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巴 - 清穿之颠倒 - j112233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清穿之颠倒 >

☆、大嘴巴

接下来拜见孝惠章皇太后就顺利许多。

孝惠章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四爷祖父顺治帝的第二任皇后。这位生于科尔沁大草原的蒙古姑娘,为了稳固满蒙关系,被孝庄太后钦点,继不受宠的姑姑也就是第一任废后,嫁给了顺治帝。

自然,姑娘性子便是再忠厚温顺,也无法得顺治帝的喜爱,那时顺治帝已找到了一生真爱董鄂妃,想方设法地想废后改立董鄂妃。最终是董鄂妃身子撑不过,病故在先,顺治帝也在隔年据说是伤心离世。

之后孝惠章皇太后成了康熙嫡母,与孝庄太皇太后把康熙照顾成人。更在孝庄太皇太后病故后,与康熙感情渐深,情同母子。所以对于宁西这个孙福晋,在听过康熙说的缘由后,先就喜爱了几分。

别说,她先前给的赏,也称的上半份嫁妆了。挑的大件家具正是宁西家里没法送来的,比如镜台、衣箱、屏风、珠帘、各式桌椅及盆架等,一溜儿宫廷内造的好东西,还有绫罗绸缎、数盘朝珠,以及镶金镶象牙的食盒茶具盘盆碗筷之类的,便是亮的宁西不想拿出来用,收了这份礼,宁西也愿意学几句蒙语给皇太后打声招呼。

皇太后说的多是蒙语,虽然也懂汉语,但都太后了就别人来配合她了。英嬷嬷恰巧懂个几句简单的,宁西自认拼音法无敌,就写了小抄,歪歪扭扭地自己用蒙语说了。

一开口就把孝惠章太后逗的挺乐。

「给汪太后请俺。我系四鸭哥福晋拧西。蟹蟹汪太后赏四。」

自小满、蒙、汉语都学的四爷,憋著笑赶紧把宁西的话翻译了一遍。

慈眉善目的孝惠章太后同样乐呵呵的。

来见她的小辈,要是蒙文不好,多是带个懂蒙文的奴才过来。轻易不开口说的。就怕说错了有冒犯之虞。瞧这小小娇娇的姑娘,不怕错的这般说话,便是听著别扭,这份爽利也让她觉著熟悉。

「你这蒙语同谁学的啊,说的不错。」孝惠章太后突然就想听听,这小姑娘蒙语学了多少,和气问道。

宁西一听就不在自己学的基本问答里,赶紧用上万用问答。「蟹蟹汪太后。拧西停不懂。」

孝惠章太后更乐了,摆摆手让四爷别插话,「唉呦。知道说不懂了呢。还有呢。」

见太后这么开心,宁西也知自己把人逗乐了。干脆把学的都说了一遍,「汪太后机儿个吃反了吗?吃搭吃搭,你吃豹了吗?机儿个太央恨大,汪太后要消心奉体……」

说到后来,连太后身边伺候的都得憋笑了,太后更是笑的拿帕子按了眼睛。四爷赶紧出声制止,顺道代宁西认了习文不精的错。却听太后笑呵呵交代,让他福晋回头好好多学几句,下次用蒙语再聊了。

这时一旁微笑看著祖孙交流的宁西,可不知自己几句胡话,竟还让太后派了功课。等出了宁寿宫,听四爷说了这个噩耗,简直震惊。

“四爷说不太有人在太后面前讲蒙语,是因为会被逼著学的么?!”宁西认为四爷诓他。

一回想宁西的怪腔怪调,四爷又想笑了。“爷可不曾听闻皇玛玛*指著让哪位学。皇玛玛愿意同你说话,是份亲厚了。回头爷好好教你。”其实,他有些理解那种想要扳正的感觉啊……

而宁西原先是觉得倒楣,抱怨几句,可想想,反正他目前就骗骗大阿哥,时间多的很,多学一门语言,有些事情做倒也挺好。

所以,他接下来似乎很忙啊。要学骑马、还要学蒙语,还要带孩子……宁西掐著指头算给四爷听,之后严肃说道,“所以四爷晚上悠著点。”

两人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四爷是憋了一年多方才开的荤,碰上直白敏感的宁西,被勾的只要开始做,便大半晚上停不下来,定要把宁西弄哭的程度。

宁西也是无奈。他个现代人,当然不认为享受夜晚活动有什么错。可这副身体真是太配合了,加上四爷确实、咳、条件不错,一晚上能不断地被推上高点,到了最后都有种直接刮搔神经的剧烈感受。他要不哭,可能就要坏掉了。

所以最终两人说定隔天一次的频率。但每每到了行.房日隔天,宁西就得睡上一整个上午来恢复元气。看看这是多累人的事儿啊!!

然而四爷才不会放弃已经受限的权益,“除了大阿哥,其他两件不是问题。”

“为什么?”宁西狐疑。

四爷只侧过头瞧了眼宁西。

宁西被瞧的……突然间就脸红了。

太、太污了!!

虽然他看的网文还真有写在马上做过……但,那真的能行吗?!

四爷却是顿了顿,扬眉问,“怎么脸红了?”

宁西一愣,不、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子吗?

四爷真不知宁西满脑子黄爆,见人一脸疑惑,便算给宁西听。说学蒙语可以等到秋猎,那时待马车上的时间也有大半月,可以专心学。至于骑马,那是白天的事,可与夜晚无关!

这下宁西就没注意四爷有些耍赖了,他偷偷抚著小心肝儿,想著好险四爷是个古板规矩的,没事没事。可四爷是个观察能力多强的人啊,宁西这一脸红,他就不会想到“正确”的地方去么?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眼前两人还有最后一站,就是拜访德妃住著的永和宫。

而永和宫里宁西得到的待遇,可就比不上康熙与太后这边了。

因为打自被迎进了会客的堂屋,下人们恭敬地说了句“娘娘请两位主子稍等”退下后,约莫等了有半个时辰,冷冷清清安安静静的,都不见任何动静。

无须任何言语,德妃这就表达了不待见宁西这位新福晋的态度了。

宁西也不意外。来之前四爷给他提过几句,说请皇阿玛晋封宁西的这事,先前他没有先问过额娘,额娘该是为此不满了。所以不是宁西的错,让她别忧虑。就算他这个亲儿子,也无法太得额娘的意,他们都是同样的。

说的那时,四爷眼底滑过一抹不甚明显的自嘲。

这就让宁西想起小说里定会提上一笔的,历史上的德妃。那个在四爷登基为帝后,说出“梦中亦不思想到”、“实非梦想所期”这种意含失望的话,并接连拒绝接受太后礼、拒绝上太后徽号、拒绝搬入太后该住的慈宁宫,等于是在四爷初登皇位、皇权不稳的当口,狠狠打了四爷脸面的母亲。

是以,四爷与德妃间的冰冻关系,肯定不是一两件事就能如此的。宁西对此也只有沈默地握握四爷的手。谁对谁错,不是他这个第三人能轻易评价了。

所以等待期间,宁西也不以为意,与四爷喝著送上的茶水,聊聊学走路的大阿哥、又或聊聊接著要去的庄子,自在的很。

而这头把客人晾在一边的德妃,就如四爷所想,是把四爷又气上了。

四爷的婚事,要康熙来问她她可以说放手不管,是因为她知道康熙绝对不喜欢她管。可要四爷这个儿子、越过了额娘,自己求到了康熙面前还准了,等同无视她这个额娘的举措,如何不刺激德妃对四爷一直以来的心结?

至于四爷这边,他是知道要让德妃提前得知自己打算将院里格格请封福晋,德妃多半是会出手阻挡的。毕竟自己的额娘,对于出身看著有不在意的清高,可骨子里是有些自卑的。所以她绝不希望自己求个出身不够高的福晋。在她的想法里,恐怕是这要婆媳一块儿站了出去,不就让人笑著这出身低的也就只能跟出身低的作伴了?

虽说宁西大伯在升了副将后品级算是够了,但毕竟是外地官,不是京官。就算在当地如何的称霸一方、富可敌国,对长久住在紫禁城的德妃眼里,绝对只是乡野小官一名。

四爷猜到德妃会这样想,也就不会自己找事,先向康熙求了再说。当中确实有无视德妃的意思在的,规矩上不能说全然无错。

而德妃能这么生气,除却儿子真不尊重外,她却也不可能自省,道四爷为何不愿与她先提的背后理由。就是怕她的反对,可不真为了儿子好,而是为了脸面更多。

所以吧,纠葛复杂便是这样来的。你误会我一点、我忽视你一些。各自都认为对方亏欠自己,久而久之,是真说不清谁对谁错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