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秋日常 - 江有归舟 - 江意难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江有归舟 >

☆、蟹秋日常

一大早便听说定国公夫人有急事归去了。江府众人心中都稍有些疑惑,但也没有过分在意。

江妩请过安,吃过早膳,便同姐儿一并到花房。

江妩前两日便见花夫人晾晒了十几枝“粉玉奴”的芍药根,怎知今日就派上用场了。

花夫人拿了特殊的嫁接刀,将牡丹枝接穗下端的两处对称各斜削了一刀。只开声让两位姐儿认真地先瞧着,便动作利索地开始了牡丹裸根相接。

江妩将每一步都记得认真,花夫人在嫁接牡丹的过程中不发一声,也显得严肃及沉迷其中,唯独姐儿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等花夫人最后将接合之处用麻绳自上而下绑紧,又用稀泥浆封抹了接口,这才算是完成了嫁接的第一步,能不能顺利成活就看这天气成全了。

姐儿的丫鬟蓝祝看准了时机才入了花棚,伏在同姐儿耳语了几句,便见姐儿脸上浮上了欣喜,发问道:“可是真的?”

蓝祝点点头,“府医来把了脉,脉象圆滑如似走珠,说是夫人已有一个多月的身孕了。”

姐儿笑得合不拢嘴,又听了花夫人安排了几句,鼓捣了一下,一上午便过去了。

才下了学,姐儿一刻也停不下来,立时往文氏的屋里赶。

江妩回了院里便将方才花夫人嫁接的每一步拿了纸笔记了下来。

紫蔷在一旁磨墨看得是十分欣慰,近日姐儿是越发的有认真了。

因着江二太太文氏有了身孕,日子尚浅,很是嗜睡,便将上午的讲文课统统改成了练字抄写课,这样的抄写连着大概快一个月,就到回昌平过中秋的日子了。

为着照顾文氏,马车队伍便行的缓慢,巳初出发到酉初才渐渐闻到木樨坡的甜郁花香。

马车打木樨坡前过,江妩在车里能听见外头嬉嬉笑笑。有孩童的追逐声、妇人的吆喝声、还有风拂过树的沙沙叶声。

此次回昌平,因着江西来了人,江老太太便做主带了李姨娘同行。

江妩一下了马车,就听到抽泣声,遂抬眼望去,便见李继屏身旁站了一个服饰简单的妇人,李姨娘同一名男子对面而站,两人皆低头抹泪。

想来定是李姨娘江西的兄弟亲人罢,等哥儿姐儿全都下了车,江老太爷才带着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回了花厅。

江老太太让丫鬟们看了茶,这才开声介绍道。

“这是屏哥儿的父母亲,前段时间方打江西来,与屏哥儿过个团圆节。哥儿姐儿们叫表叔父就是,怎么说都是一家子人,无须见怪多礼。”

李继屏的母亲提了一个装满了水白色布制小香包的篮子,随着李表叔父一同上前见礼寒暄。

待李表婶到了江妩跟前,从竹篮子里取过最后一个纯布无绣的香包,笑吟吟地递了过来。“表婶无甚好的见面礼能给你们的,这是表婶做得木樨香包,就当是一份心意罢。”

江妩接过后笑着道了谢,等李家夫妇回了客座同旁人聊了起来,江妩才听到如姐儿小小声凑到妤姐儿耳旁说:“这样寒酸的见面礼我还是第一次收到呢。怪不得我娘说他们在江西过得艰辛,一宅子老老少少,能出去挣钱的怕是只有两三个人,瞧着现时这般,怕是坐吃山空了。”

妤姐儿瞧了一眼布袋香包,又瞧了一眼身着布衣的李氏夫妇,便小小声地答了一句:“原是如此。”

如姐儿又道:“江西到京城好说歹说都得几个月的脚程,一路上盘缠怕也是使尽了,我瞧这不止是来昌平过团圆节,怕是连新年也一并给过了。”如姐儿一眼瞥见缩在门边的李姨娘,心里就气不打一处来。这姨娘方才当着众人的面就同这破落户亲戚,在门前落泪认亲,生怕人不知他们沾亲带故的。

江妩听了其言,也明白如姐儿此时心里的想法。

如姐儿不受秦氏待见,与钊哥儿相比,两人的待遇可谓是天差地别。钊哥儿怎么也已经挂在了秦氏的名下,而如姐儿到如今还是身份明白的姨娘所生的庶出之女。可这姨娘的娘家也不争气,一见面就拿了自制的纯布香包赠人,不仅没给如姐儿长脸,反倒让如姐儿觉得面上无光。遂不等旁人开口贬低,让自个儿无招架之力,就先开声嫌了这李氏夫妇一番。

李表婶掌了厨房的事几日,现时也只稍稍聊几句,便去灶上看着了。

秦氏去了饭厅摆碗箸,哥儿姐儿们在花厅里各自聊起天来。谁也不曾发现李姨娘偷偷摸摸地绕进了灶房,拉了李表婶出来说起话来。

“嫂子,你同四哥是甚时候来的,路上一切可都还好?爹爹身子如何?这千里迢迢的,你同四哥怎么来了?我原想帮顾着屏哥儿些,先前塞了几两银子给他,他硬是不肯收,后来又原封不动地还了给我。这孩子,真是个心眼实的。”李姨娘拉着李表婶的手,一副掏心窝子说话的模样。

李表婶也听李继屏说过此事,虽未拿其钱财,但心里多少也是有些儿感谢李姨娘的相助的。

遂也笑着开口:“你有心了,路上一切还算顺利,就是暑天上路,难免少不了一身大汗。爹身子骨还算健朗,日日抱着幺孙走门串户地顽。我们都快一年不得见着屏哥儿了,实在想得紧,便来瞧瞧。”

正逢灶上婆子来叫,李表婶便只随意与李姨娘聊了几句,立时就离开了。

李姨娘见无法长谈,便回过身子往院里去了。

赶了小半天路的江府众人草草吃过晚膳,便沐浴洗尘,早早歇下了。

次日一早,铖哥儿又同去年一样,央了江老太爷要随李继屏同井时白两人去溪边捉蟹。

蟹秋就是蟹秋,这蟹儿遍地横行的秋日,不吃上鲜美的蟹,倒像是白白浪费了一般。

江妩一来到昌平,性子便又被放松了养。文氏宜困不宜久坐,江老太爷怜惜儿媳,便没有给文氏安排看顾孩子的事儿。今年的花灯便由卫氏来教,想去捉溪蟹的,便由江二老爷江昕带了去。

江妩自是要趁着年纪小,多到外头晃达两圈。姐儿见江妩兴兴冲地往江昕那儿去,急急上前要去抱走江妩。

姐儿知钊哥儿是要与井时白相约着顽,便有些男女顾忌,又怕江妩肚子随了几个哥儿去了,无人照看着,万一落水或者磕着碰着,那可不得了。遂立时把江妩拦着,不让她去。

江妩自是不愿,假意应了,装着安分,等姐儿卸下心防,把江妩放下了地。江妩立时跑入江昕的队伍,要跟着坐马车同去。

姐儿甚是无奈,也只得跟着去了。

下了马车,个个斜背了小竹篓,随着最熟悉路的李继屏去了。

“屏哥儿,走慢些,你五表妹的小短腿可要跟不上了。”江昕冲前头走得极快的李继屏嚷了一句。姐儿牵着江妩的小手落在最后,江妩想走快些,姐儿偏是不让,生怕江妩磕了碰了。

“好。”声音清亮又轻快的声儿被风从前方送来,李继屏果真放缓了脚步。

江妩边走边冲江昕说:“二伯父,都是二姐姐不让我走快些的,我这腿可不短了。”

江昕听了直发笑,“是是是,妩姐儿是被姐儿给拖累得才走得如此慢的。”

铖哥儿同李继屏两人走在队伍的前头,钊哥儿同江昕为了顾着后头的两个姐儿,特意落得后些。

六人未见溪流已闻水流声及嬉笑声,个个听了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姐姐!”一个俏皮的女声立时就将众人的目光夺了去,井嫣白穿了轻便的衣着,身上也斜挎了一个小背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