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百年沙陀
李克让终于鼓起了勇气,向彭剑锋表达…他的愿望。
“仅仅去年冬天,我来的时候,我们族就冻死饿死了两百多人,我不知道,到这一刻起,又饿死冻死了多少,他们许多都是和我一起长大的,”李克让一脸的戚容,“妹夫,既然咱们都已经是一家人了,我也不和你客气了,我总觉得,你一定有办法,不让我们这些族人死掉。”
李克用、李克让等人所在的沙陀族,也算是突厥族中的一支,不过经过很多代的混血,虽然仍显有着游牧民族的身高深眼,但不仔细看,却和汉人没有多大的区别了。
“二哥快别这么说,有什么事情慢慢说,咱们是一家人,能帮得上的,我肯定帮。你先和我说说,你们的部落,到底是怎么回事。”彭剑锋谨慎的问道。
“都是这该死的世道害的啊,若不是实在过不下日子,我大哥怎么可能会领着族中的兄弟朝廷卖命,我听说不少兄弟已经死了。可是我们这些除了放牧不会干别的事的人,不去替人家卖命,还能干什么呢?”李克让痛心疾首地说。
“可是妹夫你不同,我总觉得你有办法,你能让我们的部族的人,不用放牧,也不用打仗卖命也能过上好日子,好妹夫,我求你了。”彭剑锋吃惊的看到,李克让这个七尺男子,为了这个愿望,竟扑通跪倒在了他的面前,痛哭涕零的样子。
沙陀人历属于突厥中的一支,唐初之时,因为散居且游牧于后世的准噶尔盆地东南、天山山脉东部的巴里坤一带,因为境内有大碛,名沙陀,故被汉民族称之为沙陀突厥。
历史上的突厥可谓让汉民族吃尽了苦头,不过此时的突厥,虽然一如他们本性的那样彪悍野性难驯,但他们生活在威武霸气的太宗时期,他们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
生活在强悍的太宗时期的沙陀人,他们必须压抑他们凶横的本性,而且还得想方设法同唐朝廷修好。
所以,不管什么国家和民族,只要你够强大,别人就会老实的臣服,只要你弱下去了,别人就会反噬,这不只是草原民族,天底下所有的民族都是这样。落后就意味着挨打。被别人欺负了,该检讨的是不是自己的内功不够,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别人流氓霸道。某污帝,应该多学学这段历史。
果然,唐朝稍稍落后,沙陀人就暴露了他们的本性,651年,贺鲁反唐,沙陀的朱邪孤注立即响应,不过,李克用的祖上还算有眼力,他鲜明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同朱邪孤注划清了界线,因此,高宗平叛了贺鲁的反叛之后,便将贺鲁的官职授予。李克用的先祖们,开始渐渐的崭露头角。
百来年间,这一支沙陀便散居于后世的新疆,从乌鲁木齐至伊犁河谷地区。
702年,沙陀人又因功升金满州都督,又为避开吐蕃,迁居北庭。
几十年后,因为河西走廊为吐蕃人所占,沙陀七千帐投入吐蕃人怀抱。吐蕃人将他们迁至甘州(张掖),而且还怀疑他们暗中和回鹘勾结,准备将他们迁到黄河以北的地区。沙陀人终于害怕起来了。
沙陀首领尽忠和其子朱邪执宜商量,执宜说:“我家世为唐臣,不幸沦污于吐蕃手中。今若走萧关自归,不愈于绝种乎?”
于是,沙陀三万人开始漫漫的东迁路途,吐蕃人也展开了远穷的追击。沙陀人且战且走,沿洮水战斗数百次,部众大部分战銕,负伤的朱邪执宜率不足万人及3000匹马,逃到灵州(灵武),并向唐朝廷申请庇护。
唐朝廷安排沙陀部在盐州(定边县)居住,并因此设置了阴山府,任命朱邪执宜为阴山府兵马使。依托阴山府,沙陀部其它部众逐步的向此聚拢,沙陀本部的势力也渐渐扩大。
每一个没落的王朝都有一个通病,他们不去反思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强大,反而疑神疑鬼,草木皆兵,甚至连小小的菜刀砖头,他们也担心会成为反对他们暴政的力器,大概,此时的唐王朝也不能例外。
散居各地的越来越往山阴聚集,沙陀人的势力也越来越大,而且,他们所居住之地邻近吐藩(这货大概和污帝差不多,熊案能忝为京郊,山阴为何就不能成为吐蕃人的邻居。不学无术就是这番模样,可笑的是,他们还不让别人提出来。)
唐朝廷担心沙陀人反而投靠吐蕃,又担心人家反复无常,便以其部落众多,将会使边境价格飞涨为由,灵盐节度使范希朝迁河东节度使时,便诏沙陀举军从徙河东。范希朝择其骁勇者1200骑,号为沙陀军。其余则安置在定襄川。
而朱邪执宜部则分居于神武川的黄花堆,更号沙阴北山陀。
这还不算,哪怕沙陀人部众总共不到十万人,但他们的彪悍仍让朝廷诸公战战兢兢,他们大概忘记了,更强壮的突厥也曾经在太宗面前俯首称臣。
于是,他们将沙陀各部打得更加分散。分其散居于西北众多边州之中,以弱其势。
懿宗时期,执宜之子赤心率沙陀铁骑助唐朝廷镇压了庞勋起义,因功被授予了大同军节度使,则国姓李,名国昌,后又因助唐抵制回鹘迁为鄜延、振武军节度使。但为吐谷浑所袭,只得退保神武川。
李国昌因有功于大唐,难免有些自大,唐懿宗对此自然是忧心忡忡。
872年,唐懿宗改任李国昌为云州刺史、大同军防御使,李国昌称病拒绝上任。李克用为父排忧,怒而斩杀大同军防御使段文楚,占据云州,自称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