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再去府州 - 农家医女福满园 - 晚晚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五百四十六章再去府州

下午,杨春归回到县衙,对胡师爷说道:“胡师爷,麻烦你把前几天关于房屋买卖的案子收上来的房契给我拿一下。”

胡师爷虽然疑惑县令大人现在怎么想起房契,不过还是依言去拿,过了片刻,胡师爷便把房契拿了过来。

杨春归接过房契,看了看上面的地理位置,不算是闹区,并且那里比较僻静,适合读书,想了想便问道:“胡师爷,像这样的地契,我们县衙可有权利用作他用?”

胡师爷想了想说道:“如果是公用,需要给府州报备。”

“那怎么报备?是这边出一张证明?还是府州那边有自己的程序?”杨春归继续问道。

“是府州的程序,大人只需带上地契便可。”胡师爷回答道。

“嗯,多谢了,我这边有一个想法,我还需要和知府商议一下,如果可行,恐怕要用这个地契,不过我觉得王知府应该会答应。”杨春归高兴地说道。

“不知的大人是否方便告知小的?”胡师爷很是好奇,于是便问道。

“没什么不方便的,就是我想要建一座图书馆,就是有一个专门的建筑物,里面的书籍分类放好,有专人管理,学子可以借阅,最多不能超过规定的时间,不能超多规定的数量。”杨春归把杨如雪说的又告知胡师爷。

“大人,那将是大功一件啊。”胡师爷没有想到杨春归居然会有这么好的想法,看来,自己是跟对人了。之前总觉得杨春归年轻,既是再有前途,也是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了,可是现如今如果把这件事情做好,恐怕是功劳一件,到时总能出头。

“大公不大公的我不知道,不过这倒是能够成全许许多多的贫寒的读书人。”杨春归没有想有多大的功劳,只是想着能够为自己县城的老百姓多谋福利。

“行了,我拿着地契去府州走一趟,看看王知府的意见吧,你把需要去府州批复的公文也给我整理一下,我带着。”杨春归吩咐道。

“大人稍等。”胡师爷说完,便去杨春归的办公桌上整理。

杨春归拿着胡师爷整理好的公文,便快马加鞭的赶往府州。

府州内,杨春归像之前以一样和王知府把一切公文签署,看到王知府不是特别忙,就对王知府说:“知府大人,想向您汇报一件事情。”

“哦?什么事情?”王知府感兴趣的问道。

这是府州专门为王知府劈出的书房,不用担心别人听到,杨春归就说道:“是这样的,我想要在县城内建立一座图书馆,就是有一个专门的建筑物,里面的书籍分类放好,有专人管理,学子可以借阅,最多不能超过规定的时间,不能超过规定的数量。王知府你觉得如何”

王知府听完杨春归说的,也能看出里面的功劳,同时也算是造福于寒门学子,沉吟了片刻,问道:“是你自己想出的主意?”

“不是,是舍妹的主意。”杨春归如实回答。

王知府没有想到会是一个女孩想出了,自己真实自叹不如,感慨的说道:“令妹心中有丘壑啊。这主意确实不错,我非常赞同。如果建成,意义就不用我说,相信你也能看到。地址选好了吗?”王知府问道。

杨春归从袖中拿出地契,递给王知府,说道:“知府大人不怪罪舍妹就好,知府大人您看可行?”

王知府摇了摇头,说道:“怎么会怪罪,大功一件呢。”王知府接过杨春归递过来的地契,看了看,上面的地址自己倒是知道,郊区,偏于闹事,确实适合读书,关键是还有一个小花园。赞同的说道:“嗯,地理位置合适,只是这个地契是什么地契?”

“回大人的话,是前几天判定的李成的案子,抄收的他的庄园。”杨春归赶紧回答道。

“嗯,那个案子我看你呈上来的结案书了,很详细,也很公允,不错,我这边给你一个证明,批准你做图书馆用,银两和书籍有什么想法?”银两和书籍是最重要的,王知府不免问上一问。

杨春归斟酌了一下,说道:“回大人,我是这个想的,书籍的话,县城的城备司令说是他家有很多藏书,可以贡献出来以供学子抄录,我们只需吧抄录的书籍放在图书馆中即可,至于银两,舍妹愿意捐献一些,同时,我想鼓励城中的商人也捐献,图书馆建成后,辟出一个小房间,把为图书馆做出贡献的名字刻上去,知府大人您看如何?”杨春归说了他们商议的结果,至于辟出的小房间,则是自己在路上想出来的,便征求王知府的意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