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钱娥出使(上)
朱瑾此次来彭城,彭剑锋还说服李康,帮朱瑾申请到了一个身份:扬州观察使。
有两重意思,一个意思就是说,他代表朝廷,是来观察扬州周边地区的军政要事的,当然,未尝没有监督一下杨行密等人的意思。
牵制和制衡,这可是任何皇朝深谙其道的权力工具,哪怕他们的江山都岌岌可危了,他们都不会放弃这个法宝的。
还有一个意思可能就是,朱瑾的任命,只是暂时的,朝廷还要观察一下朱瑾的表现,看他对朝廷是不是忠诚的。
不管是不是算是试用期再转正,朱瑾好歹有了一个正式的身份了。相比之下,他的哥哥朱瑄此时还是朱温手下的一个没有名份的小弟,朱瑾的地位,已经隐然超过朱瑄了。
虽然朱瑾不是太在乎这个,但是他不得不承认,这一切都是彭剑锋争取来的。虽然其中有李康的功劳,但若不是彭剑锋自己有这么大的能量,朝廷又岂会卖他这个账。
可是,这位三弟虽然本事挺大,性子却有些疏懒。难道三弟真的没有那个雄望?朱瑾不免又有些多想了。
朱瑾抵达扬州的同时,就分派人手将几封信送了出去了,几天之后,它们将分别送到杨行密、董昌、钱缪的案头上。
“他朱瑾什么东西,他就是姓彭的一条狗而己,”杨行密才瞄了几行字,就恨恨的将朱瑾的信撕了个粉碎。
当初若不是彭剑锋和朱瑾,此刻他说不定在扬州城里好好的呆着呢。虽然镇江也是大城,可比之扬州,更是小了许多。
两城隔江相望,杨行密还听说,居然还有不少百姓们,宁愿冒着湍急的江水,泅度数里之遥,逃到对岸去。这更让杨行密妒火中烧。
“若不是这该死的朱瑾,这江南就是我们的地盘了,他倒好,现在倒使唤我们来了。但是主公,虽然在家现在各怀心思,可名义上,大家都是大唐的臣吏,怕是不好处啊。”杨行密的幕僚,跟随他多年的袁袭亦忧心忡忡地说。
“不管他,咱们这里,该如何还如何。就算告到皇帝老儿那里去,老子是吴王,是朝廷封的吴王。他算什么,他只是一个扬州观察使而己。”杨行密不屑地说。
“是的,咱们不急,先安心做好囤田就好,还有,主公,属下让您派人去北地求购铁器的事情,有没有在安排了?”袁袭转而问道。
是的,原本的历史上,杨行密才不屑于做囤田的活的,又费力气又不讨好。可是,现在周边的各路诸侯都把自己的地方盯得死死的,而且无论如何,他还是朝廷任命的吴王,也不好意思出去抢了。
可是手下还有几万指望着他吃饭的大军,无奈之下,他也只好押着手下的兵士们去垦田了。
这时候,大部分的兵士,原本就是农民,耕田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再说了,更多的人去从军,也只是混个饭吃而己。但从军会有送命的危险啊。种田虽然累点,可至少没有生命危险。
所以,对于种田,众兵士们,大多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只是,杨行密自从叛离高骈以来,为了扩充实力,他是见人就收。现在手下已经是三万兵士还要出头了。
以前没有比较的时候,许多兵士们拿根木棍也能当武器,可现在和朱瑾那里清一色的长枪大刀,还有一支百余人的陌刀队一比较,杨行密立即就相形见绌了。
哪怕是他最精干的亲兵队,也在陌刀队下吃了不少的苦头,一想到这些,杨行密就咬得牙齿咯咯响。
“老子早派人去北方打听了,可是无论是买还是偷,东海那里的人就是油盐不进,还把老子的人给举报出去了,也不知道姓彭的东西,给那里的人灌了什么迷魂汤。”杨行密恨恨道。
“这样啊,”袁袭脸上难掩一脸的失望。粮食没有人家的多,兵器没有人家的锋利,甚至吃的都没有人家的好,据说扬州基本上许多人家都是每天不离鱼腥,也不知道他们是哪里来的。
可吴王属下,许多兵士还是面黄肌瘦的样子,拿什么去和人家拼?袁袭是一个聪明人,忍不住也会联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