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嬷嬷 - 清穿之颠倒 - j112233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清穿之颠倒 >

☆、英嬷嬷

宁西这边是早知道有嬷嬷要过来,并没有太意外,只不过房里多了个人伺候,还是个上了年纪、听著又资历颇丰的重量级前辈,不说从刚刚开始就有些紧张的青络,就连宁西,心理上不免也觉得有些拘束。

一路安静地回到院里,宁西才琢磨著怎么跟这位两鬓都已灰白的老太太打交道,就听英嬷嬷首先给自己规矩地福了礼。

“见著奴婢来了,怕是小主子也有些拘束了。小主子切莫忧虑,主子爷让奴婢过来,首先说的就是,管著这院里的所有人都行,就是小主子的事儿奴婢可做不得主。小主子不懂的由奴婢来说,可说完了就还得小主子自己拿捏了。”

英嬷嬷一说话,原先挺严肃的表情,竟变的相当和煦,声音也非常柔和,有种让人打从心里舒服的感觉。

这让宁西有些联想到外国那些管家学院训练出来的侍者。超高级旅馆宁西也是跟老板出差时住过的,里头有些就提供管家服务。受过训练的侍者,每每都能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提供顾客们还没有说出口的服务。两个字概括,就是贴心。

宁西这一听英嬷嬷的话,也有类似的感觉。自己不就才琢磨著么,英嬷嬷就能自己先提了出来。光这等功夫,宁西也知这位不是光有资历、手下没真功夫的老人。

“嬷嬷原来这么直爽,那便太好了。我真有许多不懂,以后就劳烦嬷嬷提点了。”

英嬷嬷和蔼可亲地福了礼,又道,“但嬷嬷身上还有件任务,就是奉主子爷命令得调*教一下小主子身边伺候的。届时还有劳小主子配合了。”

唉,原来还有先礼后兵这招。虽说这些下人真要说都是四爷的人,他想怎么管宁西没法阻止,但宁西还是眨眨眼,先问,“嬷嬷觉得我身边的人有什么不好啊,我觉得都挺好。”

英嬷嬷呵呵笑道,“那是小主子宽和。便说小主子今天这身,奴婢猜是主子爷的赏赐,就看福晋与两位格格都多瞧了几眼。但今日小主子当著福晋面前穿戴,一旁伺候的又面色带喜,稍不注意让福晋心里不舒服了,不仅给小主子招了祸,伺候的怕是也落的不好。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青络一听小脸都白了,立刻就跪到一边。就如英嬷嬷所说,她心中确实得意格格能穿上这么华贵的衣装,脸色不由带了些出来。这、这不就跟那汪大全犯的一样的错?

宁西也唬了一跳,摆摆手让青络先起,问道,“那怎么办?要不以后我不穿出门了?”

“这不就辜负主子爷赏下的心意了么,”英嬷嬷温和摇头,“该穿用的还是该穿用,可像今日这般场面,厅堂一进门正好摆著一对约末半人高的前朝花瓶,伺候的若能引著主子多走几步到了那儿,让人注意力不多留在小主子身上,就能避开些不必要的事儿了。”至于某些无法避免的嫉妒,那是挡也挡不住的。

宁西没听出英嬷嬷话里的话。在他看来,福晋与格格们身上穿的都是好精细的,都是古董,就跟自己身上的差不多,多了圈毛宁西只觉得暖和,不觉得有什么,原来不知不觉间,自己竟还争奇斗艳了一回。

而这种枝微末节,宁西自认是顾不到的,看来还是得交给专业的来。

瞧了瞧不安的青络,宁西回头给了英嬷嬷承诺,“那便有劳英嬷嬷给院里的人教教了。重点就别让她们误了自己。我平时也只有这些人能说话,可别教成了动不动就给跪的这样啊。”

英嬷嬷闻言笑道,“嬷嬷知道的。小主子这般直爽宽厚的性子,这都是伺候的人的福气呢。”

宁西也跟著捧了一把,“能得嬷嬷教导,我们也都是有福气的呢。”

于是,英嬷嬷算是在宁西院子里顺利安顿下来了。

隔天开始,管家的工作就随著杨嬷嬷使人搬来的各式帖子、帐册及名签,纷纷转到了宁西院里。

照英嬷嬷给宁西讲解的内容,后院掌管的范围,从财产分,大库房里可分为银两、用具物资、家财与包衣仆役等。没错,仆役算财产了,见著一堆人名登记在帐册里面,宁西也是炯炯有神。从项目分,则约略可分为食衣住行,外加上节庆、娱乐、祭祀与应酬几大项。

财产部分,有帐册为据,一进一出记得还算清楚。后院库房每年都会得前院库房拨来三千至五千不等的银两,供作开销。宁西初接管家,不用钜细靡遗地全管,帐册数字自会有人帮著核对,四爷也不要宁西做这些琐碎的事儿,重点就只放在各种项目行事的决定而已。

比如就说食衣住行吧,现在四爷还住在宫里,吃食由膳食房膳茶房供应,衣著也由内务府织造处提供,省了不少事儿。可管家的也要依循惯例及当年的物价水平,逢年过节给主管的太监们包上荷包,好确定未来供应不会出什么差错。

别问四爷一个皇阿哥为何还需要打点。这可是延续几代下来的惯例。一扯到惯例,除非是皇帝,那是比什么都大,什么都能压。别说在每个皇帝爬上那个位置以前,不也都曾经乖乖给的。

此外还有另一个打赏的大项,就是院里伺候的下人们。杨嬷嬷担忧权柄被放了,很大一部份指的就是这块。即使宁西初接管家,应不敢随意变更下人的供职,但逢年过节都会依著工作表现来赏,相当于年终,这是下人们一年之中收入的大项,于是赏多赏少,要掌握在了宁西手里,很现实地,人心就跟著过去了。

这会儿年关又要到了,正赶上打赏的时候,岂不平白让武格格多得一个收买人心的机会?杨嬷嬷后来忍不住还是给福晋提了这事,却换来福晋浑不在意道,这不正好,可以看看谁是忠的不忠的。被顶回了这句,杨嬷嬷其他的也就不想说了。

而年底这个时节,同样遇上一年之中名帖往来、联系感情、互送贺礼最最频繁的时候,当中还掺有大小祭祀,宁西一接手就是这个,算是遇上英雄副本。

许多名帖会在这时节飞来,属于公事的自不归后院管,后院管的多是更远房的亲戚(近一点亲戚的就属于公事了,谁叫四爷有个皇阿玛),以及所属包衣间的往来。

包衣可说是皇家世仆的泛称,是一代传一代的仆役体系,还能被当成赏赐赏出。包衣后代若有出了优秀人才,多是能被拔擢至主子手底下担任重要管事、庄头或者护卫,更厉害的还能参加科考等担任官职。

是以哪个家庭出了好苗子,又或刚好年纪到了,趁著年节拜会一下福晋透透气儿,再谋正职,是一种让双方联系更紧密的互动。当中甚至有儿子女儿会介绍来介绍去,姻亲血亲之类的关系层层叠叠,都为了使包衣更忠于主人家,形成一个忠心的团体。

于是上面一大群的人脉关系当中,何者仅用贺卡联系就好、何者应用实礼回送,何者又需接了拜帖子见上一面,这当中的轻重就得由主子们考虑。

宁西听到这,直觉问了句,“就没有登记收发的簿子么?以去年的为准,再补添今年的情况,会不会比较快?”

英嬷嬷一顿,随即回过了味儿,大约知道宁西问的是什么。使人到正院向杨嬷嬷问了问,果然是没有统一登记过这种东西的,顶多就是在去年来的帖子上,写下一两句注记。然而宁西只是暂管,没有立场要求正院把以前的帖子都翻出来给他,杨嬷嬷也说都封存了,也不知是不是故意找的碴,宁西于是不得不自制表格整理了。

以前工作留下的习惯,他无法忍受一团凌乱,大大小小的资料线索太多,依靠脑子绝对不行,得统整成书面才能安心。所以宁西首先整了本收发簿,哪天收到信,哪天院里已经回了信,还给了证物编号,一找就能找到登录的帖子。接著,怎么回礼就得梳理出远近亲疏,远房亲戚之间、包衣家族之间,甚至高等管事庄头之间的关系图,宁西就用一张张树状图给它们画出来。

当然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人事资料,稍后还得依靠四爷补上当中的个别状况,但只要先有了架构,这些状况补起来该就挺快的。宁西宁愿先前累一些,把这些都弄出来了,之后才不会手忙脚乱。

就这样忙了两天,四爷就过来察看状况了。

外头听到跪礼声时,宁西瞧瞧案桌上、八仙桌上甚至罗汉床上布满著一张张散落的宣纸,干脆摆摆手,让英嬷嬷先别忙著收了。

英嬷嬷因为是顾问角色,这两天被宁西抓著解释这些复杂的家族关系,遇上不知的还得叫外人过来确认,出面的都是英嬷嬷,一时顾不上房间整洁,况且整理好了稍后又会被宁西给翻出来参考,这会儿见一个房弄成这样,老脸不禁也有些红。

所以四爷同样,一进门就顿住了。“这是干什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