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找碴 - 清穿之颠倒 - j112233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清穿之颠倒 >

☆、来找碴

事情归根究底出在年终这上头。

年终本来是福晋发的,就在年三十的守岁过后。宫里回来的福晋会来一阵新年训话后,再发下红包。今年由于不用等福晋了,宁西决定早一点儿发,是以小宴之后,就让一个个仆役到正院这边来领红包。

只是这一领完,有八成的人脸上是笑的,另外两成,脸色就黑了。

这两成的人,还全都是正院里的下人们。

这就得从头说起了。

接过管事后,宁西对于要发员工年终的这事,可是万分谨慎的。他也知道这一个弄不好,引发后续的效应颇大。于是怎么个发法,这次没先问四爷,而是去了正院请教福晋。

挑了天下午,宁西就寻去正院了。

也不知是不是杨嬷嬷先前给福晋提的醒,说宁西容易趁此收买人心,福晋似乎就想看看哪些人会被收买,便对宁西大手一挥说道,这事儿就全让宁西处理,她不过问。她这会儿身体有些不适,实在管不了太多。

于是连去年的参考都没拿到,宁西就被关门送客了。回头宁西左想右想,保险起见,干脆按照月例加个固定成数统一发吧,总金额算出来让四爷过目没问题,应该也就行了。如此一来,大伙儿的计算式都一样,谁也没多没少,都不得罪。宁西也没打算得罪谁。

四爷得了宁西纸条,除了照去年水准调了宁西算的总额,其他的也就都准了。

于是,正院的人脸就黑了。

因为按照惯例,他们通常拿的是其他人的两倍至三倍有馀。毕竟是在正院伺候福晋的么,劳苦功高,福晋赏自己人的年终,自然也是最多的。所以今年宁西一均算下来,其他人多了,他们自然就少了。

这么一来,正院的人如何不怨?就连杨嬷嬷也是被砍年终的一员,还砍的有些肉痛。而这不是正是武氏犯错的小辫子么?于是立刻告到了福晋面前。

杨嬷嬷沈痛说道,“没想到武氏简直胆大包天!竟敢就这么苛待伺候福晋的下人们。这、这背地里可是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福晋,您真得跟主子爷好好说道说道!”

福晋这会儿歪在罗汉床上,捻著香甜的桂花糕一口口地抿著。过了这年,她养的好,身子也更重了。最近更是开胃,对香香甜甜的东西都放不开手。

“武氏该不是存心的。她先前来问过我,是我没跟她说清。”福晋只掀掀眼皮。

“便是这样才狡猾不是么?”杨嬷嬷一脸的痛心疾首,“想她一得了福晋准许,竟就敢这般拿著鸡毛当令箭,光明正大地欺负福晋院里伺候的!福晋您要想,下人们这要心中存了怨,伺候就不精心,真要怠慢了,弄个不好可是会影响福晋身子的啊!”

福晋却不以为意,轻哼了声,“要赏的少了就能怠慢,我这儿还缺这种伺候的么?”她原先用意不就是想看看这些下人到底忠不忠心。

杨嬷嬷被福晋这么几句噎的说不出话来,勉强平了气再劝,“这下人忠不忠心,自是另一回事儿。可这武格格呢?她敢来这么一手,可不就是存著异心?难道福晋就由著她欺负?嬷嬷看在眼里,都替福晋又急又气啊。”

这么一说,似乎也有些道理。福晋倒没问这赏银是怎么个短法,见杨嬷嬷这么义愤填膺,自然就是信了。这会儿又被杨嬷嬷转了想法,略蹙了眉,“那么依嬷嬷所见,这事该怎么办呢。”

杨嬷嬷见终于劝动了人,心下暗喜,赶紧道,“无论如何,总也得报给主子爷知道呢。主子爷肯定心疼福晋的,届时便、便多拨个人手去武格格院里帮看著,也是应该的不是?”

提到能让四爷过来一趟,福晋眼神微亮。“那便如此吧。”

杨嬷嬷满脸喜意地哎了一声,“那奴婢这便递了信,去前院请主子爷过来?”

“等等,”福晋面上一红,想起方才自己还吃著糕,都掉了满身碎屑,这怎么行?“我得重新梳了头,也还要更衣呢。”

杨嬷嬷这会儿有取笑的心情了。“是是是,奴婢这都忘了。主子爷要是来了,福晋可是要女为悦己者容的呢。”

福晋嗔了嬷嬷一眼,不过还是到了内室细细装扮了一回。甚至连沈重的钿子都戴上了。自她身子开始重了之后,除非必要,她已很少这般装扮了。

只不过,这天的福晋是白忙一场。四爷在过了年、送走康熙亲征的队伍后,简直忙得飞起,几乎完全不著家了。递了信无论何时都是遇不到四爷在的,福晋又想著以此见见四爷一面,怎么也不肯让杨嬷嬷把这事儿轻易写在纸条递过去。

于是一天拖著一天,眼见都要过了正月,却是宋格格先发了难。

话说宋格格这边,在腊八之后,就意外地对福晋热络了起来。或许是预想了以后孩子都要叫福晋额娘的,从上次靠拢福晋以后,宋格格后续就时不时地到正院走动,也经常做些女红给福晋送去。

对于这样的讨好,福晋没有拒绝,毕竟宋格格先前的存在感太低,引不起福晋多少敌意。不过就一次,宋格格找来时,四爷难得过来正院了。福晋一脸惊喜地迎上去,却见宋格格也是紧紧黏在自己身边,丝毫没想过这时该识相退去。从那次以后,福晋就又对宋格格淡了一些。

正月过去,下人间的闲言碎语,也传的差不多院里的下人们都知道了。

年终赏得的少,觉得委屈的肯定会与旁人抱怨几句。加上他们自认是正院的人,抱怨几句武格格欺负正院下人的话,也算给福晋出气,所以嘴上没把门地就把这事儿给传了开去。否则一个上下阶级绝对分明的环境,说了几句错的都得遭殃,又如何可能这么大胆。

而这些闲言碎语,在杨嬷嬷与福晋有意的放松不管之下,可被宋格格的贴身婢女姑兰听见了,回来就学给自己的小主子听。没想到,宋格格一听完,隔天就说要去正院看望福晋。姑兰想著自己主子这段时间都是亲近福晋的,也不意外,第二天就扶著宋格格去了正院一趟。

可这才踏进正院院子,宋格格突然说那墙边好像有株野花看著特别,想更近点瞧瞧,指著往那一走,就在途中,竟是脚下一滑,身体狠狠一歪!要不是姑兰还稳稳抓著宋格格的手,这下怀有身孕的宋格格可就当真不好了!

而这么一下,宋格格本人似乎也是被惊到了,嘴里惊呼出声!

于是正院里的人当天就都全听闻了。

宋格格竟是在正院里、因著地上滑冰没有清干净,差点儿就跌了一跤!!

宋格格为此受了惊吓,这天也没去见福晋了,赶紧就回了院子安胎。甚至还把太医传了过来。虽说宋格格最终并无大事,但这脉案肯定会送到前院,四爷这下绝对也知道了。

随后就有暗潮汹涌的流言传播著,说,正院滑冰没能清干净,不正是因为武格格怠慢了在正院伺候的下人们么?瞧瞧,这要不是宋格格不幸踩著了,先提了个醒,要让福晋一个月份更大的滑跤了,这事肯定就没法收场了!!

唉哟,所以结论是什么!?

结论就是,这武格格当真是个狠心胆大的,竟就敢这般算计福晋!

幸好没给她成功,否则这天底下还能有公道在了么?

也幸好有宋格格呢。要不是宋格格关心福晋,走了这一趟,这喜事怕是……

流言隔天传到宁西耳里时,已经是这个版本了。

汪大全擦著汗转述完之后,英嬷嬷跟青络脸色都跟著不好了。

只有宁西老神在在。只是有些疑惑,怎么还有宋格格的事?

早在有下人抱怨今年的赏给少了之后,宁西就把今年发年终的帐册,腾了一份送去前院。里头清清楚楚记明每个人领的赏,这是在包红封时,特意叫帐房到眼前对的帐,也有帐房的签名确认,数字上不会有错。

至于有没有苛待正院下人的事儿,要是四爷认为,四爷前院的洒扫太监领的二十两银子,而福晋正院的洒扫太监领的二十六两银子,这叫做苛待正院的话,那宁西也没有什么话好说了。

不是都说宁西是用月例比例加成的么?赏银会有这般差距,表示福晋正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