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二篇、
但凡喜欢尸体之人,肯定是夜猫子。这不,周应中午睡了一觉,吃完晚饭又躺在院子里美美睡了第二觉,醒来已是月上梢头,不时还能听到夜游鸟咕咕的叫声。
看时间差不多,周应才伸了个懒腰,手执烛台进了后堂冷室。
这周氏寝院所在地乃是国君特别为周应腾出来放置“宝物”的,原本是前朝后宫冷宫所在,传说有不少嫔妃自缢在这儿,常年积压怨气,搞得整个周氏寝院夏凉冬冷,也只有周氏兄弟愿意在寝院里住。周祝阳人称周大胆,他那纯阳之气帮他避过不少祸事。而周应刚好与他相反,是纯阴体质,就连爱好,也让人看着背后发寒。这一冷一热组合是很新鲜,兄弟俩性格互补,倒也处得不错。
周祝阳见弟弟醒来,也跟着从床上爬起来,拎着三个烛台三支蜡烛便跟上去。
周应进了冷室,推门瞬间,冷风刺骨,冻得他一哆嗦。冷室内有个冰窖,本来这就是个食物冰窖,却被拿来修建成停尸房,气得肖祈望大骂周应晦气,但他并不忌讳吃冰窖里冻出来的肉,只是埋怨没有水果冰糕吃。不放水果是怕水果串了尸体的味道。
这冰窖后来就被用作停尸房,皇宫内群臣商量好了,索性换个地方修建冰窖,化了这争端。而周氏寝院这停尸房里也被用来存放一些奇怪尸体,大多数是畸形人体,也有些奇怪动物,俨然成了一个怪奇尸体博物馆。
周应来到那官服尸体前,将手中烛台放下,占了长板床一角。周祝阳也用火折子点了其余三根蜡烛,占了另外三个角落。
周应这才细细打量尸体。
尸体身上已经丢失了不少水分,几乎是全干了,皮肤在烛光下呈现棕色,紧紧贴在骨头上,眼球早已干瘪,留下两个深深圆孔,被眼皮覆盖着,尸体上下颌紧闭,因为皮肤失水干缩而露出黑黄牙齿。
周应打开随身小盒,取出镊子,一边看一边说:“此人颧骨比较高,看来是西部人,至少不是我海城国原住民。粗看体态,是个男性,一会儿我再量量骨盆。”
周祝阳撇撇嘴,瞥了眼尸体下部那干瘪部分,心道:又不是只剩骨头,那么明显的玩意儿就看不到吗?怎还要多一举量骨盆?
周应用镊子捻开尸体官服衣扣,打开尸体衣服,只见尸体内穿着一件崭新白衣,但白衣上却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靠近来。”周应挥挥手,周祝阳立马会意,端起烛台,用火光顺着周应眼神照亮尸体所穿白衣。
“果真不是本国人,这是西国祝辞。但死人身上为何……穿祝辞?”周应正想着,忽然被几声“叩叩”打断了思绪。
“谁啊……”外边传来小厮应门的声音。
“在下封英华,求见周老爷。”门外传来低沉男声,听着很冷淡,声音略有些沙哑。
“这么晚了……”小厮不太愿意开门,但还是让人进来了。
周祝阳和周应一起,帮尸体穿好衣服盖上麻布,起身来到前厅。便看见封英华站在那儿,面色铁青。也是知道封英华天生这种丧气脸,不然周祝阳当场就一拳头过去了,大半夜的,真晦气得让人想揍他一顿。
“大哥深夜来访,是何要事?”周祝阳拱手问。
“是家祖之命,派我来请周应验官为国师作连颅。”封英华垂首回道。
周应也早有料到,所以他才没睡。周应反问:“线连还是皮连?”
封英华回答:“线连。”
也是,国师这种特殊情况不能皮连,不然怎么给西国上交人头?
这连颅,是指将被斩首之人的头颅与身体连接起来,分为皮连和线连,皮连便是直接将头颅缝回尸体身上,线连,是在无法皮连的基础上,无论人头是否还在的情况下,将“头”与身体靠着“线”连接起来。其实线连也就是求个心理慰藉。但其中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这就不得而知了。
周家祖上曾是尸官,会做寿衣,会赶尸,会连颅,甚至据说还能沟通阴阳两界。封氏祖上与周家师承同一个师父,但后来因为分了派别,各自掌握的技巧也有不同。连颅技巧被周家拿了去,封氏便学会“阴通”,也就是所谓和死人说话。
连颅必须晚上进行,因为鬼魂怕光,他们只有晚上才愿意出来指出自己的身首分别是在何处。
周应点点头,正打算随封英华去作连颅,却发现封英华双眼一直盯着冰窖的方向。
“封大哥可还有事?”周祝阳并不是很喜欢这个冷面公子。
“西国死人,身披祝辞,恐是不祥之兆。”封英华掐指算道。
“噗……”周祝阳笑出声,问道:“师兄,这是如何说?”
“你们刚接了个干尸?”封英华问。
周应点头。
“那干尸内穿白衣,衣服上写满祝辞?”再问
周应仍旧点头。
“按照西国风俗,人死后以祝辞描于白衣上,为死人穿上,死人转世后便可富贵。但此法是邪说,不一定能成,反而是,养鬼用的。”
周祝阳心想反正你懂的多,也不多言语,轻轻碰了碰弟弟后背,示意他应付。
“西国将一个死鬼送到海城国,是想作何?”周应听闻过此习俗,他也知道这种作法另有养鬼一说。
封英华并未回答,而是对二人说:“国师连颅之事要紧,这死鬼可用银针定住,回来再收拾它。”
周应与周祝阳对视一眼,点头返回冷室,为那具尸体额头以及指尖用银针扎上,锁好门才跟着封英华出门。
所幸国公停尸处并不远,周应到了现场,摆出道具,穿好白底黑襟丧袍,点了四炷香插在香炉里,拿出一卷银线,口中念念有词。
并非周祝阳对这些没兴趣,他是纯阳体质,不是他怕鬼而是鬼怕他,所以他家长辈一直不愿他接触这些。而他弟弟周应学了些阴间本事,现在没事仍给人们做尸官。
只见周应变戏法似的指尖一捻,一簇绿火从他指尖冒出,飘向尸体上方。
要不是这场合不能发声,周祝阳这会儿早拍手鼓掌叫好了,简直跟变戏法似的令人着迷。
周应继续念着招魂咒,将一张黄符折成五芒星,捏在手上,用香点燃后凭空画阵。
封英华全程看着,眼底没有半分波澜,好似一个假人。
周祝阳一直觉得封家人十分神秘,他们似乎总有办法说服别人做事,最强一代应该是封英华之母,生了一双桃花眼,十分魅惑。周祝阳想到这不禁心里八卦起来:封英华自幼没有父亲,听说是遗腹子,出生后连母亲也大失血而亡,天生克亲,正是这些阴间事的好传人。
周应这边作法完毕,跪坐在地,捧起尸体与头颅,扯出一段银线,一端刺入身体,一端穿在头颅下颌处,然后用那张烧剩下的黄符将线螺旋裹起来,再用剪子剪开银线,将线拔出,掉个头,将穿入身体的部分连在一起打了个结。
最后将线投入火盆。
连颅仪式完毕。
周应小心将尸体收好,洗了手,招呼众人一起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