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蚕豆每年十一月份进入种植期,而这个时间段在城里却已经有蚕豆销售了,虽然是反季节的蔬菜,可依旧是冬季最走俏的蔬菜之一,大棚蚕豆会一直持续供货到二月份左右才会逐渐断货,所以往往会造成三月底本地蚕豆才刚上线,大部分人却已经吃腻了的局面,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农户都不愿意采摘蚕豆去卖的原因。
谁都不愿意贱卖辛苦种植一个季的庄稼,他们宁愿让蚕豆在地里慢慢变老,再采集老蚕豆去做其他食物。
本地蚕豆已经进入采摘期,傅二友特意打来电话问他们要多少,考虑到蚕豆或许已经过时的原因,程央并未着急着要,而是先让他拍几个蚕豆地的小视频来放朋友圈看看反应,毕竟虽然是本地货,但市场被大棚蚕豆冲击了这么久,即便是本地的也不一定能吃香。
傅二友倒是用心,不仅拍了几个蚕豆藤挂果的视频及蒜薹等时蔬给他,还发了几张并没有结豆米还是嫩嫩的蚕豆荚烩的菜给他。
程央将这些小视频跟图片配上文字发去朋友圈,黄承立即跟着转发,两人还没来得及担心会不会有人买账,便第一时间迎来了一群客户以及餐馆采购员的询问,其中不乏有问嫩豆荚的人,因为豆荚数量稀少少,卖价自然会比较高,几乎是蚕豆的三倍左右,却不乏有人买。
一天下来,两个微信号,三种时蔬大约集中了四百多斤的需求量,还都是交了定金的,程央喜滋滋的通知傅二友采摘,其中还有二十斤嫩豆荚。
黄承一边用本子记需求,一边激动地说:“我这边已经超过二十个人问能不能送货上门了,说是能送货上门就多要点,程哥,我怎么回复。”
程央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他的客户需求量几乎是黄承的三倍,好在有柳崇从旁协助,否则不知道该忙成什么样。
他停下手里的动作,与柳崇对视一眼后说:“问问要多少,要得多的话实在不行就送吧,明天赶了早市就回来送货。”
黄承闻言抿抿唇,迟疑着看了程央一眼后并未说什么,开始一一回复客户,却几乎乎都得到了一致的回答,大多数都要求送货。
黄承喜滋滋地说:“程哥,每家都是三斤以上,这该行了吧。”
“行行行,就这样,记得问地址。”程央见他态度这么积极简直哭笑不得,“明天再买个单车,我们分头去送,等这项业务需求大了,咱们就招人,你加油干。”
黄承忙不迭应到:“行!等着吧,我一定将咱们生意发扬光大!”
不得不说用微信做生意确实方便,两人还兼顾着每天去赶早市,一天的零售量能过五百斤左右,除去物流费及本钱,打着农家肥本地货的名号赚的钱反而比搞批发的柳崇还要多。
柳崇做批发一天能进一两千,不过比起当初三人一起合作的纯利润来说,他一个人虽然赚得多,人工费却也花得不少,反倒不如两人的买卖来得清闲如意。
零售总是比批发的利润高,两人的每晚算账都会令一旁的柳崇听得目瞪口呆。
“……”柳崇说:“招快递小哥吗,我聘。”
黄承闻言立马警惕的看向柳崇,程央则是十分配合的上下打量他一眼,面露考究之色,“快递小哥就不用了,我缺个小弟,你聘不聘。”
柳崇噗的一声险些被口水呛到,他忍俊不禁的看一眼老神在在一副老板应聘员工模样的程央,忍不住伸手捏了捏他的脸,也不管黄承在不在场便开口调戏,“小弟不适合我,缺老公吗,我聘,只要一毛八,绝世老公带回家,我文能花前月下,武能上房揭瓦,既能给你无限的惊喜浪漫,又能给你成吨的安全感,怎么样,心动了吗。”
程央:“……”
黄承毫不客气的做呕吐状,“呕shit,我都听到了什么!真辣耳朵,尼玛一套一套的说得这么押韵,推销得这么完美却还没个充气娃娃贵?一毛八,你干脆考虑倒贴得了。”
“哈哈哈哈。”程央顿时不客气的笑出声来,一旁趴在沙发前的馒头见程央笑,也开心的哈哈一笑,露出一排可爱的小牙齿。
“一边去。”柳崇嫌弃地说:“就你在一旁发光发亮我媳妇才不好意思接茬,去找你的傅阳去。”
“……”黄承一脸懵逼,“我尼玛,突然扯他干嘛。”
柳崇一脸你懂的模样,痞兮兮地说:“啧啧,心虚了?”
黄承更加莫名其妙,“我心虚什么!”
“真不心虚?难道是我理解错了?”柳崇说:“那招快递小哥的事咱们是不是就不用考虑了。”
黄承砸吧嘴,瞬间明白了什么意思,气焰顿时消了,“……为什么不考虑,难不成你要让程哥一直这么累啊,我都看不下去了。”
柳崇认同的点头,继续套话:“哦,这么说你已经有合适的快递选了?要不咱们先定下。”
这下黄承学聪明了,“慌什么,等量大点咱们再说呗。”
柳崇不置可否,收起玩笑的心思对程央说:“咱们差不多能开店了。”
“现在?会不会太早了点。”程央敛去笑意,有些纠结地说:“还是等多加点人再说吧,不然我怕人流量不够,而且开门面还得交房租,万一没准备好开了没生意怎么办。”
柳崇却不以为意,他自己当过老板,清楚想赚钱就得动起来,如果一直徘徊,只会错过很多开先河的机会,“人流量取决于地段以及宣传手段,其实只有把店开起来,别人才会知道咱们的有机蔬菜店,否则你微信上积攒的人再多,别人习惯了微信上购物,以后即便是加再多人也只会通过微信的方式来购买,其实我倒是愿意不开店铺,以微信的形式做小成本买卖其实更赚钱,不过难不保这种形式不会另外的形式给取缔,而且我想开成连锁店的形式,以后每个区域都开一家有机蔬菜店,这样大面积的覆盖不是更好。”
程央略显迟疑,柳崇说的确实有道理,于是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决定道:“我听你的。”
“嗯,等张哥他们过来再商量商量,行得通咱们就干。”
于是第二天张渊张浩他们来之后,柳崇便将自己的打算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行啊!”张浩拍腿赞同,“完全行得通,也要不了多大的店面,不过一定得挨着菜场,否则太独了反而无法跟别人比较好坏。”
“对,而且卖的东西不能太单一。”张渊说:“元素一定要多,可以的话也做点其他省的产品,只要是农村人自己种的自己做的,像什么山药丸老腊肉,土鸡蛋土鸡啊这些肯定大受欢迎,总之你们的店铺定位就围绕着这些产品来做就行,不愁没人上门。”
他们说的柳崇其实都已经想到了,现在又多了两人不谋而合的想法,柳崇更加坚定了想法,也下了要去做的决心,“行,那我过几天去看看门面,行的话就开干。”
张浩说:“你想找在哪个地方,我请朋友帮忙留意。”
“东阳区就一个菜场,要挨着菜场,也就只能在附近找了。”
“这事就交给我了,我给你找。”
“那就麻烦张哥了。”
“兄弟伙还需要客气吗,对了,你既然要做本地货,那就整齐全点,让农户看着时节给你们弄点树莓啊,野毛栗,金银花,野地瓜这些小东西来搭着卖,保证走俏得很!”
张渊适时捧道:“这想法不错。”
“行,那就这么定了。”
开店的事三言两语就被几人敲定了,程央与黄承听得似梦似幻,等反应过来时,这事已经定下了。
张渊们一群人离开后,程央便有些不敢置信的问柳崇,“咱们要开店了?”
“嗯。”
得到肯定的答案后程央先是懵了许久,与一脸诧异的黄承对视一眼后,突然一阵狂喜,忍不住激动地问:“那我们应该准备什么?要招人吗,传单这些要不要印,对了,供应商需不需要多谈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