议。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对于地方上来说,也是一样。彭剑锋会宽待他们匠人,给了他们前所未有的好生活,但这天下,能给他们这种礼待和宽容的大人物,就他们所知,还没有。

所以,几乎是不假思索的,他们选择了跟随燕王。至于说离开彭城可能会损失的一些家当,在他们看来,根本不是个事儿。

他们就是一群被燕王养肥了的猪,现在燕王不在这里了,任何一个前来这里的人都会把他们当作这头待宰的猪,就算是被当猪宰掉,他们也希望这个宰他们的人是燕王。至于其它的人,他们不心甘,他们又不欠那些人的。

这都是人性的自然。

还好,去往津口运送人员物资的船队刚好返船,要不然,他们要是经陆路撤离的话,不只是要多费许多的工夫,只怕人员物质都会有更大的损失。

齐守俭走后没有多久,李致也带着学院里的师生们赶来了。甚至,孔固安和孔杰等人也带着家小们离开了东海或彭城县。

彭剑锋虽然看似什么都没有做,但呆在彭剑锋的眼皮底下,他们至少觉得心安一些,其它人都不行,他们不信任那些人。这种感觉,尤其在彭剑锋离开了之后,他们便愈加的强烈。

对于杨复恭来说,那些人走了都无所谓,只要这里的设备还在,这里的钱财粮食还在,其它的东西都是无关紧要的。

对于他的无知和狂妄,彭剑锋自然是不会教会他聪明的。他又不是杨复恭的爹,为什么要教着他聪明。

既然杨复恭看中了彭城的财赋,给他就是。反正这仍是在大唐的土地上的,杨复恭就算再过份,他也身为大唐的高官,总不会真的穷凶极恶,要彻底毁去彭城吧。至于一些钱财,这种搜刮一空的做法,彭剑锋以前也见过,虽然不能理解,也只能慢慢接受。为了大唐,总要有一些人要牺牲的,只要牺牲的不是自己就好。

看着自己身边这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彭剑锋虽然十分痛心杨复恭的所作所为。虽然身边的韦庄等人一再劝慰自己,这一定是杨复恭的个人膨胀,打击报复,皇帝那么英明,一定是被蒙在鼓里的。

可彭剑锋却是知道,对于一个致力于光复大唐的皇帝来说,杨复恭的所作所为太符合李晔的个性和需求了。

试问,除了彭城之外,又去哪里找这么一大颗又鲜又嫩还又肥大的韭菜?

彭剑锋甚至阴暗的以为,这些事情说不定就是在李晔的授意之下进行的。可是他彭剑锋又是何辜,一直对这个小皇帝还挺为尊重,他为何要对自己斩尽杀绝。

当然,也可以说小皇帝不是针对他的,毕竟他已经离开了彭城,皇帝还钦封了他为燕王,授予了他幽云十六州的管辖权,而且还同意了他对王镕、王处存、韦庄、杜荀鹤以及张彪的任命。

可明眼人都知道,彭城和东海那里是他四年多来的心血,是他带着彭城人民披星戴月耕耘出来的硕果,李晔他派着杨复恭这么堂而皇之的跑来彭城摘桃子割韭菜,甚至还把彭剑锋对彭城百姓的三成赋税给推倒,试问这不是生生的打彭剑锋的脸又是什么?

好歹,身边还有这些人都仍好好的都在,除了冤死的赵广田,下落不明的韩少军,以及进入长安城至今杳无音信的李康,他的存活,也是韦庄这群大唐忠臣们唯一的一点希望。

只要李康没事,他们就可以想当然的认为,这一切都只是杨复恭欺下瞒上,见利起义。所有的罪状,都是因为朝中的奸妄,任何时候我们的皇帝陛下都是光明正确正直无私的,哪怕不是,韦庄这些人都必须扯着这块遮羞布,以维持大唐的体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