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菩萨顶喇嘛皇庙
集市上的事彻底败坏了康熙的兴致,他见胤i身体已经恢复,第二日,便下旨,往五台山进发。胤i本和胤|在一辆马车上,半路上却有侍卫过来传口信,说是要胤i到前面銮驾上去。胤i听了,微微一怔,隐约觉得大概还是和昨日的事情有关。
胤|昨日被康熙那副发怒的神情吓着了,这时候听到皇上之类的字眼,仍是忍不住有些微微发憷,那种怒火可和他背不出先生教过的功课时不一样,所谓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大概就是那种戾气吧。
“小心点,万事顺着父皇的话说。”胤|皱着眉,担忧地看着胤i。
胤i微微一笑,拍拍他的手,“别担心,我心中有数。”
登上康熙的銮驾,胤i恭恭敬敬行过礼,便垂首站在一旁,面上倒也是滴水不露,显得坦然镇定,没有一丝慌乱。
帝王的銮驾比起胤i和胤|的马车自然要宽敞许多,康熙身下铺着厚厚的虎皮毡子,正是胤i上回围猎时,射死的那头,旁边的案几上,搁着个掐丝珐琅的小香炉,不过两个拳头大小,天蓝底色,上面镂着些常见的花纹,倒是小巧精致。
康熙斜倚在榻上,见胤i过来了,也只说了一声“坐吧”,低垂着眼,单手撑着额头,纹丝不动。
胤i坐在一旁,见康熙许久不说话,心里倒是有些闹不清对方此时的反应。先帝爷当年那些个乱七八糟的情事,他上辈子稍大一点,便从那些个嘴碎的宫人那里听说了,也因此对先帝爷有些不以为然。
为了一个女人要死要活,闹得天下皆知的帝王,从古到今,大概也就他皇玛法这独一位了。这样给家族蒙羞的事,他多少也有些反感。
胤i风流,但也薄情,素来只动欲,不动心,前世他流连于男男女女之间,却不曾有一人在他身边呆得长久,甚至于当年他身边的人被康熙一拨拨的杖毙,他心里更多的是羞恼和叛逆,倒也无甚别的感觉。是以,他真理解不了他那位皇玛法到底是怎么想的。
坐了一会儿,康熙仍是不说话,胤i呆得烦了,大着胆子抬起来头来,直瞪向他的父皇,却发现对方已经闭上了眼睛,只是眼珠子在底下乱晃个不停,显示着他此刻心里的烦乱。
康熙此时,怎能不乱?
从昨日起,那个小贩的话便久久地回荡在他耳边,让他回忆起了幼年时的屈辱和寂寞。顺治多情,却也只对那心爱的女子,几乎不肯亲近后宫其余任何一人,甚至包括自己的子嗣。那时候,康熙被养在亲母的身边,看着额娘日益惨淡的愁颜,如何能不难过?
彼时,他还不是皇帝,只是个略微早熟的孩子,宫里的皇子虽然不多,但他那位皇阿玛却也极少来看他一眼。父爱的缺失是他永远也弥补不了的遗憾,待到后来,董鄂氏病逝,他那位父皇更是状如癫狂,看向宫里的每一个人都迸发着仇恨的光芒。
他恨这个吃人的皇宫,恨这皇宫害死了他心爱的女人。可是,他可曾记得,那里面有他的亲母,有他的皇后,有他的子女,有他的责任,他的江山。
没了董鄂氏,他什么都可以不要,将这江山的担子随随便便压在他八岁的稚儿和年迈的母亲身上。他识人不清,让鳌拜把持了朝政,害的自己的儿子憋屈了多少年?
已经过了那么多年,可是当康熙从那小贩口中在听到当年那段屈辱隐秘的宫中旧事时,那些早已深埋的记忆再次纷至沓来,搅得他心神不宁。康熙不愿让这些旧事打扰年迈的太皇太后,可是想了一圈,也不知找谁来调解心中的艰难,到头来他想起胤i那日看向他那清明的目光,竟鬼使神差的,将胤i唤了过来。
一个九岁的稚童,又怎能懂得那些?
康熙轻叹了口气,自己难不成也疯魔了吗?
“罢了,你在这坐一会儿就回去吧。”他淡淡地开口。
这话听得胤i心里头一噎,心里立时有了恼火,他胤i岂是能让人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主儿?就算是他的父皇也不行。胤i心里有火,却又不敢发作出来,只僵硬地行过了礼,转身便要吩咐外面停车,让他下去。康熙本是满腹心事,恍惚听到胤i那明显僵硬,暗里有气的动作,急忙又将他拦住。
“等等,你过来。”
胤i板着脸,坐回方才的位置上。
康熙抬眼看他呕着气的模样,嘴巴微微撅着,倒是可爱的紧,心情竟觉得好了些,故意逗他道,“帮朕把茶碗端过来。”
胤i的火气蹭的升了上来,这些“奴才干的活”,即使是上辈子,康熙对他恨得咬牙切齿地时候,也不曾让他做过,此刻胤i气红了脸,恨不得扭头下车。
虽说重生回来以后过去了这些年,胤i已经没了最初对康熙的怨恨,但是这也不表示他有心情去安慰心情失落,乱发脾气的康熙。
高兴了无限隆宠,生气了弃之如履,可以这似乎是他爱新觉罗家遗传的性子,顺治如此,康熙如此,连他和长大后的胤G也都是如此。
胤i低着头,想到这里却忍不住有点想笑,罢了,生在爱新觉罗家族,这大概就是命吧。这样对待别人,也被别人这也对待着。
端着茶杯走过去递给康熙,胤i嗓音清脆地说道:“皇阿玛请用茶。”他表面上恭恭敬敬,手却有些不稳,跌跌撞撞,哐当一声,将手中的茶碗跌到了康熙的身上。
好在茶水已经有些凉了,康熙从榻上跳起来,一把扶住栽进他怀里的胤i,茶杯跌在地上,“哐当”摔成两半。
“快来人!”好在銮驾是停着的,他叫了一声,外面的太监宫女听见了,便急匆匆冲进来,一时之间,取衣服的,跪地磕头的,宣太医的,帮康熙解开衣服的,里面立时炸了窝。
胤i暗自偷笑,却撇撇嘴,在康熙怀里哇哇大哭,让这个平日里处事不惊的皇帝急的头发发麻。
过了一会儿,太医和听到响动以为胤i被罚的胤|一同挤了进来,加上毛手毛脚的宫女太监,乱成了一锅粥。
“都闭嘴!”重新穿好干净衣服的康熙冷着脸吼了一声,终于让銮驾里安静了下来。把太医打发走,又叫宫女帮胤i也换了衣服,转头看着胤|一副担心看着胤i的小脸,这位帝王只觉得一点脾气都没有了。
“父皇……”胤i红着眼圈,可怜巴巴地看着康熙,可谓是演技一流,再加上旁边的胤|也是一副吓坏了的小兔子样儿,康熙只好伸了手,将两个儿子一起揽进怀里,安抚着。
“这是怎地了,父皇又没生你们的气。”
正说着,慈宁宫那边的护卫骑着马赶到銮驾旁传了太皇太后的话来问方才是怎么回事,怎地乱成一团。
康熙脸上讪讪道,只好说道:“无事,只是太子不慎打翻了茶碗,你告诉太皇太后,叫他不要担心。”
趁着这功夫,胤|偷偷朝胤i递了个关心的眼神,胤i报以一个安心的笑容,心里头倒是一热,胤|如今是真心把他当弟弟看待,这心情让他又微妙,又觉得有趣。
这样一番折腾,康熙也不让胤|胤i回去了,父子三人,只在銮驾上聊着天,说些体己的话,倒也其乐融融,很快到了五台山下。
康熙下了銮驾,扶着太皇太后走在前面,胤|胤i两个小的,跟在后面。
二月的五台山堪堪回暖,到处都是一片清新的绿意,一行人站在山下,只觉漫山葱翠,山上寺庙掩映其中,犹如仙境一般。
随行的人早早准备了肩舆,太皇太后却不肯坐,只说这般不够诚心,坚持要亲自攀爬。康熙是个孝顺的,便吩咐轿夫们背着肩舆跟在后面,他扶着太皇太后步行上山。胤|仍是小孩子心性,看山中美景繁盛,亦不愿乘肩舆。胤i却是真心不想费力的,奈何却不得不陪他一起。
太皇太后毕竟是老人家了,步子慢,两个小孩子很快手拉着手跑到了前面,康熙见此,只得派了侍卫跟上。
“来,咱们比赛,看谁先登上山顶!”眼见山高路陡,胤|却是来了精神,眼睛亮晶晶地要和胤i比赛,胤i无奈,只好答应了。
于是两个小家伙儿便在山上跑了起来,身后拖拉着一群侍卫,在山路上渐行渐远。
灵鹫峰的山顶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菩萨顶,沿路上,不少僧侣见了两个孩子,知他们是皇子,倒也不卑不亢,只行了礼,又继续翩然往山下行去。
胤|毕竟比胤i年长了几岁,力气体力都要大些,很快就把胤i甩下一截,他站在台阶上,看胤i在下面气喘吁吁,哈哈大笑起来,“快点啊胤i,你快输了!”
胤i倔脾气上来,也不服输,擦了擦额上的汗,咬牙坚持着。他们这些皇子,平日精于骑射,体力并不差,倒让跟在他们身后的侍卫们暗暗钦佩了一番。毕竟这样小的孩子能做到这一步,已属不易。
又爬了一阵,两个孩子已经与大部队差了好大一截,站在半山腰上喘着粗气。胤|比胤i快些,比他站得高一点,已经累得摇摇晃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