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京都城门下。
朝臣们跪地,叩首,祈福:
“愿天降福祉,佑我吾王,顺遂而去,凯旋而归。”
鼓角齐鸣,二十万精兵浩浩荡荡地从城外开拔,旌旗猎猎,踏上未知的征伐之路。
京都百姓纷纷上街,弥漫着一片离别的感伤与愁绪。
白发苍苍的老人含泪目送应征入伍的儿郎,年轻的姑娘拿着绣帕掩着通红的眼,还有些幼童则哭着跑进长长的军队里,撕心裂肺地找寻着爹爹……
将士们眼含热泪,却视死如归,慷慨激昂地齐声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悲壮的出征誓词,气吞山河般,在京都上空久久回荡。
许是受这气氛感染,就连一向随意的明湖神情也庄重肃穆,他骑着高头大马,沉默地跟在长陵身后,心情却十分复杂。
今日京都二十万儿郎随他们征战沙场,生死未知。等班师回朝那日,又有多少儿郎能随他们回归故土,重见妻儿呢?
当日在朝堂之上的那句“当战”,本是玩笑话,今日却显得十分沉重。
一路上,竟无人说话。
一直等到出了春谷关,夜幕降临,大军安营扎寨,才听到有将士的惊呼声。
只见一辆装有粮草的马车上竟跳下了一个人。
明湖扭头一看,登时就被气笑了。
长昭王灰头土脸的,他拍拍身上的草屑,又可怜兮兮地看向明湖:“我后来想了想,京都虽然好,但你们都走了,我一个人未免太过凄凉了……”
荣贵至极的一等亲王,锦衣玉食的,凄凉个鬼啊。
明湖在心里默默吐槽。
草原上的晚风袭来,带着几分凉意。
月明星稀。
齐冷月呆在军帐里,冷得裹紧了些被子。
长陵立在军帐前,也不知在想什么,竟有些郁郁寡欢。
每当长陵不高兴,他都恨不得把世间所有的宝物偷来,讨他开心。
“在想什么?”
“在想今日京都的辞别。”
齐冷月顿时就笑了。
那时京都百姓哭成一片,他正变成小蛇,趴在长陵怀里,他不懂那些百姓为何哭哭啼啼的,只觉得吵死了。
长陵微微蹙眉:“今日我便想,是否是我做错了?”
“阿陵不会错的。”
长陵莞尔一笑,又接着叹道:“妖族日渐强大,早晚会有一战。若这一战赢了,可佑我大夏子民从此免去妖魔滋扰之苦,若输了……”
“不会输的。”
长陵哑然失笑,转身问道:“为何?”
“因为我啊,”齐冷月趴在被窝里,笑嘻嘻地看着长陵,“只要阿陵想要的,就算偷啊、抢啊,我也会抢给你。”
帐内微微的油灯下,齐冷月的眼眸带笑,目光真挚。
这一瞬,长陵心动了。
他倾身吻这个半魔的脸。
他想,无论日后如何,这一刻,他会永远记住。
作者有话要说:注:这章引用了《诗经・秦风・无衣》里的一句,以前上学学过,因为太喜欢这篇文了,译词也特别好,贴出来一同欣赏:
谁说没有战衣?与君同穿战袍。君王征师作战,修整我们的戈与矛,与君同仇敌忾。
谁说没有战衣?与君同穿衫衣。君王征师作战,修整我们的矛与戟,与君上阵杀敌。
谁说没有战衣?与君同穿裳衣。君王征师作战,修整我们的甲与兵,与君共赴国殇。
另外,还有一个直译版本:
“谁说我们贫穷,我们跟您一样也有战袍。要出兵打仗了,我们已经磨好了戈矛,君王啊,我们与您同仇敌忾,共同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