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黄金六百两 - 娘子是个事业脑 - 阆苑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娘子是个事业脑 >

第八十一章黄金六百两

靖朝民风开放,朝廷内也的确设有女官,所以全国各地的书院才会放出收女学生的名号。

贵族女子都不稀罕女官的名号,寻常女子又被教导着无才是德,相夫教子才是人生第一大事,再加上女官只有几个位置,十年八年都未必有一个名额。

听姜维说出这种话,尚千兰说不惊讶都是假的。

“这也是姝儿的想法?”话是姜维说的,尚千兰更关心姜姝怎么想,毕竟姜维规划的这条路不好走。

姜维怔了一下,“是,是姝儿主动提出念书的。”

他抬头摸了摸脑袋,“以前在家那边的时候,村里有一个女夫子,姝儿特别喜欢她。我想着是她的缘故,姝儿才对念书感兴趣。不过念书好哇,懂得东西多,不会被混小子坑骗走。今天这场考试,姝儿可是拿了第二名。”

说到后半句,姜维微微仰起脑袋,相当自豪。

原来还有这么一段缘故,尚千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是姜姝自己的选择,她就放心了。

不过......

“姜大哥以前不是桐中乡的人?”尚千兰敏锐捕捉到不对劲的地方。

“是啊,我是沂州人,是前年逃瘟疫来的桐中乡。”姜维意识到他刚才说漏了嘴,迟疑了一瞬,竹筒倒豆子似地,“沂州的瘟疫爆发突然,我爹娘跟人跑商,正巧那时候刚回来,怕我和姝儿染病,带着我们从沂州北上。我们一家四口都没个会功夫的,路上碰了两次洗劫,身上没剩半文钱,爹娘为了省口干粮,路上都不肯吃东西。”

姜维收起大大咧咧的性子,闭上眼睛,仿佛当年的场面又重现。

“我娘身子不行,走到一半就没了,我爹带着我们到了桐中乡之后,染了痨病,没多久也走了。”姜维顿了顿,牙关紧咬,旋即又松开,“姝儿是我唯一的亲人了。”

原来当街打书院的人不是性格鲁莽,分不清轻重,而是那人嘴里不干净的对象是唯一的妹妹,什么都顾不得了。

尚千兰心里有点难受,自从成为尚千兰,她越发容易被真情实感的东西打动。

“那姜大哥更要好好照顾你自己,不然姝儿会担心你。”尚千兰不擅长说煽情的话,别扭着安稳姜维一句。

姜维却笑了笑,“我早就看开了,大妹子不用劝我。”

这两年是他一手带着姝儿长大,要是想不开,他跟姝儿也活不到现在。

“其实姝儿不做夫子,不做女官,像大妹子这样也很好。不像那些依附于相公的妇人,自己能当家作主。”姜维话锋一转,绕到尚千兰身上。

尚千兰但笑不语,她能这样全是因为她活了两辈子。

因为姜维住在农具厂,尚千兰绕路把他送到陈家农具厂又回的清河村,等她到家又是天黑。

第二天一早,原本答应她不喊她起床的江好却敲响了她的门。

“兰兰,你快出来,家里来人了。”

来人了?!尚千兰困意霎时间消散,虽然刘达的事情已经过去很久,可她心里依旧有着阴影,她娘这一嗓子又让她想起来那晚。

她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下来,飞快穿好衣裳,打开房门,“谁来了?”

江好看她头发凌乱,又推着她进门,“你先洗洗脸,梳梳头发。来的人是县老爷,你怎么能这么见人?”

原来是徐徵,尚千兰送了一口气,按着江好的话梳洗了一番才出门。

要不是江好事先跟她说了,她死活都认不出她家院子里站着的人是徐徵。

麻布衣裳,草帽子,旧布鞋,难道徐徵出什么变故了?

一时间,尚千兰脑子里像是过了一部连续剧。

“尚姑娘,我今天来是给你送东西的。”徐徵先开口,从怀里掏出一个木匣子,“尚姑娘自己打开看看。”

尚千兰一头雾水地拿过来,刚打开看了一眼就飞快合上,难以置信地看着跟前笑眯眯的徐徵。

她的动作把尚正奇和江好吓了一跳,“兰兰,里面是什么?”

尚千兰深吸一口气,“是银票,是黄金。”

她可真是没出息透了,在这个世界活了这么久,还是头一次看到银票上写着黄金两个字。

尚正奇和江好也愣了好一会,跟尚千兰一样,对徐徵投以不解的目光。

“这是陛下给你的赏赐,你不是说能换成银子的都换成银子吗?陛下答应了,赏赐都在这儿,足足六百两黄金。”徐徵被他们一家三口的反应逗乐,随后又想起一桩事,悄声道,“陛下还有一个赏赐没送来,是他亲手题的字,等宫里弄好了,再送来。还有,陛下知道尚姑娘想开自己的厂子,特意给我拨了一笔银子,要我给尚姑娘购置厂子。”

“我想这事还是得尚姑娘自己选地方,就把这笔银子一起带来了。陛下说你好好经营厂子,他以后要是有机会来扶台,一定亲自上门瞧瞧。”

说完,徐徵从右手的袖口里抽出一张八百两的银票,递给尚千兰。

一连串的东西让尚千兰觉得手里沉甸甸的,她跟朝廷合作可真是选对了。

“话和东西都带到了,我也该走了。”徐徵拉了拉草帽,“身上揣着这么多银子不能招摇,我特意问府上的菜农借的衣裳,是不是认不出?”

尚千兰一家三口都被他惹笑,点着脑袋,异口同声道,“是认不出。”

送走徐徵,尚千兰就开始思量厂子的地址。

她之前考虑镇上是因为资金有限,可现在宽裕了,就是县里的地皮,她也买得起。

可是,有必要吗?

如今他们住在清河村,家具厂要安置在扶台县里,每日跑腿就要四个时辰。厂子开起来也就算了,前面修整少不了人监督,她和爹娘都遭不住这么折腾。

那还是在镇上吧。

徐徵帮皇帝带的那句话,尚正奇也听到了,心里虽担心赔本,可反对的态度没从前坚决了。再加上尚千兰不住地劝导,他还答应带几个徒弟一起做家具。

万事俱备,只缺厂子,尚千兰在心里比较好那几家厂子的地理位置,选出最好的一个之后,赶着马车就去了陈家。

可她去的不巧,陈老爷下午出了远门,要两天才回来,尚千兰只好委托陈夫人帮忙带句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