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夜宴 -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 刀削面加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49章夜宴

秦明踏入县衙的那一刻,暖黄的灯火顺着檐角倾泻而下,将他重甲上的冷光染得柔和了几分。

整座县衙像是被揉进了一团光晕里,回廊的木柱上挂着红绸缠裹的竹骨绢灯,石阶旁的石灯笼里烛火跳动,连仪门两侧的石狮子都被映得有了温度。

空气里飘着灯笼油的淡香,混着后堂传来的饭菜香气,热闹得竟有了几分过年的错觉,只是这份热闹里,藏着新旧权力交替的郑重,是黑山县衙从未有过的景象。

他的目光越过庭院,落在大堂正上方那块“明镜高悬”的匾额上。

秦明忽然有些恍惚,指尖下意识地摩挲着腰间开山斧的柄绳。

第一次来这里时,他还是个穿着粗布短褂的猎户,裤脚沾着山间的泥和草屑,站在堂下连头都不敢抬,只敢盯着自己磨破的鞋尖,听着肖青山坐在公案后问话,声音隔着案几传过来,都觉得遥远。

可如今,他踩着青石阶一步步往里走,靴底与石板碰撞的声响沉稳有力,再无人敢拦。

昔日高高在上的县令肖青山,正躬着身子站在二门口,青色官袍的下摆垂在地上,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秦兄,后堂已备好宴席,这边请。”

肖青山伸手引路,姿态想当的恭敬,比接待耿精忠时少了几分虚与委蛇的谄媚,多了几分真心依附的谨慎。

他刻意放慢了步速,让秦明走在前面,目光偶尔扫过秦明重甲上的纹路,眼底藏着对这位新主的敬畏。

“秦兄,请上坐。”

肖青山引着秦明走到主位旁,伸手拂了拂椅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脸上堆着温和的笑。

秦明也不推辞,大踏步坐下,重甲蹭过椅面,发出“哗啦”一声轻响,震得桌面的茶杯都微微晃了晃。

曹豹和赵二牛站在他身后,目光扫过客厅的门窗,手按在腰间的武器上,直到秦明点头,才分别在两侧的椅子上落座,他们是粗人,不懂官场的虚礼,只知道守着自家大哥。

“上菜!”

肖青话声一落,十几个伙计立刻端着菜肴鱼贯而入,托盘里的菜冒着热气,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客厅。

院子里,跟秦明进城的四十多名重甲兵已经按队列坐好,面前的陶碗里盛着冒尖的米饭,上面盖着大块的肉,甲胄碰撞的声音和碗筷的叮当声交织在一起,却始终保持着纪律,没有半分喧哗,这是秦明带出来的兵,连吃饭都透着股军人的规整。

客厅里,秦明、曹豹、赵二牛,再加上张青、肖青山和穆安,正好六人围坐。

肖青山是孤身一人投靠,姿态放得最低,他拿起秦明带来的酒坛,手指拂过坛口的泥封,动作小心翼翼。

“啪”的一声,泥封被拍碎,浓烈的酒香立刻涌了出来。

“各位,从今日起,咱们就是同生共死的一家人了。”

秦明端起酒碗,碗沿碰了碰张青和肖青山的碗,声音沉稳,“这碗酒,祝咱们守住县城,谋条活路!”

“干!”张青和肖青山齐声应和,仰头一饮而尽。

张青是头一回喝这种蒸馏白酒,酒液刚入喉,就像有一簇火苗顺着喉咙窜进胸口,烧得他喉咙发紧,忍不住弯着腰咳嗽起来,眼泪都呛了出来。

可他抹了抹嘴,却又拿起酒碗,眼睛亮得吓人:“这酒够劲!比咱们卫所里那种掺水的米酒烈多了!秦兄,这是从哪儿买的?”

“不是买的,是我们秦家村自己酿的。”

秦明笑着摆手,指节敲了敲酒坛,“你要是喜欢,回头让弟兄们给你送几坛,管够。”

“秦兄不光武功盖世,还是个经营奇才啊。”

肖青山给众人添满酒,语气里满是赞叹。他放下酒坛,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秦家村的香皂、白酒,在都城都是紧俏货,尤其是那香皂,二两银子一块,都快赶上我半个月的俸禄了。还有你们村的皮货,都是鞣制好的上等货,一车车往京城运。”

他这话不是恭维。作为前县令,他比谁都清楚黑山县的家底——多山地,少良田,农业本就薄弱,若能靠这些特产撑起商业,整个县城的日子都能好过些。

张青听得眼睛都直了,手里的酒碗晃了一下,“二两银子一块香皂?那这酒……”

“以前这酒只供给合作的商号,一百两一坛。”

秦明轻描淡写地说,像是在说一件寻常事。

“一百两?”

张青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钱袋,他当了五年百户,省吃俭用攒下的银子,也不够买一坛酒。

他看向秦明的眼神里,多了几分真切的敬畏,原以为秦明只是个能打的将领,却没想到他还有这么雄厚的家底,跟着这样的人,似乎真的能有奔头。

秦明看着他的反应,心里了然。

乱世之中,光有武力不够,还得让跟着自己的人看到活路。

他放下酒碗,手指敲了敲桌面,语气从轻松转为严肃:“有钱固然好,但若是守不住,终究是浮财。咱们现在最要紧的,是守住这座县城,只有在这里站稳了脚跟,才能谈将来的发展,才能让弟兄们都有饭吃、有衣穿。”

“秦兄说得极是。”

肖青山立刻附和,眼神里闪过一丝亮光。

他往前凑了凑,声音压低了些,却依旧条理清晰,“依我之见,只要咱们能挡住雁北关的大军,短期之内,朝廷很难再组织兵力来围剿咱们。大周的兵力本就‘外紧内松’——北境要防金人,京畿要护皇都,这两部分兵力就占了全国总兵力的三分之二,金人年年南下侵扰,这部分兵根本动不了;剩下的内地驻军,除了雁北关有几千精兵,其他地方要么是百十人的卫所,要么是距离太远的府兵,而且这些内地兵久疏战阵,战斗力远不如边军。更重要的是,调动大军需要大量钱粮,如今朝廷国库空虚,连边军的粮饷都快发不出来了,根本支撑不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秦明眼前一亮,身体微微前倾:“肖兄对朝廷的局势倒是了解得透彻。”

“以前在府城求学时,曾听先生讲过《前朝兵策》,也读过些朝堂邸报。”

肖青山笑了笑,语气里多了几分书生的自信,“张百户应该也清楚,平安卫的粮饷是不是拖了两年?”

张青点头,脸上露出几分愤懑:“可不是嘛!若不是咱们自己在卫所周围开了几亩地,种些粮食,早就饿肚子了!可现在倒好,卫所的地都被指挥使邱大人收走了,他家里光良田就有几千亩,咱们这些当兵的,反倒成了他的佃户,租自己的地种,还得给他交租子!”

秦明闻言,手指攥紧了酒碗:“这么说,只要咱们能打败雁北关的人,就能在黑山县彻底站稳脚跟?”

“不仅能站稳,说不定还能等来招安。”

“招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