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势变
康熙问这话的时候,还没让一屋子的人起身,都让人跪着,对照他平时并不特意摆皇帝架子的作风,这看着就是有些个不悦的了。
年关请太医总是触霉头,一听慈宁宫竟叫了太医,前面朝会才告一段落,康熙就赶紧赶慢过来问候一声。却见太后人好端端在厅里坐着,心思一转,便知这太医约莫不是为太后请的,心底虽是安稳了些,但不高兴总是有的,所以也不管哪位叫的,都让人先跪一跪再说。
太后倒是不怕,慈爱扶上康熙过来搀扶的手,回到主位坐下,这才把大福晋的阿哥发热一事说了。
而一听到是小阿哥生了病,康熙就消了大半火气。小孩儿生病总是突如其来、却万万大意不得,死过好几个阿哥格格的康熙深有体会,这下转头便对身后的大阿哥交代。
“若是身体不适,明日起,便让你福晋陪小阿哥在府里养着罢。也别进宫了。”
原来康熙收到慈宁宫传太医的消息时,一众儿子们正好都在身边,大阿哥见状便提议可否也让孙子们过去给太后一同问安,于是便有这一大队队伍开了过来。是以不仅大阿哥来了,四爷其实也在队伍里面。
大阿哥这下知道太医竟是给自己儿子叫的,当下忧虑极了却也不忘赶紧上前谢恩,“多谢皇祖母、皇阿玛恩典!全佑打小虽是小病痛不断,身子骨却还算健壮,此次无端惊扰皇祖母、皇阿玛,都是儿臣照顾不周。请皇祖母、皇阿玛降罪!”
当下,后头的太子就慢悠悠笑了。
瞧大哥这般重视嫡子的模样;生了病还不忘为嫡子说好话,先前更是憋着一股劲儿,只让福晋接连地生、把人累垮也务必要先生出个嫡子的作态,不就是依旧重的嫡庶、而非长幼?这与大哥自己还想挑战嫡庶身份、争取皇位的政见,不无有种自打嘴巴的矛盾。太子只要见着了,都忍不住嘲上一句。
“是了,嫡子总是得更精心伺候着,毕竟身份不同,可是继承的正统啊。”
大阿哥抿了抿唇,回了句,“确实,否则要是身份高贵、却终究行差踏错了,便是再如何痛惜,却也只得放弃了不是?”
太子不紧不慢地抚抚袖子,自在道,“那大哥可要多费些心思盯着人了。毕竟这儿子有没有行差踏错,大哥日后儿子多了的时候,千万注意有没有误会在里面。”
大阿哥差点就要冷笑出声,可见着一旁的皇阿玛就只垂着眼皮,一副“朕就看看你们到底想吵到何时”的表情,终是忍下了回嘴,退到一边。
而这种近乎白热化的针锋相对,秋猎过后,在康熙面前上演的次数也逐渐变多。
原因也有秋猎上老八被搞的吉兆那出事。大阿哥虽是因此对老八有些不满,可不是太傻,清查之后便能知这事老八无辜,约末是太子手笔。他持续冷着老八,只是想让老八认清自己地位,可别因为这事儿有了不该有的念头而已。
但究其实,有现在这种两党分明的局面,不无是康熙默许的结果。否则,要康熙一个发怒,又有愿意顶着康熙的怒意、就只为了嘴上说赢几句?
然而为了压制太子渐升的势力、又为了不使大阿哥的野心过于膨大,让两方互斗与牵制的结果,就是康熙自己得忍下亲眼见着儿子们争吵的愤怒与伤心。康熙面无表情的背后,是一名老父的无奈,却也是一个帝王的冷酷制衡。
不过就在殿堂里气氛变得有些肃杀的时候,一直被宁西抓得牢牢的元宝,一双大眼睛这时瞧到了自家阿玛,开心极了,当即不管在场有谁,喉咙一扯就喊。
“阿玛!元----”
这下宁西轮到紧张了,立刻捂住元宝嘴巴,先跪地谢罪在说。“请皇上恕罪!元宝年纪尚小不知事,还未开始学规矩了。”
所幸康熙这会儿倒不介意这种打断,摆摆手顺带问道,“无妨。这就该是老四的老大了罢,瞧着是养的不错。”
彷佛方才一点争端都没发生过似的,太后一旁就笑呵呵接上话了。“不仅养的不错,老四的元宝也被教的不错。哀家前次让老四媳妇回头学学蒙语,好过来聊几句,没想,小元宝也跟着她额娘学了一口,才两岁,就学的有模有样了。”
这话一说,在场女们眷面色都有些变化。
太后开口认了四福晋学的蒙语是因为自己吩咐。这不就那表示,四福晋在她们不知道的时候,就已经与太后关系亲厚!?若是如此,她们先前传的那些坏话,要被太后听到,可就是平白无故得罪太后的事儿啊!登时一个个低垂了脑袋,想着刚刚说的那些,可绝对都不能认了。
也所以,待在附近的德妃,脸色亦是相当不好。
这下媳妇没了落人口实的理由,却让德妃自己在太后面前闹了笑话。
太后先前以为德妃是受人所激,才这么急巴巴地过来拉媳妇回去。但这是太后并不清楚,德妃对于老四的福晋,可没有丁点看顾自己人的想法了。德妃先前就为了四爷越过自己,提了格格的宁西作为福晋这事,还没谅解,她心底对宁西的成见其实没少荣妃或其他女眷多少,她是真心相信有错的就是宁西,是故一听宁西所为被牵扯到自己身上,先前才会如此激动。
所以知道真相的德妃会因此对宁西觉得抱歉么?不,德妃立刻又给宁西加了个竟没把太后吩咐事先知会自己的错处,这会儿面如火烧的同时,是更加恼羞成怒了。
但无论如何,太后帮宁西在众人面前表了态,某种程度也算出面作为宁西靠山了。德妃总归是知道轻重的,怒归怒,也只能先把这股怨气吞下。因为这会儿殿堂上,康熙逗弄元宝还逗弄地颇为愉快了。
这得说,康熙自己就是个学霸,还把自己个个儿子都当学霸培养,最爱的就是聪明伶俐的小孩儿。听完太后所说,康熙当即就把元宝招来跟前,还真用满蒙汉语,变着法子问了一轮。
元宝虽然答得鸡同鸭讲、七零八落的,但显然看得出满蒙汉语是真的略通,不是套好路数的一问一答,康熙为此颇为诧异、也相当满意,龙心大悦之下,不禁赞了句老四媳妇果然是个贤慧的,能把元宝照顾得如此健康聪明,应当要赏。
接着就听康熙说的像是顺口一提。
“正好,先前老四就曾对朕提过,想带福晋回江南探亲。朕原还想着老四的差办要紧,荒废不得,既如此,今年南巡老四就带上老四媳妇一同前往罢。这趟顺路绕去住上一阵,也算全了老四媳妇的愿。”
康熙这么一说,听的太子脸色都是微变。
“顺路绕去”!?指的是要改南巡时歇脚江南的地点!?
要知道,前次南巡,康熙住的是江宁织造曹寅他家。
曹寅是谁?便是康熙奶兄,自小与康熙一同长大,关系极其亲厚。康熙二十九年起曹寅接任江宁织造,与他的妻兄出任苏州织造的李煦,同样也是康熙的奶兄弟。曹李两人作为康熙在江南的耳目,得以密折直接向康熙奏报当地的天候、产收等情资消息,可算是能直达天厅的人物了。
而太子自小被当作皇位继承人抚养,期间不无与曹李两家接触,长年累积下来亦是往来密切。甚至能密切到,要太子缺银两花用,转头便能向这两家开口要钱的程度。
所以过了这年关后康熙定下的第三次南巡,其他皇子尚且不知,但这事儿太子就能先自曹家得了消息,太子才为此活动着呢,这会儿,康熙竟似想改南巡路线?这可是,对于曹家不满,又或是发现自己的活动了?
太子这边有些惊疑不定,但四爷心中亦是一凛,跪地谢恩的同时,心中却迅速猜想着,这是佟家那边暗中使了力?抑或皇阿玛这次舍了曹家,依旧是为压制太子?
若是后者,难道除了大哥,皇阿玛还想再扶植另一势力,好让两方对峙成了三方抗衡?
因此对于这个恩典,四爷面上虽得摆上欣喜谢恩,心下却是揣揣。四爷知道,在太子之位尚未动摇以前,被皇阿玛拱出来与太子抗衡的,可能都只是被牺牲的角色。只要一有把柄或差错,下场怕是比那些在旁观战的兄弟们更加惨烈了。这不,太子与大阿哥的视线,立刻锐利地盯上四爷谢恩的后脑杓了。
然而君无戏言。康熙这下说了要去,那便是要去了。
于是同样跟着跪地谢恩的宁西也是无言极了。
康熙六次南巡五次住在曹家的缘故,让曹家亏空库银几十万两的这个历史事件,宁西看的小说里有六成都是会写到的。
这下康熙不去住曹家了,难道转而来祸害武家了吗?武宁溪的亲人们是什么个性宁西并不知道,但要换成是武家被抓到亏空银两,没有像曹家那种与康熙是铁打的关系护着的话,那结局肯定是会很惨很惨的吧?
这会儿,与德妃间的小摩擦,那都不是什么事了。还没回娘家就给娘家招了个大.麻.烦的宁西,开始认真思索着,得用什么法子好让武家能平安度过这关了。
至于元宝,他这会儿也回到宁西身边。瞧著额娘阿玛都跪著,于是也弯下他的小膝盖,大脑袋歪过瞧瞧宁西,也跟著学著可爱地磕了个头。
作者有话要说:蠢作者把为太子奶兄的名字误写为凌普,凌普其实是太子奶公ZZZ
于是先前的凌普都改「从德」这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