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这个冬天(三) - 伐唐 - 本色农民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伐唐 >

第235章这个冬天(三)

三百多人同时发出讶然的声音。

不是说都是听从上面的意思和安排么,怎么他们这群人还能自己选择自己的前程。

“虽然夫子说过,有教无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但是,想必列位也不会否认,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不喜欢干的事情,还有你们自己善长和不善长的地方,因此,我想听听你们自己的意思。当然,你们也不要着急,我和你们先说说,你们这群读书人将会分配到哪些岗位上去。”彭剑锋笑了笑说。

短暂的骚动之后,人群很快沉寂下来,而且一脸期待的望着彭剑锋。

彭剑锋当然能理解这种心情,一群被圈养的、几乎不敢有什么野望的人,一旦听说他们自己也能追求自己的梦想,心中有些期待再正常不过了。

这个世界上,除了有极少数好吃懒做的米虫,大部分人还是想做些事情的。看来,这群人并不全是饱食终日的家伙。

哪怕是孔夫子也有年轻气盛,诛杀少正卯的冲动时刻,所以,彭剑锋不认为这个世界上真正有纯洁无瑕的所谓圣人。

就算是他自己都有大大小小的毛病,就比如,他的夫人们就经常抱怨他有些贪花好色,还有些心肠太软,所以,他根本就不指望这群孔家人一个个都是道德圣人。

有所得必有所予,这是普天之下的最简单的道理。可能这群人当中有品德高洁之士,自然不乏道德败坏之徒。更多的也是如他一样的芸芸众生。

这不是要黑老夫子,任何家族传承代数多了,都会有这样的分歧。龙生九子还各有不同,更何况,他们还传承了四十多代人。

彭剑锋所需要的,就是这群人能读书识字就够了,毕竟普天之下,读书人还是太少。只要能将他们会识字算数这一块利用起来,就算是替天下黎民立下大功劳了。

要不然,等着高竞这样才十二三岁,毕福这样也才堪堪十四五岁的小家伙成长起来,还需要太多的时间。

“诸位都是读书之人,而教化万民,一直是夫子所主张的大事情,因此,诸位的主要去向,还是各个学堂学院。不只是去教育士子成人,教育小孩子读书识字,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我想了想,彭城的事情先不去管,这东海,至少要兴修10座小学堂,每个学堂就算招收两百名学生,也是至少需要二十名先生的。”

“十所学堂?”大家听了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哪怕孔门都是读书之人,也只敢在曲阜各支系家中兴修能容纳三五个子弟开蒙的小私塾,东海县一下子准备教授出两千名孩子,那些孩童们的家长们,出得起这笔昂贵的束修么。

虽然他们很乐于教书育人,可是他们也要养活老婆孩子,也要靠学生家长的教敬,还能维持自己的生活,这个担心实在再合乎情理不过。

“诸位不要担心自己的束修,各位的待遇都将官府统一发放,先按两个银元吧,应该够各位在东海过上中等的生活了。”彭剑锋立即感到了大家的疑惑,赶快解释道。

大家似乎不太明白银元的意义,彭剑锋又解释道,“一个银元,能兑换100个铜钱。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提议,若是届时不够各位的生活的话,我们还会酌情加薪的。”

“十所学堂,东海学堂已经在兴建之中,东海的百姓们也很乐意将自己家的孩子送到学院里来就学。就是苦于没有足够的先生,诸位的到来,可算是解了东海的燃眉之急了。”

顿了顿,彭剑锋又笑了笑说,“小学堂学制六年,孩子们都是免费就学。当然如果,如果有的孩子想要更进一步,进入学院就读,那就可要自己掏钱了。学院也需要五名的书生,学院的山长明天将会亲自来会见各位,想试试的,可以直接和山长谈。”

或许是来到东海县后,领教了太多的震憾,此刻这群家伙居然不再感到惊叹了。

他们齐齐将目光投向彭剑锋,连彭剑锋告诉他们说,愿意申请当教员的,可以直接在高竞那里登记名字,高竞都高声喊了几次了,都没有人过去。他们还想试试,后面会不会有更加辉煌的前程。

彭剑锋微微露出失望的表情,看来这群家伙对自己的期望值还是太高了啊。

可是也不能全怪人家,官本位的思想,哪怕是千多年后仍在荼毒人心。据说,有某位小学的副班长,才六七岁的孩子,收受其它孩子的好处就将近万元。也不知道这件事情是真还是假。

彭剑锋刚才的话其实已经隐隐的提醒他们了,他说的是教化万民,而不是教化牧民。想当牧民官,他们现在还远远的不行。

当然,这群人以后肯定会有一些人成为牧民官的,毕竟这时代的读书人是如此的少。可前提是在他们体会过民生之后,根据他们的表现,彭剑锋才会进行任命的。让狗子这样的小年轻主政一方,也确实是难为他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