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仲春一过,太子生辰也过了。
今年皇宫内暗流涌动,太子生辰那天,才刚被皇上放出来,对于生辰宴这事儿,宫内人人自危,绝口不提。
太子几日不在,高戬从年轻朝臣中脱颖而出,受到皇帝赏识,开始留京,并多次在上朝时献言献策。
常尽本是未来少将军,如今木辽之事一出,龙朔又远调边疆,便奉命暂接暂空的九门提督,明升暗降,将功补过。
卫惊鸿那边,得知大皇子几次秘密入京,皇帝充耳不闻,与常尽多方派人准备堵截大皇子,均被御前侍卫拦下。
常尽这回是被逼到崖边了,也着急方故炀之事,拦住来报信的侍卫,也是焦躁:「可否面圣?」
御前侍卫手持长剑,立于将军府前,抱拳道:「恕难从命。」
……
「为什么?」
扶笑一急,「今日方故燃那狐狸回京,本就是非常时期,边疆你也不在,谁能保证最近风平浪静?」
「现在我担心的也差不多是这个。」
常尽难得有些焦躁,顿了一会儿,对身旁发呆的卫惊鸿说:「最近宫里让曲辞他们看着点,军里可以多多重用尉迟泉陵。」
「曲辞最近带军带得可精神,你是没空去见着。」
卫惊鸿似乎对龙朔一手带出来的皇城禁卫军的表现特别在意,听到一个陌生的名,又一愣神:「尉迟泉陵?」
「是一个小将,挺有胆识的一个人,为人处世倒也谨慎聪明。故炀本说念在他奋勇杀敌的份儿上给他做先锋官,结果这回京事儿多,一时间给搁置了。」
常尽抬手从腰间取下雕五爪之兽的玉佩,给了卫惊鸿,沉声道:「见佩,如见太子。」
卫惊鸿对他点点头,那神色像是难得靠谱了一回:「交给我。」
扶笑拉他腕子:「惊鸿,你注意着卫相。」
一旁听了许久的方杏儿好不容易出了次宫,对他们的一言一句都听得特别入神。
一只手正在拨弄卫惊鸿手上卷起的卷轴,另一只手托着腮,也不知听进去了多少。
太子又进宫了,父皇反倒允了她出宫,一向对政治迟钝的她不禁心中也是疑窦丛生。
方杏儿左想右想,也想不通与卫相是何关系,忍不住插了句嘴,「为何要注意卫相?」
一边说着一边扯了把卫惊鸿的头发,缠到指尖,绕了几圈。
被扯疼了也只有认了的卫惊鸿捂脸,身子不着痕迹地朝公主殿下那边凑凑,道:「我爹弹劾你哥不是一次两次了!」
「弹劾我哥?他弹劾太子,不怕我哥登基后折腾他?」
方杏儿无意间的一句话,正中众人下怀。
六人静默了一会儿,淮宵皱眉,开口缓缓道出他的猜测:「我想,平阳王他们那一党,压根就没想让故炀登基为帝。」
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一起那么多年,此刻的他们已经意识到,若要护好七个人周全,就必有所行动,不得坐以待毙。
淮宵轻揉了眼,知晓这几个人已为了北国使臣来请他回去的消息恼了一早上了,便咬牙道:「我陪着你们的。」
七个人,本该就是要在一起的。
「好,」
常尽松了口气,「过些时日,惊鸿带着我的兵符去城郊与尉迟泉陵他们会合。」
淮宵的目光转向难得严肃谨慎起来的常尽,「常尽,你最好负责和曲辞一起重兵把守太子府。」
见常尽点头诺了,淮宵又道:「小初,你就带着杏儿和笑笑住在太子府上,局势未稳前,你们三个人乖乖的,哪儿都不许去。」
他语气加重:「故炀今早走时,说会邀高戬来太子府。相信他会很乐意的。」
淮宵这不说还好,一说,方杏儿双颊迅速起了两匹绯红的云霞。
方杏儿想了又想,手指绞了又绞,敛黛急道:「眼下不是儿女情长之时,若高戬对哥哥即位帮助不大,也不用顾我的。」
卫惊鸿冷哼一声:「不知那河西粗人,又打的什么主意。」
常尽一巴掌招呼上卫惊鸿的背脊,笑骂:「与你何干?」
不屑的情绪都快溢满,卫惊鸿袖口一甩,眉宇间的冷静藏不住,倒是大大方方说出了心中多日以来的想法:「他一个郡王,凭什么娶一个公主?」
在旁沉默了许久的淮宵,紧绷的神情缓和几分,嘴角微翘,淡淡道:「情投意合就好。」
握在手里的香薰球停了晃荡,方杏儿收袖放入了怀中,见淮秀开了口帮她,也是展颜一笑:「我不在乎的。」
淮宵接道:「河西郡也曾@赫一时,若是高戬有意为太子臂膀,兔而顾犬,也是不晚。」
情投意合就好。
恍惚间,他忆起稍年幼时。
有一日散学得早,秋野苍苍,芳尘凝榭,博雅堂亭阁石阶生了绿苔,一脚下去还有些滑溜。
那日迎大皇子生辰,宫廷盛宴,博雅堂的朝中子弟都前去赴约,而淮宵却无资格参与。
太子安排好了太子府的人来接,也留了暗卫守着淮宵。
教书的也见堂下只寥寥数人,无多大兴致,便也草草了书卷,早些放了课。太子少年心性,还未及舞勺之年,进宫同常尽卫惊鸿一阵疯玩儿,忘了回府的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