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病如山倒 - 伐唐 - 本色农民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伐唐 >

第223章病如山倒

次日晌午的时候,周应德就陪着文杰赶上了他们。

他们要押运粮食,挽马拖着千余斤的粮食前行,周、文二人是骑着快马,自然比他们跑得快一些。

运河不少的地方已经结上了冰了,要不然走水路的话他们其实还能更轻松一些的。

当然,对于彭剑锋给自己挖坑的行为,牛大力是坚决的予以了回绝。

“大人,我是你的亲卫,我可是要保护你的安全的。再说了,我牛大力就是一个傻大兵,要是来当地方官员,这不是让人家笑掉大牙么。”牛大力连连摇头道。

“可是,你刚才说的都有道理啊,甚至秦彥都没有想到这些,”彭剑锋沉吟道,“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跟在大人你身边都一年多了,就算俺大力再笨,看也看会了啊。”牛大力咧咧嘴道,“也就只俺大力只有一身蛮力气,不比周应德,周大哥也只蛮力比我差了小小而己。他还会看书啊。可他看的那些书可能认识我,我是一个都不认识。大人若是真的觉得要找个人帮助文先生治理淮南的话,我觉得周大哥是个好的人选。”

“是吗?”彭剑锋点点头,目光却投向了正恭敬的陪着文杰走在路边,一路上不时说着什么的周应德的身上。

“大人,你不要想多啊,我真的不是要防备周大哥什么,我只是觉得,周大哥是有这个能力。让他屈居我手下,确实有些委屈了。”见到彭剑锋半晌没有作声,牛大力赶忙解释道。

淮南城就在眼前,不时可以见到一个个破败的村庄。虽然看起来许多村庄还不小,但只有偶尔升起的几缕炊烟,才能让人感到一丝生机。就是说,许多人的家里,可能都已经揭不开锅。

诚如秦彥描绘的那样,许多人屋顶的茅草都被风吹得有一块没一块的。连个房顶都不完整的房子,光就只四堵墙,也不知道他们怎么熬过这个冬天。

“就算咱们这些粮食让他们不饿了,可这么冷的天,那些人也怕是扛不过去啊。”周应德忧心忡忡地说,“实在不行,只能用强行的办法了,将那不多的茅草和青瓦,盖到部分的房间上去,好歹让大家挤一挤熬过这个冬天再说。”

彭剑锋默默的点了点头,没有办法的办法之下,这也是一个办法。既然文杰已经赶上来,周应德的任务就已经完成了。

彭剑锋想了想道:“也罢,老周,从这里咱们就开始进入赈灾的节奏,给你一车粮食,再给你一队人马,你先沿路救济过去,也不知道能救下多少,尽咱们的努力吧。”

“末将这便按大人说的去做。”周应德微愣了一下,却没有多问,行了个礼,就带着一队人马和一车粮食往最近的村庄走去了。

就当是一个考验了,若他真的有那种才能,留在自己身边当个打手,确实是有点委屈他了。

至于彭剑锋一行人,他们的目标是前方十里外的淮南城。据说现在的淮南城至少还有八千余户,三万余人。希望这批粮食能救得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大人,您怎么亲自来了?秦彥代表淮南父老,辛苦你们了。”自然,早在彭剑锋等人离淮南十几里的时候,秦彥就知道了他们的行踪。

哪怕现在吃不饱饭,秦彥也派出了各路斥候。既然大家都不好过,说不定就有人想来淮南掳掠一番的。

这么说来,秦彥作为一个将领,还是挺合格的,只是,术业有专攻,只能说,作为牧民官,秦彥还差得太多,甚至他知道的,还不如牛大力懂得的多。

牛大力说的话,倒是挺客观的,这家伙除了空有一身蛮力外,也确实别无长处。可跟着自己一年多居然能有如此大的进步。这让彭剑锋突然想到了一个培养人才的好办法。

要是把那些识得些字读得些书的人带在身边,耳濡目染的,是不是也能培养几个地方官出来?至少,自己培养的,忠诚是没有问题的。要是他们敢对自己不忠,天下人的口水都能将他们淹没。

还有就是,跟着自己学习的,至少对自己的执政理念相当的理解,所以,自己但凡有决策,他们自己一时间就能知道如何去执行。

这是个好办法,彭剑锋打算,等淮南事了,他回到东海,就去留意一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这几天里,淮南的局势,还好吧。”彭剑锋艰难地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