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 回京 - 今穿古之小大夫 - 初吻江湖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060章 回京

“这个药方你拿去,用我们带来的药材,我车里有一桶水,用那里面的水煎药,不要用这里的水。”文景辉低声交代黄荆:“你也亲自看着,谁也不许靠近,这里无论是人,还是东西,我都信不过。”

“徒弟明白。”经过军中几年的历练,又在太医院待了三四个月,黄荆成长的很快。

知道这些官家,其实都有些弯弯绕绕。

军中的药材更是良莠不齐,缺斤少两都是常见的,就怕以次充好,他见过许多回了。

黄荆去熬药了,文景辉擦了擦手,收起了他的东西,进到了里屋,宁国长公主在照顾梅殷驸马。

两口子恍若多年未见,宁国长公主低声哀泣,梅殷驸马低音安抚,看起来还挺情真意切。

武大不知道去了哪里,没在屋子里,而那两个副将,也没在。

“文国公。”宁国长公主打了一声招呼,擦了擦眼泪,给梅殷驸马介绍:“这便是张三丰张老神仙的关门弟子,文国公文景辉。”

梅殷是个将近五十岁的老帅哥,看起来是个儒将的料子,抬眼看到文景辉,笑了笑:“多谢文国公,援手相助。”

他知道自己吃下去的药丸子,是文国公带来的,并非他收藏的药丸子。再说,他收藏的药丸子也就两个,都吃掉了,结果病情没怎么样,拖了两日,竟然越拖越严重了。

要不是自己临昏迷前想到八百里加急,消息一日就送到了金陵,他都不敢想,自己要是有个万一,这四十万大军要怎么办。

“驸马爷客气了。”文景辉没称呼什么国公,或者是总兵之类的官职,直接称呼驸马爷,很微妙。

“不知老夫这病,要怎么治?”事关自己的小命,梅殷驸马自然关心,再有雄心万丈,也得先有命在。

“驸马爷放心,只要安心养病,按时服药,病情自然会有所好转,但不宜劳心,劳力更不行了。”文景辉说话也不客气。

“自然,老夫已经年过半百了,这身体,也不如从前了。”梅殷驸马感叹:“功名利禄,老夫不缺,贤妻孝子,老夫也有了,不求什么显赫,只求一家子人都平平安安。”

这是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啊!

“当然,您老定会长命百岁的。”文景辉不接话,他只是给梅殷驸马号了脉。

还是那个症状,只不过自己给的牛黄安宫丸给力,将人给弄醒了过来,要是一直昏迷下去,那才危险呢。

“驸马,你不知道,你先前用了三副药,有药性相冲,都是那些庸医误事。”宁国长公主为文景辉说好话:“多亏了文国公来了。”

梅殷这才知道,自己这病,还有另一个原因。

“武国公呢?”文景辉进来半天,也没见武大的影子,这就找上了。

“刚才您斟酌方子的时候,武国公宣读了圣旨,拿出了虎符,已经接管了军务和城防。”梅驸马非常随意的语气。

文景辉眨巴了一下眼睛,武大,这么快就接手了?

武大的确是很快就接手了,文景辉用了三副药,都是大剂量,总算是将梅驸马的病情稳定住了。

“已经三天了,这边的事情都处理完了,皇上也派了人来接手,四十万大军,多数都是征集的壮劳力,现在放还乡里,并不纳入兵丁户籍,以后依然是良民。”武大晚上跟文景辉一起吃饭,跟他说起了这里的事情。

“那明天启程?”这里虽然离南京不远,可文景辉依然惦记两个孩子。

“嗯,启程回去。一日不回去,皇上就一日不放心。”不见到梅殷归来,永乐皇帝终究会感觉差一层。

“这些朝廷大事我不懂,但是我也想孩子们了。”文景辉不去费那个脑筋,他如今功成名就了,剩下的事情他就没什么心情掺合了。

想想,也不知道郑和会不会下西洋了。

据说,郑和下西洋,是因为去找失踪了的建文帝,如今建文帝死在了永乐皇帝跟前,也不知道这西洋,还能不能下了。

回去就不如来的时候那么快了,因为梅殷驸马病重,走水路都不敢快划船,但是因为离的近,两天时间,终于到了金陵城。

文景辉已经给梅殷开了药方,别人家他信不过,宫里的御药房也不行,直接让他们去文武药堂抓药,因为那是自己家的,常青商会的药堂。那里的药材,他信得过。

有黄荆给文景辉写文书,文景辉直接跑去了纪家,见两个孩子去了。

武大要去回话,直接进了宫。

没想到,文景辉刚见到两个孩子,还没稀罕够呢,宫里就来了圣旨,宣他觐见。

“干什么呀这是?才回来,就觐见啊?”文景辉这个生气啊,就别提了,觉得来这一趟,亏了。

“哎哟!我的国公爷啊,这可是圣旨,您快点儿吧!”来的内侍是熟人,侯显。

“走吧走吧!”文景辉不情不愿。

“见皇帝呢,你高兴点儿啊!”纪家舅妈笑着抱过小进宝:“去吧,孩子在我这里,你还不放心啊?”

“好吧,舅妈,晚上我回来接孩子哈!”文景辉恋恋不舍的走了。

进了宫,就见到了永乐皇帝。

“义父。”文景辉一进来就先喊义父,也没行礼。

“梅驸马的病,是真的吗?”永乐皇帝对文景辉不行礼,喊义父,他还挺高兴。

“是真的,他陈年宿疾挺多的,这会儿都犯了出来,不细心调养,恐怕活不过三五年。”文景辉跟永乐皇帝说实括:“就算是调养好了,恐怕也就十年八年的活头,除非精细调养,那可是个长工。”

而且这个时代,也没疗养院啊!

“尽力就好,好歹也是你义父的姐夫,不死就行。”要说多尽心,那是不可能的,永乐皇帝对这位姐夫是真佩服,但是这位姐夫对他,可就不一定了。毕竟是建文旧臣。

永乐皇帝因为一路高奏凯歌,并未对建文旧臣大开杀戒,但是也没好到哪里去,就是没瓜蔓抄而已。没有株连九族,没涉及旁人。

“肯定死不了。”文景辉想了想,问永乐皇帝:“义父,我还没给你号过脉呢!”

“我?我不是好好的么!”永乐皇帝笑了:“你都是国公爷了,怎么还见人就想给人号脉啊?”

“我是看您脸色不太好。”文景辉可是记得,历史上说,永乐皇帝之所以迁都,就是因为他在南京不习惯,还引发了陈年旧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