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一进咖啡厅的门,周林叙就看到了张彬杉在招手。
周林叙没跟许冉提过他上次情人节去上海找她的事,只是简单提了几句高中时候有些吃张彬杉的醋。
一方面觉得应该相信许冉,一方面又解释不了心里的疑惑,周林叙纠结之下,只好自欺欺人地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
张彬杉走后跟周林叙发了一条短信,约他去书店附近的一家咖啡馆见面,说要谈一谈。
周林叙和张彬杉虽然都是在北京上学,但是除了同学们的集体聚会,私下里几乎没有联系过。
君子之交淡如水,这个理由也将将可以用得上。
即便不知道张彬杉要谈些什么,但是他和许冉在一起已成定局,周林叙也就没有拒绝。
寒暄过后,步入正题,周林叙和张彬杉之间,许冉是逃不开的主题。
“恭喜你,真心的。”
张彬杉举了举手中的咖啡,轻抿一口。
“一会儿你要开车,酒这次就算了,喝杯咖啡吧。”
“你就没有什么想法?”周林叙挑眉。
随后倒了杯白水回举,周林叙喝了一口,“这两天嗓子不舒服。”
“有啊,是你的终究是你的,命运啊,妙不可言。”
“你还没死心――”
“你先听我讲一个故事。”
张彬杉打断了周林叙的话,食指置于口上。
周林叙伸了伸手,“请。”
这也是一个关于暗恋的故事。
张彬杉小时候父母工作忙,把他丢给了外婆带,初中的时候才回到县里上学。
外婆家住在枫县和邻县交界的小镇,人来人往,口音和枫县本地差很多。有些字念起来不一样,有些词念起来一样意思却大相径庭,还有些土话互相听不懂……
枫县是个小县城,学生除了上课时间,都还是说方言居多。要是某个人在下课时间说普通话,都是会被群嘲的。
张彬杉从小在外婆家长大,早养成了那里的口音,语言习惯这东西,哪是一时半会儿说变就能变的,于是张彬杉无意间的一句话也会变成同学口中好笑的有意思的值得说道的事情。
就像一堆黄皮肤中出现个黑皮肤,一堆男生中出现个女生,一堆同姓氏的人中出现一个外姓人……人们总是对和自己大群体不一样的人感到新奇,排外或者孤立,大人们尚且如此,别说不懂事的孩子了。
初中生么还小,对于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就总会变着法儿地开玩笑,可能并无恶意,只是单纯地觉得好玩,但是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有时候也会伤害到一个幼小的心灵。
张彬杉虽然在农村,但是从小学习很好,小升初的时候以参考前几的成绩考上了枫县最好的中学。
小学的时候在班里从来都是第一,考中学又是那么好的成绩,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从来都是被夸的对象,但是却没想到进初中后是完全不同的待遇。
开学后别人都是成群结伴地游玩,他们班只有他一个考上了枫成,他没有认识的人,一开口就会听到若有似无的笑声,碰了几次壁,也就默默一个人不再去自找苦吃。
县里的孩子和小镇上的孩子不一样,张彬杉很长一段时间都很抑郁。
在他们那里学习好才是真的好,老师喜欢成绩好的孩子,同学喜欢和成绩好的孩子玩,家长也喜欢自己的孩子多和成绩好的孩子接触……那时候张彬杉俨然是整个班级的中心。
但是在枫成,全县各个学校的尖子生汇聚到这里,一个班里几乎每个学生都曾是张彬杉那样在班里数一数二的成绩,刚开始没有考试没有排名,每个人都心高气傲,成绩这东西最是不值一提。
不谈成绩,那就是论人缘论长相论家世了。
人缘儿,张彬杉没有。
没有认识的人,也不主动去认识别人,性格还有些木纳呆板。
小时候张彬杉他们都是玩溜溜球、纸面包、陀螺、悠悠球之类的,但是到了初中男生们都去玩儿篮球足球,张彬杉不会,就被派去捡球,去了几次感觉自己站在旁边像是个傻子一样。
长相,张彬杉也没有。
三年级的时候就戴上了眼镜,才上初一就已经高度近视,戴着厚厚的黑框眼镜,班上独一份儿。
脸上也不知怎么回事,小时候还没有,长大后却多了一脸雀斑。
常年和小镇上的孩子在外面跑,身上晒得很黑,和同桌女孩子的白皮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时候张彬杉还没开始长个儿,身高放在人群中不显,但是外婆宠着天天好吃的不断,长得有点胖。
又黑又胖又不高,一脸雀斑外加四眼厚瓶底儿,别说其他人,张彬杉自己都觉得自己有些不堪。
家世,张彬杉也没有。
那时候的家世还很简单,只是看穿得好不好。
张彬杉的父母只是普通打工族,买衣服也重不买名牌,并且张彬杉的衣服多是外婆帮着买,看着和班上的男孩比起来特别地土。
女生不喜外表,男生不喜性格,如此一来,张彬杉更没有好人缘儿了。军训七天,张彬杉都没有一个朋友。
那时候的张彬杉很像高一时候的许冉,准确的说比许冉更严重,容不得别人议论分毫,是自尊,也是自卑。
张彬杉记得,那是一个彩霞满天的傍晚。吃饭回来还有一段休息的时间,别人都抓紧时间在外面玩,他是独行侠,一个人坐在班里写作业。
他的位置靠窗,往外一看就是满校园的学生,欢声笑语从半开的窗户传进耳里。
“铛铛铛”的三声,有人敲窗,张彬杉抬头,外面是一个短发的女生,眉清目秀,笑容明媚,皮肤白净,黑发柔顺……
“帅哥,我是楼上2班的数学课代表,王老师说今晚有事不来了,跟你班数学课代表说一声今晚写习题册第一章的章末练习,谢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