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三章 - 风月寻常 - 罗再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风月寻常 >

第5章 第三章

皇城的秋季,将黄未黄。

解落三千叶,落入满城风雨中。

不同于儿时的嬉戏打闹,现下七人都已到了明事理的年纪,家里的培养也开始重视起来。

像卫惊鸿这种书香门第的休沐日,就是笔墨丹青,琴瑟音律。

扶笑名医世家,就被关在家里,拿着银针跟着父亲学医制药,背《伤害论注》《灵枢经》之类的中医典籍。

而常尽和常初这样的将门子弟,是第一天在胡闹玩儿,第二天还是在胡闹玩儿。

不过常尽是早早晨起之后,到习武场与父亲的几个重要手下一同练武,铅块、梅花桩,样样都来。

待到天完全亮了,再端着膳堂做好的粥,作为早膳,亲自给常初送进去。

当然,这段时日,心神不宁的方故炀另作别论,他是玩儿一会儿学一会儿,所谓的学习充其量也是在看书发呆。

等到偶尔淮宵路过太子府中堂,看那边一箭射进绘着旋子彩画的碾玉装斗拱之上,有点心疼,没忍住问他:「你干嘛?」

「搭弓。」

「现在呢?」

「挽箭。」

方故炀此时,从身后挤压式箭袋取了根羽翎箭,弓弦正紧挨着他的右腮,眼神聚拢于眼角,肘窝向上,虎口要紧。

瞄准之后一松力,那根羽翎箭直直嵌入不远处中殿的梁柱上。

淮宵抬起下巴,一副看戏的样子看太子犯驴。

后者倒是不以为意,将箭囊整理了一番,又背起来,揉了揉自己手腕,活动筋骨。

穿过中殿,行至武场边,太子翻身上马。他对着淮宵伸出手,淮宵没理他,径自走到另一屁马边,骑了上去。

他们绕到武场后的一处小径,太子吩咐了看守打开小门,两人骑着马出太子府,下蟠龙脊,纵马过出城的小山林,来到城外几里的一处山坡,名唤十里琅。

两人一前一后,淮宵夹紧马肚奋力追赶也追不上方故炀。

他正恼,是自己骑艺不精还是这马儿资历欠缺,就见前方太子正意气风发,反手拿出弓来,正想拿箭射那天边南归的雁。

谁知挤压箭囊乃行军战场所用,收口稍紧,方故炀一下没提出箭来,抓了个空。

太子窘迫,回头就见淮宵仰天大笑,忽觉也没什么不快了。

后面的人趁他停下,按稳了□□银鞍,握着缰绳追上来,马驰如风,与他并肩。

散学后,博雅堂处于蟠龙脊后低洼地段,雨]风u,书院前的石板路上积了些雨水。

扶笑扯着卫惊鸿的衣角,挽了堕马髻,打着青绸油伞,踩了双团花纹羊皮小靴,套着雨履,跟他一路踩着地上没干的雨水坑洼走。

方故炀一边跟淮宵低声说话一边从院内走出来,没注意到前面踩水的两人,雨水差点溅到衣角,他伸手挡了一下往前迈步的淮宵。

一旁抱着手臂,悠哉悠哉的方杏儿缓缓开口:「太子哥哥扮演的是护花使者。」

说完,睨了自家皇兄一眼,掐指一算,指着被盯得毛骨悚然的淮宵说:「凶兆,今晚有大凶兆!」

「你想哪儿去了?」

方故炀皱眉道,单揽着怀中之人的手臂紧了些,虽然这个动作在别人面前看起来会很别扭,但一向不习惯肌肤亲热的淮宵还是乖乖倚着听他们说话。

方杏儿手里的香薰球都快被湿冷的空气洗得没了味儿,她拿到鼻尖嗅了嗅,看向淮宵:「你们今天去哪儿聚?」

「太子府。」

淮宵静静道,又从太子怀里探出个脑袋,朝石阶下望。

今日雨大,博雅堂提前放了,太子府上的马车还未到。

站得久了,淮宵都能想象出那车辕碾过低洼飞溅起的水滴,弓盖帽边转成弧的雨帘。

常初一激动,「我也要去!」

紧接着,方故炀伸臂拦住往淮宵那边蹦Q的常初,常尽倒是在一边儿想快点儿赶自己妹妹走,逗她:「今晚是属于男人的聚会,你一小丫头,就别瞎掺合了!」

「行了,还真以为自己成熟了?」

常初笑他,对着常尽挤挤眉眼,拉着方杏儿走,掀开常府停好的马车布帘,看着把方杏儿和自己扶上马车的方故炀,笑道:「我们走啦!」

雨已渐停,夕阳渐出。

斜阳晖晖,余光含情,给整个书院镀上一层灼曜的金黄。

太子也索性跟身边人一样两手空空,两个少年并肩而站,背影迎着傍晚余晖,在绚烂的天色下像极了远方连亘的i。

常尽说要送扶笑回家,稍后去到太子府上,便先告退了去献殷勤。

卫惊鸿则先回府上,换套舒适宽松的袍子再来。

府上的马车终是晃悠着到了书院门前,书院都已落了锁。

那车夫刚停稳马车,就和两名侍卫一同跪倒在地,恕在下来迟。

方故炀一直与淮宵交谈,本不觉得候了多久,被这么一跪,方觉今儿是等得太久了。

他容他们跪了一会儿,和淮宵一起上了车,静坐些许,淮宵伸手放下车帘子,方故炀才低着嗓子开口:「回府。」

太子府依旧是宏伟气派,府前殿顶各式瓜柱,雀替梁托,卷草撑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