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端王在后
杨行密据说是个很聪明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在这个乱世中混到一个吴王的位置。
但是,杨行密不是个读书人,他的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夫,怎么能让他有机会去读书呢。
他自己跑江湖的时候,倒是靠着自己的小聪明,读了一些书。但是,他绝对不会明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了。
不对,现在真实的是,是端王朱瑾在他的身后包抄过来,马上就要端了他的老巢了,而此时的他仍蒙在鼓里,一无所知。
也难怪杨行密会有如此的想法,他的北边是李克用,东边是彭剑锋和朱瑾,南边是钱缪,每个人都是打不过的。而且,不只打不过,还经常被李克用或朱瑾咬去几块肉。
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王爷,杨行密觉得自己不应该只有这么点地盘,他应该为自己的儿女们打出更大的天地,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名不见经传的钟传。
只是,他忘记了一点,他在庐州是个地头蛇,人家钟传在自己的抚州可也是个地头蛇。
而且,生逢此乱世,人家钟传能成为一方豪强和主官,又岂是一介凡夫俗子。
钟传小的时候,倒也和王建一样,同样相貌不凡,同样的风流倜傥,不事农桑,而以勇猛闻名于乡里。不过,王建是除了不做好事之外,坏事都做尽,但钟传小的时候虽然也有荒唐之举,却不会为祸乡里,因此在其乡邻们口中,还算是有些好的口碑。
据说,钟传年轻的时候,一日大醉而归,不想路经某深谷时,就象那武松一般也遇到了一只猛虎。
当时也是酒当钟传胆,就拿着根木棍就和猛虎对峙。猛虎左右跳跃,钟传则来回迎击。猛虎又俯伏,钟传亦学着蹲伏。反复之下一人一虎纠缠一块。
危急的时分,猛虎的前足甚至搭住了钟传的双肩,钟传则双手死死的抱住猛虎的颈脖。一人一虎相缠之下,竟缠了个难解难分。幸亏其家人见其久久不归寻来,挥剑将虎砍杀,钟传方才得以解脱。
如此敢于和猛虎博杀的人,又岂是杨行密轻易的可以击败的。就算现在的钟传不再复年少时的勇猛,但也绝对不是杨行密可以小视的。
还有一点,杨行密所料不到的是,他曾经派过去和董昌提亲的谋士袁袭,据败退的兵士们回报说是死在了乱兵之中,却不料袁袭兄弟俱已投靠了朱瑾。
不过,袁袭的运气不太好,才投靠过来,就得了急症。朱瑾也是见到他人才难得,急急的派快船送往东海县,还好他命大,经孙神医一番调教,休养了将近一年的工夫,生生的活了下来。
袁袭是一个没有什么原则的人,要不然,当初就不会先投杨行密,再帮董昌,到后来又降了朱瑾的。但是,此次生死线上的挣扎,让袁袭明白过来许多道理。
先不说彭剑锋的大气,也不说他们义兄弟三人的兄弟同心,更不说彭城治下的民丰物足,这些对于别的诸侯们来说,只要拥有一点就足以霸据一方,莫说彭剑锋拥了其中几点。
最重要的是,袁袭感念朱瑾对自己的救助之情。
“其不是主公亲自修书,还亲自令快船运送,我袁某人这条命早就没有了,我这条命,一半是孙神医救下来的,另一半,却是主公救下来的,以后我这条命就卖给主公了。”袁袭是发自内心的这样说。
袁袭这一病养病就养了一年多的时间,如今寸功未立,未免就有些过意不运。听说朱瑾想要攻打杨行密,不管如何,也是他曾经的主公,他也不好直接去和杨行密过不去。便向朱瑾主动请缨,想利用他和钟传的关系,看看能不能做出些文章。
天下江右皆一家,这话未必全对,但从江西这里走出去的名人,一旦到了外地之后,同乡之间有些照应,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袁袭和钟传,应该就属于这种关系。
袁袭自己主动请战,朱瑾也是盛情难却,便派了几个人跟着他去了。原也只是当作一着闲棋,却不想关键的时候,却起到了不少的作用。
老友相见,自然不能空着手去,袁袭带给钟会的,除了东海县独有的高度白酒之外,自然还有几样只有东海才有的特产。
“袁老弟,好一段时间没有你的消息了,不是说你在杨公那里效力么,怎么有暇过来看我这个老兄弟了。”见到袁袭,钟传本能的有些戒备。
他和杨行密是邻居,自然不免有些大小摩擦,袁袭既然是杨行密的人,鬼知道他是不是不怀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