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起兵靖难(上) - 明穿之朱明绣锦 - 欧阳肖邦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76章 起兵靖难(上)

建文元年六月,盛夏的北平城,骄阳似火。

北平城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痴傻的大汉,在闹市中语无伦次地大喊大叫。

一个小女孩手中拿着一热气腾腾的包子,刚放到嘴边,突然被这疯癫的大汉夺了去,小女孩哇的一声就坐到地上哭了起来,那疯傻大汉居然学着她的样子,也坐在她对面哭了起来,来往行人无不对其指指点点。

张m和谢贵暗中跟在这大汉后面许久了,只见他又对着卖烧饼的黄花大闺女疯痴傻笑,边笑边留着口水,嘴里还喃喃地说着胡话。

张玉和朱能终于在闹市上找到了发疯的燕王,为防止他继续在大街上丢人现眼,便赶紧把他带回府中去了。

“这燕王,真傻了?”张m转了转滴溜溜的眼睛,不可思议地问谢贵道。

“看这样子,不像是装的啊,想当初他在朝堂上那威风劲,燕王何等骄傲之人啊,若不是真的疯了,他在这闹市中与一小女孩抢吃食?”谢贵皱了皱眉头,不解道。

“咱们哪天再去燕王府走一遭,我定要看看这燕王到底是真疯还是装疯!”张m还是不太相信,这人真的说疯就能疯?

“冻死我了!怎么这么冷啊!再添把火!”张m和谢贵到达燕王府的时候,刚好看到如此场景,这盛夏六月,燕王在一堆烧的正旺的柴火前,批着厚重的棉被,虽是满头大汗,身上却还不住地打颤!

张m和谢贵面面相觑……

徐王妃在一旁看着发疯的丈夫,哭的是梨花带雨,只听得她哽咽道:“二位大人瞧殿下如今这模样,我一妇道人家,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殿下自应天归来,便大病了一场,高烧不止,这会怕是把脑子烧坏了,才如此这般,如今我什么都不盼,只求着炽儿他们早日归来侍奉父亲,不然我这一妇道人家,真是不知该怎么办了……”徐王妃说话间,居然已是泣不成声。

正当徐王妃哭泣不止之时,只见燕王又大叫了起来:“冷啊!冷啊!再填把火来!再给我加床被子!”

徐王妃只能吩咐下人再去把火烧的旺一些,又命人给燕王加了几床被子,但见燕王依然冷的直打寒颤,牙齿咯咯作响。

张m看了看谢贵,谢贵点了点头,看来燕王是真疯了……

燕王发疯的奏书从北平六百里加急传到了京城,建文帝这次见了奏书,居然真的信以为真了。

也许是因为心中始终还念及着亲亲之道,也许是因为本心就是软弱又善良之人,建文帝还是决定,放燕王三子回北平。

御令刚传到中山王府,徐辉祖则是拍案而起,捶胸顿足道:“皇上荒唐啊!绝不能放燕王三子回北平啊!”

徐增寿此时心生一计,皇上既然御令已下,那便由不得大哥怎么说了,便对徐辉祖说道:“大哥何不马上进宫觐见,劝阻皇上啊!”

徐辉祖心中正有此意,他听闻徐增寿一言,便立即动身进宫去了。

这边徐辉祖前脚刚迈出中山王府,那边徐增寿忙派人备马,拿着皇上御令,把燕王三子送出应天城了,徐增寿可是下了大力气,这中山王府的几匹好马,连同皇上御赐的汗血宝马,一股脑都给了三个外甥,三个外甥也是不由分说,争分夺秒地出了应天府,便头也不回地绝尘而去。

燕王府长史葛诚,到底还是被建文帝收买了。他冒死给张m和谢贵送了消息,燕王装疯!

张m和谢贵得到此消息,都大吃一惊,如此看来,燕王反心已昭然若是,二人火速又递了八百里加急,直至京城。

魏国公徐辉祖在乾清宫外等了半天,心中焦虑不已,这会皇上刚和方孝孺谈完周礼,年轻的建文帝被历史倒车忽悠的心花怒放,他决定按照古礼,重新设置大明王朝的官阶品级。

这会终于是谈完了那些繁复的礼仪,建文帝才得空召见了徐辉祖,只听得徐辉祖躬身一辑道:“陛下不能放了燕王三子啊!”

建文帝刚想问其缘由,这会从北平来的八百里加急刚好到了,建文帝忙叫人呈了上来,打开了奏书刚看了一眼,便气急败坏地把奏书摔到了案上,身上气的瑟瑟发抖道:“徐爱卿,快,传朕指令下去,软禁燕王三子!”

徐辉祖也不知那奏书上写了什么,不过此刻但见皇上回心转意,便急忙领了圣旨,回中山王府去了,可怎知一进中山王府大门,此刻已经人去楼空。

――――――――――

六月的大宁城郊,草原美景一碧千里,风吹草低见牛羊。

原本想借刀杀人的张氏怎么也没想到,那下毒之事竟如此不了了之,而宁王与宁王妃的感情却经此一事,逐渐升温。

正所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可那下毒之人,现在仍是逍遥法外呢,张氏一想到这里,心中就莫名的憋火。

大婚之日时,朱权曾经许诺过徐妙锦,要带她去草原上策马狂奔,如今二人终得冰释前嫌,虽然现在这日子过得,只能说是在夹缝中生存,但毕竟生活还得继续下去,他既然没了兵权,整日也是无所事事,莫不如就带她出去逛逛,散散心的好。

夏日的草原绿草如茵,深呼吸一口,清香的草木味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牛、马和羊漫游在草原上,风吹草动,形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

这样自由自在的日子,已经许久没有过了。

在天边尽头,有一对牧羊人夫妇,男子悠扬的拉着马头琴,女子随风翩翩起舞,尽兴之时,男子便吟唱起质朴却高亢的蒙古民歌,时而更是呼麦助兴。

徐妙锦在不远处停下了马,看着天边那幅温馨如画的景象,已是如痴如醉。

牧羊人夫妇见有人而来,便热情地迎了过来,邀请他们二人去部落中一起饮酒欢庆,朱权与徐妙锦本就是出来散心,此刻见牧羊人夫妇如此盛情,更是推脱不得,便同他们一道去了部落。

大宁一带的蒙古人已和汉人混居多年,早已没了民族间的隔阂,今日是草原上夏日盛会,这会接近傍晚日落时分,部落中人已经点起篝火,席地而坐,年轻的姑娘和小伙们围着篝火翩翩起舞,众人则是在一旁饮着马奶酒,谈天说地,拍手助兴。

“二位可是自大宁城中而来?”那牧羊女递了杯马奶酒给二人,徐妙锦冲她轻轻点了点头。

“这几年边境倒是过的很安生,都说是大宁城中那位宁王殿下治理的好,汉人和蒙古人在大宁城中互市,我们也因为卖了皮毛和牛羊换了粮食,这个冬天已经不愁过冬了。”那牧羊女说笑间,便是冲着那牧羊人娇羞一笑,二人眼中尽是爱意绵绵。

徐妙锦把头靠在朱权肩上,夏日清风徐徐吹过,他轻揽她在怀中,她微微含笑不语。

如果这样的日子,可以一直过下去,此生便再无他求……

――――――――――

建文元年七月的北平城,注定是要惊心动魄,血雨腥风。

建文帝自接到张m和谢贵的奏书之后,立即召集了黄子澄齐泰等人进宫议事,一直犹豫不决的兵部尚书齐泰,这次终于果断做出了决断,燕王反迹已如此明显,他立即向皇帝提议,即刻向燕王动手。

建文帝此刻心意已决,他二话不说,便同意了齐泰的建议,齐泰立即下令,授意张m谢贵随时监视燕王动静,必要事可要直接采取行动,逮捕燕王府官属。又下令给北平都指挥使张信,命其立即逮捕燕王朱棣本人。

此刻北平城中紧迫的形势,已如离弦之箭,一触即发,就看谁能争分夺秒,先得头筹。

然而令齐泰没有意识到的是,张信此人,并不是建文帝的亲信,如此重任交付与一个并非亲信之人,岂同儿戏!

张信自得到朝廷御令之后,内心一直恐惧不安,不知如何是好。张母觉得儿子反常,便询问他,张信以实相告。母亲大惊道:“不能这么做。你父亲总说王气在燕。你的无妄之举,会招来灭族之灾的。”

张母能说出这番话,实则是因为道衍等人平日便在北平街头利用和尚与道士之名,到处散播谣言,说燕有天子气,将来燕王必能承袭正统。要说这流言蜚语的攻势,对家庭妇女而言,从古至今都是极好的武器。

张信在家一向是个孝子,这会听闻母亲所言,方才在心中下了决断,他要去燕王府告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