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胡骑 - 大汉首辅 - 北徙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汉首辅 >

第182章 胡骑

长安城里已经是兵荒马乱,百姓都闭门不出,繁华的大街变成了两军曾经交战的战场,非但空无一人,反而在上面垒起了壁垒,地上散落着遗失的兵器和来不及挪走的尸体。

几处浓烟滚滚的是犹在着火的民房,里面倒是并没有人,想来是被当做了临时的壁垒。

张贺他们是从雍城门进入,一路经过东、西二市,此时夕阳沉落地平线,只有几缕余晖洒落在墙面上,看起来仿佛血色染成一般。

这般情形,倒是和张贺最开始穿越来巫蛊之祸时差不多,只是如今他身边有刘据带着一队骑兵并肩而行,心里倒是踏实了许多。

江充应该是带兵直接围攻了太子宫,因此越靠近北宫的地方,街上越发看到许多披甲的卫士走来走去,还有骑着膘肥匈奴马匹的胡人,在四处转悠,查找可疑人士。

“这是隶属北军的长水、宣曲两支胡骑?”刘据低声说道,“刚才那老伯说的胡人就是他们?他们进城为何要又烧又砍?”

张贺心里涌起一个不太好的猜测,他定下心神,对刘据说:“我们先去打探一下消息。”

刘据虽然奉旨回京平乱,但长安城经过昨夜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他还没有摸清楚,因此出发前令手下侍从和骑兵都换了甘泉宫护卫的服装,自己和张贺也在脸上粘了胡子等作为伪装,进城后被盘问起来,只说是皇帝派来刺探情况的先头兵。

张安世看到街上乱景,担忧地对张贺说:“阿母尚在张府,离北宫甚近,不知道怎么样了。”

北阙甲第地皮金贵,权贵们居住都要论资排辈,谁最有权势地位就住得离未央宫北宫门越近,张贺家原本住在比较靠近西市的角落里,但前几年张贺向家里摊牌了和刘据的这一层关系之后,就由刘据出力给张家在靠近未央宫和北宫的西南角的地界划了一套宅子,由张贺出资购入,接秦芸在此养老。

张贺拍了拍弟弟的肩膀:“你担心就带两个侍卫回家看看,将阿母安置妥当再过来。”

张安世急匆匆地策马前去。

张贺和刘据继续往北宫方向走,眼看望见太子宫北边高耸的飞檐了,却被一队士兵拦住:“你们是外面来的吧?这前面是不能走了?”

张贺觉得这是个打探消息的好机会,于是翻身下马,朝对面的中年士兵一拱手,客气地请问道:“多谢这位大哥提醒,小弟可否请问一下为什么不让走了?”

“前面江使者带领的官兵正和太子乱党在打着,你们过去当心两边都拿你当敌人打,那可不就成了冤大头?”那名士兵夸张地说,“我看你岁数也不大,这当官的神仙打架,倒霉的可不就是我们这些大头兵,别把小命莫名其妙给赔上了。”

“大哥您知道太子的人在哪些地方吗?我好绕着走。”张贺紧跟着打听。

“太子的人守着北宫,听说就近占了武库,你离那块远点就没事。”

张贺还要开口,就听到刘据在一旁呵斥道:“张三,你还在磨蹭什么?我们这趟来京城是办公差的,要先找到绣衣使者才行。”

张贺嘿嘿笑了两声,对士兵说:“您看我还是挺怕死的,但是皇命在身不能不办,您可知道江充在何处?”

“他带着官兵,应该在北阙附近吧。”

“多谢大哥了。”张贺又凑过前去,压低声音问道,“小弟还有一事不解,这街上的胡骑是什么来头?这官兵不应该是咱们汉人吗?”

“这是江特使连夜调来的长水、宣曲两支胡骑,对方可不好对付,要不是胡骑来得及时,我们这边还不一定打得过太子那边。”

“哦。”张贺见问得差不多了,就告辞离开。

刘据和他拐到一处没人的暗巷,两人低声交谈了起来。

“当下之急,是要先找到太子宫的人。”

“我们绕道去武库那边吧。”张贺点了点头,“避开街上巡视的官兵和胡骑。”

江充人在北阙附近,那里一定重兵把守,刘据就带人从里坊兜了一个大圈子,取道长乐宫,再来到武库附近。

这里的街道上垒起了好几道壁垒,地上也挖了壕沟,不让战马过来,刘据远远就看到太子太傅石德花白的头发冒出在障碍物后面。

刘据快步走了过去:“老师,我来晚了,这里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石德看到刘据,原本一天一夜崩紧了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他只觉得双腿一软,就要俯身下拜:“殿下,你终于回来了,老臣无能,让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现在长安城都被江充那厮传播谣言,说太子已反,是我害你清名被诬。”

刘据连忙一把捞住石德:“老师莫要折煞学生了,奸人逼迫太甚,错不在老师,您还是把事情原委说一遍,我们再想办法。”

石德就将自刘据动身去甘泉宫之后长安城发生的事情,一点一滴地告诉两人。

原来江充早和甘泉宫那边的常融等人串通好,由常融在甘泉宫那边假传圣旨,让光禄勋韩说去捉拿太子,自己则派人强行闯入太子宫,要谋害太子,当时太子宫里只有由游侠扮作的假太子,还有史良娣和三位皇孙和一位皇孙女。那江充带来的人竟然想要先下手为强,直接谋害皇嗣,扮演太子的那位游侠看到史良娣和太子的儿子女儿遭到危险,当下就拔剑刺死了贼人,江充见情况不妙,转身便逃。

江充逃走后,知道事情败露,陷害太子的计划再也不能等待了,等不及甘泉宫那边的人回来,就对外宣布太子巫蛊诅咒皇帝,被发现之后杀死办案官员,有谋反的行径,遂带官兵包围太子宫,想要攻打进来。

太子宫的侍卫人手有限,只能死死守住大门,眼看就要不保,宫中卫子夫听到消息,当机立断发椒房殿的卫士,前去驱赶江充手下的官兵,两路人马在北宫门前斗了起来,江充更是污蔑皇后和太子勾结一起,起兵谋反,刚好扬州刺史魏姚回京办事,听到这个消息,当即连官服都没来得及脱就来到北宫,带领椒房殿卫士和太子宫侍卫,一路将江充撵到了雍城门。

“魏姚回来了啊。”刘据语带欣喜,魏姚和张光,一文一武,这些年来一直是太子门下的得力助手,魏姚被刘彻外派去扬州之后,刘据还经常感叹身边没有魏姚,办事都不爽利了许多。

“既然魏姚都将江充打跑了,为什么现在局面又变成这番境地?”张贺奇道,按照常理推测,江充逃出城,接下来就该把他捉拿才对。

说到这里石德的脸突然涨得通红,他挥动着拳头,吹着胡子生气地说道:“江充不仅是个小人,还是个国贼,他为了斗倒太子和皇后,竟然勾结匈奴人!”

“长水、宣曲胡骑自建立以来,一直是训练胡人军队,大汉用人不论出身,一些归义胡人也和汉人一样参加作战,然后靠军功得赏。”张贺说道,“我记得这几年统领这两支胡骑的便是归降的东匈奴小王吧?”

“正是。”石德回答,“没想到有一批东匈奴人,虽然归降汉庭已久,但内心还是向着匈奴单于,匈奴乌师庐单于被俘之后,在长安表面臣服,暗地里仍是怀恨在心,一直暗地里联络这些小王。”

“可是匈奴已经被灭,残部早已远遁西域之外,在这边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了啊?”

“一头快饿死的狼是吞不下整个大汉,但是它却想要报仇雪恨。”石德提醒道,“你想一想乌师庐最恨的是什么人?”

“是卫霍两家。”刘据在一旁回答道,“当初漠北一战是我的舅舅和表哥取了他爹的性命,瀚海决战又彻底将他赶出北方,最后还是我的表弟卫伉将他生擒回长安。”

“江充想要对方皇后和太子,殿下您的外家是谁?是卫家,是如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霍大司马,是当朝丞相公孙贺。这些人江充每一个都想要扳倒,而对于乌师庐来说,正好是他仇恨的对象,这样他们两人怎不一拍即合?”

石德一言,如同醍醐灌顶,电光火石间,张贺终于将巫蛊之祸里的所有暗线都串联了起来。

在这个巨大的政治阴谋中,朝堂、后宫、匈奴,多方势力纠缠在了一起。

江充和太子有仇,太子上位对他非常不利,所以江充想要换一个方便他掌控的年轻皇帝;而和江充同样出身赵国的赵婕妤,她想要自己的儿子取而代之,窥伺太后那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那突兀而现的胡巫也有了解释的理由,匈奴人本来就仇恨以杀他们战功起家的卫家,没有办法颠覆大汉,和内斗的汉人联手整死卫皇后和卫太子,让卫氏悉灭,也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这几方势力,每一个单独拿出来都撼不动太子和卫家这颗参天大树,但当它们汇合成一股洪流,趁着皇帝和太子分隔两地难以联络,刘彻又病重昏昏沉沉,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纷纷出动,从各个角度对太子展开小动作,最终成功导演出了巫蛊之祸这么一出旷古烁今的巨大冤案。

不过还好,至少这一世刘据抢先见到了刘彻,也得了刘彻平乱的诏书,现在剩下来的就是调到能够抗衡江充和匈奴人手中士兵的军队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