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世
盛可、荣上任的第一天,全家严以待阵地把他送出了门,集体惶惶不安了一整天,直到盛可、荣平平安安地回来后,一家子的心才放回了肚子里。
绕是重活一世,盛可兰也没比其他人多些镇定,跟着紧张兮兮了一天。大老爷心疼儿子,只问了几句,就打发盛可、荣回屋休息,并禁止其他人跑去打搅。盛可兰一肚子话要问大哥,见状也只能回了屋,同老太太、大太太、可芳这些女眷说着毫无价值的废话。
他们家胆子是忒小了些,盛可兰自嘲地想着,总不至于以后每天都要这么过吧?
“老大,怎么就入了翟总管的眼了呢?”老太太又开始琢磨起这个问题了。
大太太瞥了两个女儿一眼,道:“你们回去休息吧。”
盛可兰回过神,同盛可芳一起道:“是,祖母、娘也早些休息吧。”
待她们俩出去了,大太太才对老太太道:“这俩孩子的婚事,可要赶紧了,趁着如今老大在翟总管跟前得眼,多的是人愿意娶,咱们挑个好的嫁了吧!”
老太太摇头道:“因利而来,自然因利而去,嫁人还是要看夫家门风、人品,心急不得。“
大太太听了,发热的脑子清醒了些,笑道:“还是娘想得周到,儿媳莽撞了。”
“柔丫头的婚事,催一催刘家,至少先把日子定下来。”老太太疲惫道,“忙完了她,咱们好专心忙自家这几个。”
另一边,新鲜出炉的太子泡在浴池里,听着翟总管汇报这一天詹事府的大小琐事。
“刘瑜不是盛家托人塞进来的吗,怎么他和盛可、荣还处不好?”太子奇道。
翟总管想了想,道:“盛可、荣才回家没多久,家里的一些安排,他恐怕不知道。”
太子好笑道:“他的心思,我看盛家也不知道,他们家倒有意思,互相也不通气。”
“盛可、荣和陈凌这几天都没有再去过枫园,枫园里的人除了买东西,也无人出来。”翟总管继续道。
“这两人处得怎样?”太子问道。
“不怎么样,三人处得都不怎么样,到底是年轻,气盛啊!”翟总管笑道,“陈凌上任第一天,就在塞银子托人给我带话,想要见见我呢。”
“见你做什么?”
翟总管一摆手:“还能做什么,表现自己呗。”
“给他们仨点事做,别让他们闲着。”太子吩咐道,他想起了什么,歪头道,“盛可、荣有姐妹吗?”
“有,三个姐妹,一个姐姐已经出嫁了,两个妹妹还待字闺中。还有一个堂妹、一个表妹,对了,刘瑜就是那个表妹的未婚夫。”
“待字闺中……”太子闭目半响,道,“你去,你亲自去,和枫园那位说,把盛可、荣那个年纪最长的妹妹娶了。”
翟总管疑惑道:“殿下,是想做什么?”
“我想看看他,够不够听话。”太子玩味一笑道。
盛可兰浑然不觉自己的命运在某人一个突然兴起的念头中被决定了,宋柔已经开始绣嫁妆准备嫁人了,每日上课的,就只有她们姐妹三人了。
盛可芳神神秘秘地对盛可兰使眼色道:“娘最近可忙了,见了好些人呢。”
盛可兰逗她道:“急着给你找人家呢?”
“才不是我,是你!是你!”盛可芳羞道,“我还小呢。”
“小什么,都十四了。”盛可兰笑道。
“你还是着急自己吧,你可要十六了,大姐在你这个年纪,人都出门了,哪像你,连个着落都没有呢。”盛可芳道,也就是亲姐妹才敢说得如此直白。
一旁的盛可欣沉默地裁着布,盛可兰瞥了她一眼,不想继续纠缠于这个话题,拿了别的事岔开了盛可芳的注意力。
她要怎么安置盛可欣呢?
要是嫁得离京城远,她想管盛可欣都鞭长莫及,必须要赶在自己出嫁前,先把盛可欣的婚事定了。
“大哥,三妹妹的事,你没忘吧?”
盛可、荣无奈道:“没忘,没忘!给她找人家是吧?我记着呢。”
盛可兰皱眉道:“我可要给你下最后通牒了,过年前,你必须把人选给我定了。”
“我还想着过年前,先把你的人家定了呢。”盛可、荣嘀咕道。
“这不用你担心,祖母和娘在忙活呢。我知道,我出嫁后,家里就没人真的关心三妹妹的事了,所以我得看着三妹妹定了人家后,才能安心出嫁。”
盛可、荣悻悻道:“是,我们一家子就你一个好人。”
兄妹俩正说着话,就见大老爷身边的人来了,叫盛可、荣去正院。
“我去爹那了,你放心,我记着呢,别老催催催的。”盛可、荣板着脸道。
盛可兰做了个鬼脸,跟着盛可、荣出了院子,在花园里和他分道扬镳了。
盛可、荣一进正院,见屋里老太太、大老爷和大太太都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也顾不得请安了,道:“出什么事了?”
“有人替他主人来提亲,要娶你二妹妹。”老太太开了口,“他说,这亲事还是因你而起的。”
盛可、荣茫然道:“我?”
“男方姓风,经商人家,父母双亡,今年二十整了。”大老爷慢吞吞道。
盛可、荣听了脸色一变,道:“风?风公子?”
“你认识?你果然认识?这是个什么人,怎么突然冒出来要娶你妹妹?还弄得这么神神道道的?”大太太急道。
盛可、荣也急了:“来说媒的人是谁?叫什么?他真是为风公子来的?”
“一个太监,粘了假胡子的太监。”老太太沉声道,她猛地一拍桌子,指着盛可、荣道,“你说,你这个左司谏的差事,是不是卖了你妹妹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