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 凤头钗 - 少年之上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凤头钗 >

☆、66

至于皇上不答应赐婚的理由,并没有细说,只道是刘池瑞年纪还小,过两年再提也不迟,几句话就打发掉良妃了。

因皇上说话时眉头微皱,看起来一脸端素,良妃听后不由得心里一个咯噔,一瞬间,心里的各种念头就都转了一遍。

只是良妃还想再为儿子说说项,婚事早定下来才能让勇毅侯安心,在外多为刘池瑞走动一二。

并且说起来皇上搪塞她的理由也太可笑,按照刘池瑞的年纪,有个婚约多正常,民间在他这个年纪成亲的都不少见。

因为皇上对于除了六皇子之外的皇子们全部都是不怎么经心,良妃有心想再问问皇上到底是怎么打算的,什么时候刘池瑞才能定亲。

但是碍于她多年未曾与皇上亲近,摸不到脉门,看着皇上心情似乎不好,怕更加让皇上厌弃他们母子二人,因而只得无功而返。

“你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皇上莫非是另有安排?”

良妃回宫后和刘池瑞两两相顾,都有些失措。

说起来,皇子们倒都普遍晚婚,二皇子年纪已经二十了,三皇子也是十八了,今年才订下婚事,明年春天先后完婚。

莫不是皇上也是打算等刘池瑞将近二十,再为他亲自指婚吗?

从皇上拒绝刘池瑞和勇毅侯大姑娘的亲事,最让良妃母子忧心的,并不是成亲的早晚,而是从中透出的某些讯息。

不然单看皇上为二皇子和三皇子择妇的人选,只看家世,都是名门世家嫡枝嫡女,祖上显赫。

而小娘子本人,却要么丧父,要么父亲外任为官多年,实际上二皇子和三皇子将来能得到的助力并不怎么多,外表光鲜,内里甘苦自知。

若这就是皇上的用意,那么刘池瑞选择的勇毅侯大姑娘,便根本就不符合皇上的标准了,说不定,皇上并不想让刘池瑞找如勇毅侯这般的岳家。

这边良妃和刘池瑞在心里打鼓,其实他们是真的想多了。

皇上之所以为二皇子和三皇子选了那样的岳家,只是因为这两个儿子其实并不怎么拿得出手。

二皇子殴打朝臣的事可谓历久弥新,三皇子又腿脚不利,在外人看来都算是与大位关系绝缘的。

并且皇家选妇,至少姑娘本人都得在女学镀层金,而能够靠着自己的水平考入女学的小娘子,大都是聪慧又有才的,父母难免格外的寄予厚望。

名门世家便是有合适的适龄嫡女,但凡疼爱女儿的,都宁愿世家相互联姻,也不愿意嫁给二人。

但是这并不是说世家就此拒绝和皇室联姻,愿意舍出来的嫡枝小娘子,就都不那么尽人意了,各方面总有不足之处。

而二皇子倒是心里颇多想头,看中了几个人选,俱都是出色至极,在女学里拔尖的小娘子,可阳宁侯和德阳公主全都无意,皇上也不能强按着人家低头,只能将就着现有的人选,选了算是最体面合适的。

只是刘池瑞这里,却又不一样了。

当日许颜华跟着周氏进宫时,刘昭熙拉着她两人在古华楸的林子里待了近半个时辰的事,皇上是知道的,也问起过刘昭熙。

而送走许颜华后,刘昭熙便猜到周氏和良妃的意思,幸而他早就在重生后开始筹划,此时只是按计划进行。

刘昭熙晚间和皇上谈天时,也说起过许颜华,那也是皇上第一次从刘昭熙嘴里听到勇毅侯府大姑娘的事,皇上先是反应了一下,这才想起来。

哦,便是与商户抱错了的那个,后来勇毅侯还专门为了她向自己讨了个女学的入学名额。

而皇上对于这个侯府大姑娘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因为她,勇毅侯从万家得了百万资财尽皆献上,缓解了朝廷国库银两紧张,安置不了之前养的那么多兵的事。

按照刘昭熙的说法,这侯府大姑娘似乎是个好的,性子讨人喜欢,还能和小六儿玩到一起去,想想这孩子能够被抱错后在商户里长了十来年再回到侯府,必也是个有运道的。

和这样的人交往也没有坏处,她又难得入了刘昭熙的眼,做个玩伴儿也凑合。

对于运道和命数这种玄而又玄的事情,皇上有些深信的,加上侯府大姑娘又比刘昭熙年纪大些,所以皇上也没有想那么深,只凭着这些,对于许颜华的印象倒是不坏。

而至于勇毅侯夫人进宫的事,皇上也是知道勇毅侯和四皇子走得近的。

早年为了不受世家的制辖,朝堂各方势力的平衡,皇上一向对于选进宫的世家女给予高位,却不肯让皇子出自世家女的肚皮,唯有良妃生的四皇子算是一个意外。

当初他宠幸良妃时,勇毅侯府还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勇毅侯还靠着周家扶持,并且良妃本人也是庶女,偏她肚子争气,没宠几次就怀上身孕,生下皇子。

皇上儿子少,每一个子嗣都珍贵,孩子生下来自然就得好好养着。哪怕他更重视贵妃所生的六皇子,对其他皇子不怎么用心,但是该给的也从来只多不少。

因后来三王之乱时给了勇毅侯出头的机会,勇毅侯成为朝中武官里的实权派,四皇子说起来算是诸多皇子里背景最厚的一个,他自己再怎么聪慧出众,皇上再不肯亲近良妃,对于四皇子始终也是淡淡的。

对于四皇子的安排,他自己有几分能耐,皇上为他设想的路便是将来能为刘昭熙分忧的贤王,然而究竟刘池瑞能不能不辜负他的期待,还需要再观望看看。

“四哥是颜姐姐的表哥,将来颜姐姐会嫁给四哥吗?可是我不想让颜姐姐做我四嫂。”

刘昭熙坐在皇上的龙榻下首,摇晃着小腿问道。

其实不用问,刘昭熙也大概能猜到,皇上并不会太反对阿宝嫁给四皇子。

“呵呵……你不是觉得勇毅侯大姑娘不错吗?为什么不愿意她当你四嫂?”

皇上缀了一口手里的“太平汤”,苦的不由得皱起了脸来,好笑的问道。

这太平汤,说起来还是刘昭熙从浮山寺里越昶手里挖来的。

自从确认了周澄便是上辈子的铁面道人后,刘昭熙往浮山寺又走了几次,他与周澄相谈甚笃,一方有招揽之意,另一方也有自己的谋划,自然一拍即合。

并且周澄还和刘昭熙练手,以宫廷一百八十道御膳打赌,赢了越昶那个馋老头,让他进宫为皇上诊脉,开了一剂太平汤的方子。

诊完后越昶便在宫里胡吃海喝吃的肚子滚圆,刘昭熙知道了越昶的喜好后,也时常派人从宫里做了类似佛跳墙的名菜送去浮山寺投喂。

“我喜欢颜姐姐,可碍不着不喜欢她做我四嫂啊……”

刘昭熙嘀咕了一句,他现在的年纪还小,说什么非她不娶也不合适,只能再拖几年了。

“你颜姐姐本就是你四哥的表妹,亲上加亲自然是好的。”

皇上倒是宁愿刘池瑞娶勇毅侯的大姑娘,本来勇毅侯就是刘池瑞的舅舅,两人私下来往也密切,勇毅侯的心思皇上也能猜到一些,便是勇毅侯不嫁女儿,也还是刘池瑞天然的亲眷。

况且刘池瑞目前看起来没有如二皇子和三皇子的硬伤,又出息上进,世家们未必不愿意将女儿嫁给他,与其让刘池瑞娶了别的世家女,再添一份助力,不如就还是成全他们更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