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Chapter 23
比赛过后,一切恢复了平静,日子照常进行。
关于比赛,后来流传出小道消息:A大在团体组拿到了特等奖,所以为了平衡就只能委屈他这唯一的大二生。
莫斯很平静地听蒋信风说完,点点头,不发表任何意见。
有些事大家心照不宣,即使知道也没办法硬拽着不放,自己能做的只有将未来作品打磨得更好――好到让别人委屈不了。
王亦德作为在业界沉淀出的老一辈,自然知道未来的事情并不会那么简单。但是又有什么理由去阻挡这年轻一代的热血呢?
余真觉得作品十八的三观特别正,彻底放下心来,每次上完课就跑去五楼喝喝咖啡顺便报告学习进度。
如是几番搞得不知道的学生还以为余英雄是邹怀瑾的外孙,被家里要求每天都去找老爷子报到。
然而很快又有热心人士透露:余英雄每周都会去音乐学院找狄教授,甚至还会去狄教授家里愉快地玩耍。
于是几天后传言就有了新版本:狄诺听说坊间传言余英雄是邹怀瑾的外孙拍案而起表示胡扯,声明自己才是正牌祖父。
――同学们的八卦之魂在头顶熊熊燃烧,一不小心就堵不太上那大开的脑洞,直接导致了A大论坛里的段子楼盖得比校方通知还要高。
当然,不逛学校论坛的余英雄毫不知情,他只知道自己每周都要完成狄教授布置的任务,以及邹教授对自己周一至周六都会去办公室打卡签到这件事很满意,每次都笑容满面。
邹老爷子手下的研究生对导师这段日子的好心情受益匪浅,在知道这些天的阳光普照大部分源自十二岁的小师弟后思量再三,最终集体投票决定以后带着小孩儿一起玩。
――这可不是一般的熊孩子,人家是英雄少年!
这下邹怀瑾更是倍感欣慰,大手一挥把课题里一些稍微简单些的子课题下放,让小徒弟跟着那群研究生们亲自感受一下学术氛围里的建筑之美。
与每天跑来跑去但心情愉悦的余真相比,邱蔚然那边却感觉心里五味陈杂。
系里下了份通知,提供三个交换生名额去美利坚合众国某高校交流学习一年,从秋季学期开始,也就是八月上课。
位于白头鹰国的S大,其名号对于心理学专业来说就是一块金牌。就好像说起黑暗料理顺理成章地想到能做出月饼炒辣椒的学校食堂以及提到狗血无可避免地就会想到大寒冥国思密达的电视剧一样。
――无可否认,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没有理由放走。
所以文露露理所应当地递交了申请以及个人资料,满满当当的荣誉在此刻分外沉甸甸,最终也算是众望所归地拿到了名额。
于是通知之后附有名单公示,第一行就是文露露的名字。
接下来办理相关手续,准备相关事宜,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整天见不到人。
邱蔚然不是不明事理的人,自然不会去阻挡文露露向更好的未来大踏步前进。但是不阻挡不代表心里不会难过。
――明明喜欢一个人,又有谁会希望对方离开自己视线所及的地方远去至千山万水所阻隔着的大洋彼岸。尤其是在对方根本不知道自己心意的前提下。
于是身为理科僧的小邱子爱上了坐在窗前伤春悲秋,让本来心情还不错的余小爷每次看到都会感觉负能量爆棚,最后终于感觉是可忍孰不可忍、叔能忍婶也不忍了,干脆卷着纸筒站在一边做免费旁白:“春天是个令人烦恼的季节。阳光以最明亮最透彻的方式与小邱子眼中的迷蒙交流,情为何物的问答早已成为当局者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小伙伴却知道,这是来自爱情的馈赠。”
――并没有变声的小孩儿尽力念得字正腔圆,颇有一番别样味道。
邱蔚然没好气地伸手弄乱余真柔软的头发,之后再认命地给他打理整齐。
余真难得不挣扎,随发小儿折腾。
“一年而已,干嘛搞得像生离死别一样。”
“哪有那么简单,”邱蔚然叹气,“她大四过去,很有可能会直接在那里深造,到时候两个人的差距就更大了,哪里是我们这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鸿沟。”
“那你也过去啊。”
邱蔚然愣了一下,就见余真不以为意地眨眨眼:“你也过去不就好了。你们专业有交换生名额,就算本科抢不到这些名额,那读研的时候总有机会吧?连这点自信都没有,我认识的邱蔚然可不是这样的。”
心脏好似被什么狠狠一敲,突然觉得身边这个余圣母余玛丽余杰克余苏好像总是会说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大力拍了两下发小儿的肩膀,疼得毫无防备的余真咧了咧嘴。
“站着说话不腰疼。”邱蔚然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要是哪天莫斯也要出国深造丢你一个在国内呆着,我就不信你还能说出这么自信的话。”
余真刚想反驳“我想出国的话根本就是分分钟的事好么”,就见发小儿突然笑起来,之前满满的负能量一扫而光。
“但是,你说得对。”
说完,潇洒转身去厨房准备煮面条。
――为情所困的时间有点长,如今醍醐灌顶豁然开朗,顿感五脏庙需要物资支援。
余小爷听到从厨房传来小邱子哼的《果汁分你一半》默默鼓起腮帮子:翻脸简直不要太快,莫名其妙!
天气回暖,广大年轻的生命也应该活络活络筋骨,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绽放一下青春。
五一劳动节放假前一个周,余真收到院里的消息,要求跟随其他少年班一起参加少年班运动会,硬性指标是每人至少报一个单人项目和一个团体项目。
――每届少年班加起来统共就那么点儿人,不逼着每个人都报俩怎么项目撑起一整天。
少年班里都是些孩子,所以他们的运动会也不同于大学里普通的秋季运动会,项目多带着趣味性,而且就算是长跑也不会出现一万五这种能跑掉人半条命的差事。
至于为什么那么急――只能怪建筑学院没有少年班,于是导致这种针对少年班发的通知直接被院里的学生干部无视掉了,直至被体育行政办公室催着交报名表的时候学生会长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这届新生里有个传奇般的英雄少年。
余真逵猩竦卦诒名表上“跳远”那栏打了个勾,然后问负责人:“学长,个人项目能选,团体项目怎么算?”
负责人硬着头皮电话咨询了体育组的老师,实时转述“你情况特殊,特许可以拉外援,年龄不超过十六岁就行”,刚说完就以开会为由躲到一般人找不到的地方以避免被对面楼体育行政办公室的人找上门来碎碎念。
目光在团体项目里的“四人五足”、“大摇绳”、“瑞典式接力”选项上扫了三个来回后,余小真默默在最后一栏打了个勾:相较于前两者,接力看上去是最正常的。
――爷是青少年!Adolescent!不是儿童好么!
没成想交上报名表的两个小时后,文露露的电话就轰炸过来。
“余小真,听说你要参加瑞典式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