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胆大 - 还我惬意的古代生活 - 东小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22章 胆大

老尼也不生气,瘪了瘪本就干瘪的嘴,冷哼一声继续跳扫帚舞,嘴里跟随手上的动作断断续续说着:福气,存下了,下辈子,倒是,能投个好胎……

沐淳的脸更黑了,浑身上下都不通快!但转念一想,如果真有投胎这回事,但愿沐春儿来世遇到的都是好人。

戒顽也摸不准到底是真是假,尴尬地对沐淳笑了笑,带着她们赶紧去素园。

一路上青书和圆子都在自责,不停地安慰沐淳。

青书:“姑娘怎么一直不说话?”

圆子:“姑娘不想说话就不说话,只要脑子也别乱想就成。”

沐淳只是乱想了一会儿,见微知著,这慧心跟慧慈是一个辈份,既然这里懂堪透面相之术,那里或许也懂。懂就懂吧,无甚关系,只要没看出她的“真身”就行。

素园名不副实,一点也不素,海拔不低的地方居然有个天然的小湖,湖边围着建了一圈小亭子,亭间相隔不远,最多两米,像是按八卦四象来布制的。湖中还立有一间亭子,不知作何用。

整个园子占地约有七八亩,珍贵花草随处可见,谁能想到光明庵后别有洞天犹如仙境。

戒顽刚把三人带至其中一处亭子,就有另两个小尼端来了暖炉。这时沐淳才发现亭子四周有用透明薄纱遮挡,亭中没有寒风,暖炉一来就更舒服了,竟不知薄薄一层纱也能起到保暖的效果。

“施主,巳时一到,主持便会开始在湖中讲经,约摸一个时辰。”说完,戒顽退了出去。

端炉子来的小尼也走了,只余沐淳三人。

没多久,戒顽再次返回,这次领着不知哪家的女眷去了另一处亭子。就在沐淳数着今天恐怕最多也就八家时,她们的亭子有人搭伙来了,带她们的人仍是戒顽。

来的是祖媳孙三代,孙女儿最多八岁,梳着双俏髻萌萌的,人没进踏进亭子就嚷道:“娇娇没有见过这个小姐姐,好漂亮啊。”

圆子和青书与有荣焉,这话她俩爱听。

孩子的母亲向沐淳笑了笑,看向青书和圆子,然后再看向戒顽。

戒顽道:“沐施主,马上要讲经了,二位婢女要随我离开。”

圆子和青书踌躇不定,见姑娘点了头,不情不愿三步一回头地走了。别人家都没有带婢女入亭,她们也只能依规矩来。

“不知当面是哪家的小娘子?”问话的是小姑娘母亲。

沐淳朝婆媳施礼,想了半天一时不知道怎么回话。说沐家吧,谁认识沐家,说曾家吧,都还没成亲呢。就算现在曾家在京中什么也不算,但好歹是慧慈的娘家。人家不是婆婆带儿媳来就是亲娘带女儿来,她那未来婆婆偏偏又不在。

笑了笑,道:“说了太太也不知,便就不说了。今日都是受慧慈师太应邀前来听经的信女,旁的俗事不理也无妨。”

婆媳俩对视一眼,眼中诧异都不带掩饰。瞧这不卑不亢的气度,怕是不简单,不好听的话从她嘴里说出来倒是落落大方。

婆婆抬抬眼,看着沐淳:“小娘子但说无妨,既然今日居坐一亭,在菩萨眼里即是有缘之人。老身观姑娘笑容真挚可爱,心情甚是舒畅,忍不住想结识。”

沐淳心下感叹,果真哪里都是看脸的世界。她本是想清清静静挨到听完经,故意说话不客气,岂料没得来人家的反感。顺着话头说道:“老夫人慈眉善目,一看就跟我们晚辈一样喜热闹,很高兴认识您。我姓沐,康西碧水县人士,进京刚好一月。”

老婆婆点头笑着,心下直琢磨,碧水她知道,碧水有个萧家她也知道,沐家是哪家,怎就一点印象也没有。点点头也报家门:“老身娘家姓冯,夫家姓张,刑部左侍郎张申是老身长子,这位就是我长媳。”

周氏一双美目赤果果地看着沐淳,被婆婆点了名忙转过头来,不好意思地笑道:“碧水出美人,果然名不虚传。”

“哟!”老太太一拍大腿,总算想起忽略了什么,慧慈出家前的娘家不就在康西吗,问道:“慧慈师太是姑娘何人?

“我与师太本无关系,只不过与我定亲的夫家是师太的亲妹,以后我得唤师太一声姨母了。”

“啊?”老太太惊吓不小,“黄之泛门下的曾小郎是你未婚夫婿?”

“正是。”

“这是怎么一回事呀?”老太太脑子乱了。

她儿媳乍然道:“郎才女貌,咳咳……。”讲完情知失言,好一顿咳嗽。

她相公每月要去太学授三日课,对那位曾小郎颇为欣赏,早前就说过乡试后想让他到刑部来历练,是以相公倚重的学子她很多都见过。

“嗯?”沐淳疑惑,“老夫人,何来此问?”

老夫人尴尬地摆手,“无事,不用理会,年纪大了就爱胡乱感叹。”

周氏看了眼婆婆,二人一肚子的官司。

戒顽一直瞅着这边,瞧见沐淳跟张家人处得还不错,就放心走了。今日来听经的贵人少有性格软和的,就张家婆媳还不错。

人越来越多,渐渐的八个亭子陆续坐满,今日来的不是朝中的皇后派就是中立派,放眼看去,势力着实不弱。

沐淳有一句没一句地跟萌孩子逗趣,等着正主上场。

突然听到周氏道:“沐娘子,你可以坐中间来,暖和一些。”

沐淳眼露不解,周氏笑道:“如果沐娘子喜欢被她们目视,也可当我没说。”

这周氏倒是个妙人,沐淳回以感激的笑,果然就没动。看就看吧,不能白瞎这身行头。亭间相隔两米不到,就算最远处的亭子离她也不过二十米,坐中间一样躲不了,反倒显得她扭捏作态害怕人家看似的。

“哗哗嚓嚓”湖中声音大作,湖心楼阁与湖岸之间浮起两条铁链,铁链上人为铺上了木板,慧慈师太就踩着这木板进到湖心亭。气势果真很强,得道高僧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仙风道骨四字,尼姑能配这个成语的不多,慧慈是堪配的。眼大眉浓,闪着智慧光芒,健康的肤色极有光泽,唇形棱角分明有股子说不出来的威言。

沐淳神微动,慧慈的五官生得很大气,想来年轻时定是一个极有韵味的姑娘。不过,眼下搞的这排场她总觉得太费事,在大堂里点着香敲着木鱼看着金菩萨听经不好吗?何必弄到露天来,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在喝花酒……

不过搞搞这些形式主义,还是挺能唬住人。

慧慈一入坐就看见了沐淳,除她相貌最出众外,还要感谢她这身衣裳,大红大白想忽略也难。

“小丫头有些胆子。”

沐淳回视她的目光,不闪不避,不怒不喜,比她还像戒了七情六欲的出家人,什么也看不出,又好像什么都能看出。听到她说了这句话后,沐淳忍不住牵了牵唇。

慧慈当然不会以为说的话被沐淳听到了,只是觉得小丫头不知天高地厚,竟敢挑衅自己。极为意外!

“南无阿弥陀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